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曲字,再读《道德经》《春秋》《易传》等经典就会迎刃而解!

读书三十年,今天终于发现,中国最早、最有智慧、最具有母性光辉的的汉字原来是她:

这个判断可能会让你顿感错愕,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来源于结绳记事和以图纪事,古人又最重天地、神鬼、祖宗,为何不是“天”“人”“神”“鬼””祖“这些古人最为敬重的图腾,而偏偏是这个“曲”字呢?

如果我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源于神鬼崇拜,源于阴阳学说,源于天人感应,可能你不会反对。但如果说神鬼、阴阳、祖、申、由、甲等等,以及由这些字派生出更多的汉字,而这些汉字都出自“曲“字,你信吗?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伏羲女娲交尾图》

 

这幅图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文化传承的缩影,图中,女娲代表阴,伏羲代表阳,规代表双龙太极图,因为画双龙太极图要用规;矩代表字,因为画字要用矩;女娲和伏羲的下半身是龙尾相互缠绕,代表双龙太极图中的双龙纠缠,即阴阳纠缠。这个图就代表了盘古解释的龙文化。

我们都知道,《周易》为百经之首,文王演八卦而成《周易》,这个《周易》就是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演进的。

no.1  

”曲“是汉字之宗

 

”曲“字不光是万字之宗,还是中华文明之源,为何这么说呢?请看下边几个字的造字过程:

 

曲、甲、鬼

 

看到这个“曲”字,你一定以为,这个字横平竖直,分明就是现代写法,中国汉字最早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现代人使用的汉字几乎与古代人的汉字形同天壤,为什么唯独这个“曲”字历经几千年没有变化?对,这就是“曲”字的独特性和她的“母性”的伟大之处!

大家回头看一下,伏羲、女娲手里的工具,一个手拿“规”用来画圆(双龙太极图),一个手拿“矩”,用来画“曲”。因此这个”曲“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现代人画图用的“曲尺”,即由此而来。

那为何曲字的左长竖该露头的没露头,反而向下延伸了?这正是古人的用意所在。鬼神(后世改称阴阳,下同)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中国文化的顶级学问。

 

no.2  

"甲""由"二字分别代表“鬼”和“神”即阴和阳

 

宇宙万物中的任何一种物质,都是鬼神的结合体,人也一样,如果鬼的成份多于神的成份,那么就以鬼为主,这个人就叫做鬼性之人。如果神的成份多于鬼的成份,那么这个人就叫做神性之人。

既然整个宇宙已经简化为一个曲字,这个曲字也是鬼神的结合体。古人(或称为盘古)要把宇宙万物中的鬼神分开,以避免鬼性物质和神性物质在一起产生纠缠。其目的是找到鬼性之人,使之不再与自然界中的神性物质纠缠,神性之人不再与自然界中的鬼性物质纠缠。于是,盘古就把“曲”字分开,结果得到”甲“字”和“由”字。"甲"的一竖朝下,就代表宇宙万物中的鬼物(阴性物质),“由”字一竖朝上,就代表宇宙万物中的神物(阳性物质)。这便是"甲""由"二字的来源。

但是,盘古认为:甲代表鬼性物质,由代表神性物质,没有很明显的反应出鬼神的情态。于是,盘古以甲为基础,将甲字打扮成鬼字,以由字为基础,将由字打扮成神字。

既然甲和由这两个字,分别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鬼神物质,所造出来的字的含义,也必须是相反的。于是,盘古将甲字打扮成一个下跪着并隐含“躲藏”的人,这个下跪并躲藏的人,就是“鬼”字。

 

有鬼(阴)就有神(阳),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阴阳世界。鬼字的含义和形象好似一个跪着躲藏的人,其躲藏的反义就是显示。盘古将”由“字变成”申“字,再加上甲骨文中显示的”示“字就成为”神“字。其读音就是申的谐音。这便是鬼神二字的造字法。其含义不必说了。

这个曲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就写成现在这个形状了,甲由二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仍然读甲由。

但是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想到:那么这个”曲“字由何而来?

no.1  

”曲“字的前世今生

 

“曲”从双龙图而来,双龙图由《河图洛书》而来,这需要从源头说起。但是你不要被这些陌生的名头吓坏了,咱们只说简单的过程,相信你一定会从中了解到许多好玩又实用的知识。先看图:

 

 

 

这就是最神秘最远古的文化,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我们不讨论她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学问,我们只说说,她是怎么从上边这两个图演变成”双龙太极图“,又怎么进一步演变成成“曲”字的。她的演变过程是这样的:

 

 

 

《河图洛书》以黑白圆点分别代表阴阳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简单理顺一下《河图》《洛书》里面的黑圆点和白圆点。

 

我们数一数,《河图》中有30黑圆点和25个白圆点,其中黑圆点代表鬼物(阴性物质,下同),白圆点代表神物(阳性物质,下同),黑圆点比白圆点多,所以,就以黑圆点为主,因此把《河图》称为鬼。《洛书》中有25个白圆点和20个黑圆点,白圆点比黑圆点多,所以,就以白圆点为主,把《洛书》称为神。

当《河图》和《洛书》组合在一起时,这个《河图洛书》又叫做鬼神纠缠图。《河图》《洛书》中都有黑白圆点,这叫做鬼中有神,神中有鬼。《河图》和《洛书》又各自都是鬼神纠缠体,它们标示着宇宙万物任何一种物质都是鬼神结合体,也就是后来的阴阳结合体。同时,《河图洛书》还包含着165888000种暗物质和暗能量等(这个有点复杂,需要单列一章,放在以后再说)。

