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的赌场里,这座地标性建筑昔日的辉煌景象已荡然无存。
就在当天凌晨,酒店经历了一场规模惊人的火灾。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撕裂了整个赌场,当场杀死了还留在赌场中的18个人。
僵硬的尸体坐在老虎机的残骸前面,成了一根从地板上融化的矿渣中伸出来的黑色柱子。
尽管当地消防部门反应迅速,使得火势被控制在一楼范围内。
但在感觉不到温度明显上升的23楼也出现了遇难者,消防调查小组在事后看着遍布大楼各处的尸体陷入沉思:明明火情被控制在一楼为何却还“烧”死了高层的好几十人呢?
火灾后的遇难者统计,共有61人丧生于16楼以上的高层灾难发生的7年前,米高梅大赌场酒店开业时,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酒店。
一楼就足以容纳一个电影院、两个大舞台和五家餐厅,并且这些对于最主要的核心区域——三个足球场大的赌场来说不过是零星点缀而已。
酒店的26楼(实际只有23层,没有3、4、13层)高耸入云,彰显着全球最气派的富豪实力。
它是拉斯维加斯这顶皇冠上最炫亮的宝石,而且看起来似乎永不会失去光芒。
火灾当天结束时,一共有85人丧生,700多人受伤入院,包括14名英勇的消防员。
这是自20世纪40年代引入现代消防安全法规以来,美国最严重的一场酒店火灾事故。
刚落成时气派的米高梅大酒赌场店作为当地的地标式建筑,同时又是人流量极大的赌场加酒店,安全问题本应是重中之重,事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这还得从美国当时混乱的消防安全规定说起。
当时的消防安全法规定,所有公共区域都必须安装自动洒水灭火装置。
但又有法规说“24小时营业的公共区域可以例外不必安装”——因为一直有人在,可以监视火情并人工灭火。
而且虽然当时已经有了烟雾探测器,很多建筑商却都会把它们安装在通风系统内以避免影响美观。
理论上建筑物都要经过专业细致的安全检查,通过后才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这一点很好,但问题是一旦通过安全检查向公众开放了,无论经过了多久,除非出现事故否则重新检查评估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
火灾焚烧中的米高梅大赌场酒店而关于消防安全,各州的法规也不尽相同。
在一些州,比如康涅狄格州,当时就已经完全禁止了高度易燃的建筑材料的使用。
但在内华达州,则秉承着治易于防的理念,只要求应急楼梯间用防烟耐火材料密封好即可。
米高梅大酒店的制造者们抠抠嗖嗖的,一直在想法设法尽可能省钱。
一开始检查员在酒店接近完工时给出了多次安全不合格的评分,因为他们连自动洒水灭火系统都没有。
承包商也看准了当时安全法规的空子,他们以赌场和酒店都是24小时营业为由向消防局提出了免安装自动洒水系统的豁免申请,最终竟然也通过了。
于是,整个大酒店只有会议厅、表演区和放钱的地方有自动喷水装置。
但事实上,对于造价高达1.06亿美元的赌场酒店来说,全面安装自动喷水系统的预算也只要19.2万美元——这场大灾难及其损失本可以从一开始就避免的。
被烧得空空如也的酒店一层赌场区
事后调查组发现,初始起火点位于一个名为戴丽(TheDeli)的餐厅。
这是一个24小时休闲用餐区,问题就出在它的冷藏糕点展示柜上。
这台冰柜安装不当导致了它的铜管导线一直有轻微振幅,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最终移动并接触到了墙壁内的铝制导管。
而这些铝制导管也没有被正确安装——它们没有接地线。
经过耗时数年的电腐蚀过程,接触面的铝最终被耗尽,随后铜与电气导线直接接触,将整个管道“加热到发光的金属点”。
由于墙壁内的氧气很少,火焰闷烧并蔓延了一段时间,最终突破墙体燃烧起来。
它隔壁的Barrymore餐厅因为不是24小时营业的设施所以有装洒水器,往那边蔓延的火焰很快被自动扑灭。
但这间24小时营业的用餐区却因为凌晨时分没有顾客而空无一人,火焰很快从柜台蔓延到了天花板上。
