食欲乃六欲之首。
古代帝王富有天下,想吃点好的应该在情理之中,可是帝王也是人,是人就有难免犯错误。
一旦为所欲为,往小了说,留下贪吃奢靡的恶名,严重点有可能掉脑袋丢江山。
食不甘味
中国人讲究吃由来已久,一些帝王在江山稳固后往往会会穷奢极欲,恨不得享尽天下美味。
春秋时的齐桓公姜小白也不例外历。
这就苦了姜小白身边的厨师,他们整天琢磨各种怪异食谱,绞尽脑汁想着满足领导。
某一天,姜小白觉得食不甘味,就对厨师易牙说:“天下美味俺几乎吃遍了,听说婴儿美味,可惜俺没吃过。”
易牙一狠心,就把自己的儿子煮了端上餐桌。
姜小白吃人肉的欲望得到满足了,可是穷奢极欲失去了人心。
国相管仲警告齐桓公姜小白:“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
姜小白听不进去,更加宠信易牙,易牙后来作乱,姜小白落得个活活饿死的下场。
吃鱼解忧
海鲜妙不可言,历来为美食家所推崇。
可是吃海鲜最能装逼的非新朝皇帝王莽莫属。
《晒书堂笔录》记载:王莽篡汉之后,举国上下支持率严重下滑,军事方面屡战屡败,朝廷中大臣勾心斗角,搞得老王鸭梨山大。
王莽卧不安寝,食不甘味,整天弄得神经紧张,迷迷瞪瞪的“忧懑不能食”。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老王唯一可以下咽就只有鳆鱼了。
鳆鱼是啥玩意儿呢?
其实就是鲍鱼,在清朝以前所谓的“鲍鱼”是咸鱼干,真正的美味鲍鱼叫“鳆鱼”,今天的日本仍沿用这一称呼。
郁闷了,老王只能喝点小酒,吃点鲍鱼,真难为他了。
以后,鲍鱼又多了一个雅称——“新餐氏”。
槎头鳊
赤壁大战不久,孙权在湖北大摆庆功宴。
宴席间,孙权看见厨子端上一道清蒸鱼,却不知是什么鱼,就跟身边人打听。
有人告诉他说这种鱼是武昌汉水特产,叫“槎头鳊”,孙权吃过之后感到味道鲜美,赞不绝口。
孙权的孙子孙皓称帝不久,就把国都从建业(南京)迁往武昌,据说重要的原因就是孙皓和他爷爷一样喜欢吃武昌产的“槎头鳊”。
搬迁到武昌,就为了能够吃上更新鲜的“槎头鳊”。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这里说的“武昌鱼”其实就是“槎头鳊”。
老百姓因为皇帝的嗜好苦不堪言,做民谣表达不满:
“宁饮建业水,
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
不止武昌居。”
孙皓搞得民怨沸腾,后来被晋朝给灭了。
食人胆
辽代第四任皇帝辽穆宗耶律璟以好酒贪睡著称。
这货走到哪儿喝到哪儿,喝完就睡,睡醒了再喝,喝完再睡,绰号“睡王”。
在位十九年之间,大部分时间就这两件事儿。
《辽史》称:耶律璟“宴饮达旦……昼寝夜饮”。
就是说白天睡大觉,晚上精神了开喝。
朝中军政交个大臣耶律屋质和耶律挞烈处理,耶律璟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到大臣家串门,走一家喝一家,兴致上来了,就出门打猎“获鹅于述古水,野饮终夜”。
厨师倒是省心,什么天鹅啊,梅花鹿啊,都是上等的好食材,在野外支个锅,一喝就是一宿。
如果还不尽兴,就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去集市买酒喝,“自立春饮至月终,不听政”,连续喝一个月不理朝政。
这种喝法当然会把身体搞垮,耶律璟身体越来越虚弱,他不找御医,竟问药于女巫。
女巫告诉他,若想健康长寿,需要男人的胆做药引子,每天吃一副药。
延伸阅读:
此人自称是慈禧的后人,容貌与慈禧十分相似,简直就是翻版慈禧
在我们知道的明星中,就有两个人在血统上与慈禧太后一脉
第一个,就是那英,是我们熟知的女歌手。她是东北人,满族,原本她就是姓叶赫那拉,现在这个“那”是取姓氏中的一个字。第二个叶赫那拉的后人,就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那威。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叶赫那拉声威。能看出他现在的“那”字也是取自叶赫那拉这中这个“那”字。
除了这两个名人外,还有个女子,据她说所,她是慈禧的第五代外孙女,名叫:叶赫那拉姝宏。与上面两位明星不同,姝宏是出生在北京,她很擅长书法,现在在北京书法家协会还担任领导职位。姝宏的满文和汉文的书法造诣都很高,这就是追随她舅父长期学习书法的原因。
姝宏是1969年出生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人们看她的面容,根本想象不出她居然已经是49岁的人了,有的场景看上去也就只有三四十岁左右。据说慈禧对自己的面容十分在意,用牛奶洗脸,用最顶级的胭脂,因此皮肤保养的很好。虽然我们在老照片中看见的慈禧,已经是老太太的样貌,但那是因为早期时候,照相技术还没传到中国,没有机会留下照片。
如果慈禧在40岁左右有照片的话,相信容貌也是很不错,不然怎么会受到皇帝的恩宠,第一个生下皇子呢?姝宏的相貌,能看出她的眼角和嘴部,都和老照片中慈禧的面容很相似。不知是否是皇室血统的原因,这个年纪的姝宏,的确比同年龄段的女人要看上去更年轻,而且气质也不错。
姝宏没有像其他满清皇族后人,为了方便生活改了姓氏,她对自己的姓氏感到很自豪,每次出席各种书法活动,她都介绍自己的全名。因此,很多对满清皇室故事充满好奇的网友,都会把她的容貌和慈禧的照片对比,而且发现,她们两个人的面容还真的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