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规矩从众、一根筋是世界有名的,假如你恶作剧的在一条空荡荡的大路上立个牌子,上写“此路故障中,请绕道”,日本人绝对会对明明好走的路视而不见,而规矩的绕道,更不会有人对牌子的真实性做一番考查。
70年代的日本,正处于经济腾飞期,银行里钱多,所以有人利用日本人守规矩、从众的国民性,动了一个天才的脑筋,设立了一个完美度99%的骗局,让日本人乖乖送钱。1973年的大阪夜间金库事件。
上面这个夜间金库,是日本50年代起流行的一种夜间银行服务。银行打烊后,那些夜间营业的店铺仍然可以把当天的营业款,用银行提供的专用钥匙打开夜间金库的锁。
将钱投入后,夜间金库会自动打印一张收款凭据,第二天银行再核对并打入客户账户。夜间金库都设在银行门口,和银行的地下金库相通,很安全便捷,收到店铺的广泛欢迎。
但是,谁也想不到,大阪市北区的梅田三和银行(现三菱东京UFJ银行)出了大问题。
1973年2月25日,星期天。晚上8点30分过后,大阪梅田三番街的夜间店铺开始纷纷关门打烊,店长将当天的营业款装入银行专用的现金袋里,和往常一样去三和银行的夜间金库存款。
不料,夜间金库前贴着一张告示:“锁出现故障打不开投入口,请使用专用出口处的暂用金库。三和银行。”
三和银行的“夜间金库”设在大门的左侧,右侧原本是一个专用出口,现在果然摆放着一个崭新的“临时金库”。这个金库也贴着一张告示:“不需要开锁,请直接投入。投入后,请将右边把手按到底,会有记录卡出来。请保存带回。三和银行。”
店长们个个点头赞美:不愧是大银行,很体贴很细心。
出自日本人的守规矩和从众,店长们既没人想到用钥匙试一下“故障中”的老金库,也没人怀疑“不需要开锁”的新金库,就开始排队投钱。
因为是星期天,每家商铺的生意都特别好,短短25分钟不到的时间内,一共有68名用户朝“临时金库”投放了当天的营业款,总金额高达2576万日元。但是,最后一个投钱的店长遇到了麻烦。
这个24岁的年轻店长,对“临时金库”也毫不怀疑,但是,他想将现金袋投入金库,却怎么也塞不进去,用手一摸投入口,不得了:“金库”已经膨胀变形了,里面的现金袋鼓鼓囊囊“溢”了出来。
年轻店长一边抱怨银行的临时金库太不结实,一边报了警。警察赶来后,也没有怀疑金库的真假,只是打电话通知银行负责人来处理。银行负责人赶来后,见到“临时金库”却一脸懵逼:“我们银行从来没有设置过‘临时金库’啊!”
直到这时,大家才如梦初醒: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大阪夜间金库骗局,被媒体曝光后引发全日本一片惊叹:罪犯利用日本人不设防的心理,想出了这么一个天才的骗局。
警察对假金库进行了仔细检查:整体是用普通胶木板做成的,可以折叠,外面加上一层不锈钢板,并用铝合金做成了外围框条,看上去和真的金库没多少差别。
金库的底部是用聚氨酯材料做成的地板,当钱袋投进去时,会发出接近真金库的声音效果。用橡皮筋和铁丝做成杠杆,一按把手就有一张塑料存款卡吐出,以假乱真。
此外,假金库里面还配置了一个用电池的水银灯,在夜间发光更增可信度。这个假金库的成本,大概是4万日元。
不得不说,罪犯事先做了细致的功课:选择这家靠近大阪站繁华区的银行,选择了发薪日之后行动,在专用出口安装大小一致的临时金库,两张聪明的告示。
但完美度不够百分百:他(他们)没有料到骗局太成功了,以至于“钱多得装不下”,居然有那么多商铺来存钱,短短20几分钟里临时金库就没有空闲过,以至于没有机会乘没人时拿走那2500万。
回想起来,暗中窥视的罪犯表情一定非常有趣:从忐忑不安、沾沾自喜、欣喜若狂到叫苦不迭。
之后大阪警察开始破案,找到了不少线索也有若干嫌疑人,但始终抓不到犯罪人,直到7年后案件追诉期失效。这起盗窃未遂事件,也是日本犯罪史上著名的“未解决事件”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阪夜间金库的骗局因为设定太过完美,直到几十年后还不断被罪犯模仿。如1983年的埼玉银行事件、1986年的三和银行麻布支店事件都是如法炮制,不过手法都比不上第一起,被迅速破案。
最为搞笑的是,2006年7月17日,静冈县的一个54岁无业男子,一个最低端的模仿者:他在东京的瑞穗银行银座支行门口,摆了一个手制的纸箱,写着“金库坏了,请把钱放这里”,居然也成功骗取了五个人的400万日元,两天后被抓。
日本人是太蠢,还是太聪明?或许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