这时一位名叫蒂姆·康纳(TimConnor)的酒店员工刚好路过,但此时他看到的已经不是可以独力扑灭的小火苗了。
他第一时间没能找到戴丽餐厅里的灭火器,于是拿起墙上的电话给安保打了过去。
就在短短的几句话间,热浪和烟雾已几乎将他淹没。
随后他爬到隔壁餐厅与同事取来壁挂式消防水带试图控制火情,也为时已晚。
因为赌场天花板使用的是特别易燃的违规胶黏剂粘合,火势以每秒1-3米的速度疯狂蔓延,场面已经失控。
第一批发现火情的人从餐厅奔向赌场,大喊着叫人们紧急撤离并关上了餐厅与赌场之间的大门。
这一个举动将火情的蔓延拖延了一小段时间,但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危险代价。
通常情况下,沿着地板或者家具传播的火势会匀速蔓延。
火势一般会倾向于沿着表面均匀的天花板蔓延而不到达地面。
但在关起门的密闭空间中,室温稳步升高,餐厅内的所有可燃材料最终在一瞬间到达了自燃点。
伴随着巨大的声响爆炸轰开了赌场的门,瞬间注入的新鲜空气又帮助火球直达赌场中庭。
而这里的吊顶砖用的也是同样高度易燃的粘合剂粘合。
于是在短短几十秒内,还未撤离出来的18个人直接被烧焦在一楼赌场中。
幸运的是,当地消防员在接到第一通电话的两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并迅速将火情压制回楼内不然它蔓延出来。
楼内稀稀疏疏的洒水器也对控制火势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大火得到了控制。
但对于还在楼上的客人们来说,这起磨难还远未结束。
首先是这家酒店不规范的电梯门设计惹了大祸。
楼里几乎所有楼层的电梯门都无法真正密闭,高温与烟雾沿着缝隙进入电梯井中。
短短几分钟后,不锈钢电缆熔断,电梯内的五名客人被摔死。
而另一台没有掉下来的电梯中,有四名乘客被卡死在20楼后因窒息死亡。
另外一些入住高层的客人还在熟睡中没有意识到楼下的混乱,本来火势也没有蔓延上去,楼上的温度甚至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由于米高梅大酒店的垂直空气井设计连接到了内部空气源,客房中的风机运转将烟雾抽入房间,一些人就在睡眠中窒息死去了。
那些当晚没有喝醉也还未入睡的人们躲过死神的第一波追杀,进入紧急楼梯间后却发现这栋大酒店的六个紧急楼梯间中有四个是坏的。
本该是防火防烟的门关上后,“烟雾自由地流入其中”。
而下方高温带来的压力也让烟雾无孔不入地疯狂往上钻。
很多淋浴喷头和水龙头装置周围都发现了深灰色的烟灰痕迹。
有相关经验的人用椅子砸开房间的玻璃窗,尽量保持通风的情况下躺在地板上等待救援。
然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座酒店的烟里有毒。
米高梅大酒店使用了一种被称为ABS的塑料替代传统的PVC制作电线和排水管,它们价格便宜易于安装,但是燃烧后会产生氰化物气体……
在这种种不遵循安全建筑规范的操作影响下,酒店高层共有61名客人和服务人员死于烟熏、电梯失效、甚至中毒。
最终,酒店省下19万自动喷水系统安装费的代价,是造成了十几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85人死亡的惨重代价。
这起大火灾发生后不久,内华达州才全面修订了他们的消防安全规范,制定了全美国最严格的消防安全标准:强制要求所有建筑高度超过16.7米的宾馆和3层及3层以上的新建建筑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就像所有灾难历史带来的启示一样,我们现代社会高度安全的生活环境,其实是由无数个安全规范细节构成的。
而其中的几乎每一个细则要求,都是以前人无数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换来的。
如果这样我们还不遵守各种消防、建筑安全规范要求的话,怎么对得起无数前人的遇难教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