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众人注目下,35岁的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戴上了皇冠,正式成为法兰西的帝王。他的传奇,在这座1163年建造,1345年完工的教堂里,得到证明。但今天,注视传奇的圣母院,却在一片火海中,写下了令人无法名状的悲伤。

(图源:twitter)
巴黎时间周一傍晚,像往常一样,结束一天修缮工作的工人们离开了圣母院穹顶。但谁都没想到,竖立在屋顶的大型脚手架突然起火,黄色的浓烟顷刻而出,火光很快窜到了十几米的高空。


(图源:youtube)
不到一小时,圣母院的标志性尖塔倒塌,火势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图源:youtube)
400名消防员陆续赶到,调集高压水枪向屋顶喷水。比起熊熊的火势,一切都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尽最大可能保全教堂,法国消防部门决定放弃使用大型空中水弹,害怕降水的瞬间,将会让教堂古老的结构承受更大的创伤。

(图源:youtube)
据说,为修缮工作而竖起的大型脚手架,是这次火灾的始作俑者。


(图源:youtube)
人们看到火光时,圣母院的顶部已经陷入了一片血红。谁能料到,这个走过八百多年岁月,亲历无数历史,在无数战乱中幸存的传奇建筑,会因为一场火灾而暂别舞台。

站在附近围观许久的一位巴黎市民抹着眼泪说:
“我的孩子、孙子们都在圣母院接受的洗礼,她亲历过这个国家的历史,也见证过我们的历史,我无法形容我的难过。”

那一刻,现场视频里带着哭腔的“不”,自巴黎,向全世界扩散。
人类的悲欢,在此刻相通,五洲七洋尽陷惋惜与悲痛。

巴黎街头的人们在火光中驻足,跪下祈祷,吟唱着祝愿,愿那栋承载沧桑岁月的教堂能够挺过这场劫难。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竟然看到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批刺眼的言论。
有人发布微博,称单纯从人类文明角度看,他会心疼,但是这是法国的建筑,那就只能说一句:“天道有轮回,苍天绕过谁。”获得2.1万的点赞。

评论有人说:是法国人毁的圆明园,但巴黎圣母院又不是我们烧的。

又或是一定要将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比出个高低来,将这件事落在民族对立之上。

当有人提出反驳时,为人类文明受损而痛惜,就成为了圣母之罪。

还有一些评论,换来的要么是“你直播磕头表达哀思吧!”要么是提起当年的法军,以此代表如今的大众,并认为以恶对恶即是正义。

这些看到巴黎圣母院失火就兴高采烈、觉得法国人受到报应的同学,显然是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些言论在我们看来,简直太可笑。
首先,历史不应该局限于某一部分,而是从整体去看。
中国和法国作为两个国家,以及两个文明的主体,在过去几百年间有无数的交集,其中既有针锋相对的侵略和对抗,也有惺惺相惜的合作。
1964年,法国不顾美国的阻挠,率先与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图:凡尔赛宫内的“中国屋”,
18世纪的法国贵族非常热衷中国风格)
没错,火烧圆明园是其中最让人愤慨的一个篇章,是需要我们所有人去铭记的。
但铭记的目的,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仇恨,更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进行报复。而是为了警示所有人:文化古迹是何其脆弱,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复原。
所以我们应该尽全力保护这些过去文明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见证。

(图:世界七大奇迹至今只剩下金字塔)
“法国烧了中国的圆明园,所以活该”这样把国家人格化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因为国家都是由一个一个不一样的人组成的。
建造巴黎圣母院的工匠和建筑师,与侵略中国的法国士兵,虽然都是法国人,但互相之间只有很少的联系。
而即便是在19世纪的法国,在文化圈与艺术圈内,这些真正定义法国文化的人们,也大都是反对法国对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侵略的。

(图:当时报纸上讽刺法国军队滥杀无辜的漫画)
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理想:全人类是一个整体。即便现在存在着不同的国家和政体,但人类作为目前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着的文明,与宇宙中冰冷、黑暗的虚无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我们创造了文化:高耸入云的建筑、栩栩如生的绘画、悦耳动听的乐曲。
而这些东西,理应属于全世界的人民。

(图源:维基百科)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筑。
这一建筑风格也正是发源于当时中世纪后期的法兰西王国:建筑师们在原有的罗曼式建筑基础上,增添了高耸的塔楼,和尖顶的拱门,以及大片的玻璃窗花,打造出了这种神秘、哀婉、神圣的建筑形式。
而先前的罗曼式建筑,则发展自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可以说,巴黎圣母院的一砖一瓦,都代表了那个受罗马文化影响的、在高卢土地上建立的法兰克人的文明。

(图: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成皇帝)
巴黎圣母院就好像是一颗时间胶囊,孕育自古典与中世纪文化,见证了法兰西民族的崛起和兴衰。而法兰西民族的故事,也是我们人类一份子的故事。
他们的损失,是全人类的共同损失。
是的,火烧圆明园确实是无法原谅的暴行,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幸灾乐祸的理由。有人可能感到不公,他们质疑一百多年前,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法国人可曾为我们掉过一滴眼泪。
但我们小时候,明明都学过法国作家雨果写的那封信: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面对自己国家的胜利,雨果并没有感到欣慰,他为圆明园被毁灭而感到悲痛和愤怒,他公开去斥责法国政府如强盗一般的行为。因为他知道, “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所以,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看到文化毁灭沾沾自喜的强盗,还是为文明消失感到悲痛的雨果,答案不言而喻。

时代在改变,一百多年后的我们,早已不是当年封建愚昧、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我们理应比当年的法国人更加优秀,更加懂得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多么的珍贵。
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巴黎圣母院燃起的熊熊大火,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比其他人更加悲痛,比其他人更不愿意看到这场大火,因为我们曾经经历过同样的悲剧。

我们哭泣,并不仅仅是为了巴黎圣母院,同样是在为圆明园哭泣,任何一个文化的消失,对于全人类都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如果在这个时候,看到此情此景,我们还能做到无动于衷,甚至嘴角上扬,那我们和当年的法国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