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戏里常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那么,这八个字这么断句对吗?
要弄清该如何断句,如何读法,还得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兼并六国称雄天下,自认为功盖三皇,德超五帝,“王”的称号是六国时期的诸侯称号,太小,与他建立的大秦帝国的功业不相匹配,于是集三皇五帝之名号,于是自号为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玉玺上也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以示其正统性合法性。所以,“皇帝”和“诏”这两个词最早是秦始皇使用的。
秦朝虽然短命,但是秦的很多制度却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使用。汉代的皇权制度比秦代更加完备,“诏曰”这两个字开始出现在汉廷文书中,此后便一直沿用道清代。但是“奉天承运”这句话,在朱元璋之后才广为使用。
嬴政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所以“奉天承运”的源头在秦代。
唐朝时,诏令中开始出现“昊天有命,皇王受之”、“朕纂承天序……”之类相似的抬头用语。
元朝为表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在诏书中也使用了“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抬头,意思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同小异。
但是,把“奉天承运”作为圣旨固定抬头的,是从明代朱元璋开始的。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改应天为南京,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并在皇帝所执的“大圭”上刻有“奉天法祖”四个大字,所下诏、诰、敕、命中也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后来相沿成习,成为皇帝诏书的套语。
以“奉天承运皇帝”一词的用意,与历代皇帝一样,在于凸显皇帝皇权神受的合法性以及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与秦朝时期的君权神授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不对的,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是说“奉天承运的皇帝,下诏如下”。
之所以被后人误读,是因为古人书写方式是竖排,不加点,且古代有“平抬”的书写习惯,所以“天”和“皇帝”须换行顶格书写,以示恭庄崇敬,不想却给后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四字一句,正好并排好念。
除此之外,皇帝的御玺也刻有“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皇帝奉天之宝”之类的用语。为体现“君权神授”的权威性,明代还对宫廷礼仪做出了明确规定:亲王、群臣的表奏,一律带有“承天受命,君师宇内”或“皇天眷命,统驭万方”等字样。不仅如此。就连宫廷音乐也要带上“荷蒙天地兮,君主华夷”的开头句式等等,这些与“奉天承运”的用意一样,都是对自己正统性的一种宣示。。
我们误读的不只是圣旨的开头,还有结尾。影视剧里出现的圣旨一律以“钦此”二字结尾,其实并不尽然。
圣旨,作为一种公文格式,历代也是略有不同,即便同一朝代,也会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圣旨,意思表达完就直接结尾;还有的圣旨会选择别的语气助词来结束,比如“于兮”意思与“钦此”类同;还有的圣旨结束词很长,比如清朝的很多圣旨,其结尾处大都是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尾,现代公文的末尾“特此通知(公告)”应该就来源于此。
诏书的制式不止在中国,在整个汉文化圈,特别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朝鲜、越南等国也在使用。朝鲜作为中国明清的属国的时候,是没有资格使用“诏”、“敕”等等称谓的,否则会招致“僭越”之灾。
但是甲午战后,朝鲜独立,国王称帝,国号“大韩”,于是,堂而皇之用上了“诏书”,而且仿照中国明清皇帝“奉天承运”的模板下诏颁令,比如在李熙的称帝建国诏书中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檀、箕以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这个诏书开头和结尾其实就是中国明代诏书的翻版。
还有越南。越南阮朝时期比较特殊,越南虽然对外宣称中国是其宗主国,但是国君对内还是自称皇帝的,所以越南国君对内可以下诏。而诏敕也套用了“奉天承运”的格式,只是改了一个字叫“承天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