 

“双龙”太极图而非是“双鱼”太极图

伏羲知道他们(包括伏羲以前的圣人们)创作的《河图洛书》太抽象,只有圣人才能读懂。为了让天下人都能认识并运用他们创造的文化,伏羲决定将《河图洛书》这个抽象的文化一步一步的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质。

于是,先把双龙太极图分解成圆圈、黑龙和白龙的分界线S、黑龙、白龙这四个部件。然后,将圆圈变成曲字的大方框,S变成曲字中的那一横,黑龙变成曲字的第一竖,白龙变成曲字的第二竖。他将《河图洛书》中的30个黑圆点拼凑成一条黑龙,将25个白圆点简化成一个白圆圈,用它代表黑龙的眼睛;将《洛书》中的25个白圆点拼凑成一条白龙,将20个黑圆点简化成一个黑圆圈,用它代表白龙的眼睛,再把两条龙组合成一个圆形图案,这个图案就叫做”双龙太极图“。其中的黑龙代表宇宙中的鬼性物质,白龙代表宇宙中的神性物质。画双龙太极图要用圆规才能画好,因此,伏羲在此时发明了圆规。

 

伏羲女娲手里的画图工具,就是为了画双龙图和”曲“字图的

 

为什么要将《河图洛书》简化成双龙太极图,而不是双虎、双牛、双鸡、双鸭呢?因为远古的先人们认为,龙是掌管布施风云雨雪的,这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表达对龙的敬畏和对龙的期待,于是就将《河图洛书》简化成双龙太极图。这个双龙太极图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鬼神纠缠,互动互补,鬼中有神,神中有鬼,鬼神互根的情态。这个双龙太极图比《河图洛书》的载体龙马和神龟更有表现力,而且,双龙太极图比《河图洛书》简单了很多。但这次简化不是最终的目的。这只是一个过渡的桥梁。

 

 

”曲“字图横空出世

因为这个双龙太极图也还是只有圣人才能读懂,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因此,盘古又将双龙太极图进一步简化。于是中国最早、最有智慧、最具母性光辉的的汉字横空出世了了,她就是:曲。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曲“并非现代意义上曲字,他在当时是一种文化图腾,他包含了中国文化信仰的全部内容。

因为曲字的构成方式全部是直线,所以要用矩才能画好,因此,伏羲发明了矩。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来记录这个文化,所以,就用矩来代表这个文化。

no.3  

”曲“字图里乾坤大

《河图洛书》的名称,最早叫《爻》《曲》《易》等,后来又叫《中》《止》《道》《一》等。“曲”是早期的叫法。

但是,这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为何而要用这么一个简单的符号来代表阴阳变化呢?其中有什么玄机?

今天先不说“曲字是如何运用的,我们只讨论”面“上的意义。曲字有六画和六个小方坑。六画和六个小方坑都代表阴阳学说中的六爻。爻是什么?爻就是“交”、“效”,纵横之交、阴阳之交,“效”则是通过“交”所产生的“效用”,可以通过全局计算来衡量,依不同方法、体系、定位立极,有相应不同解释。

什么是六爻?六爻就是阴阳相交的六种方式,即:阴阳相生,阴阳相合,阴阳相克,阴阳相冲,阴阳相刑,阴阳相会这六种方式。伏羲用爻字概括阴阳相交的六种方式,后来就把这六种方式称为六爻。六爻引起万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宇宙万物的变化都涵盖在了“曲”字里了。

因此,圣人们对“曲”字图的信仰都在他们的文献里体现出来了。

老子说:“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诚全归之。”大意是说,天下万物一切物质变化全在“曲”里了。

孔子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与老子意思接近。

又说: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意思是说宇宙纷繁复杂的暗能量暗物质浓缩成一个单纯的曲字,这个曲字就像男女合欢产生的受精卵一样,化生宇宙万物。。

明白了“曲”的文化属性和历史渊源,再来看经典,如何?

no.4  

“曲”解经典

 

《道德经》中第二十二章原文: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是,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语哉,诚全归之。

 

因为《河图洛书》由五十个白圆点和五十个黑圆点组成,所以,《河图洛书》把宇宙万物全部包括在里面了。因为双龙太极图由黑白两条弯形的龙组成,所以,双龙太极图的内容刚好与《河图洛书》的内容相同。

因为曲字有六个小方坑,所以,曲字表达的内容比《河图洛书》和双龙太极图的内容都多。因为《曲全》是陈旧的图案,所以,这个图案无论在任何时代,对于任何人都是新知识。

因为用《曲全》所以反而获得。因为增加《曲全》以外的不正确的名称,反而使人迷茫。因此,圣人们只用《曲全》,天下就得到有效的治理。它不自以为是,反而得到彰显;它不认为自己有见识,反而明白;它不自夸,因而有功绩;它不骄傲,因而能长久;因为它不争,反而没人能与它争。盘古创作的所谓《曲全》,哪里能够用语言来说清楚呢?确确实实,宇宙万物都全部被归纳在里面了。

道德经春秋经典读懂曲字易传迎刃而解

相关文章

《道德经》“念歪”了什么后果?请看宋真宗赵恒的下场!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当然是一部好经。但是再好的经,一旦念歪了,就会适得其反、《道德经》说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老子的无为指的是不妄为,不是不作为,如果真的是要求人什么都不做,《道德经》就不是万经之王了。但有的人却把无为而无不为给掰开了、揉碎了,断章以取义,为自己的不作为贴上尊道贵德的标签,历史上就有一位喜欢念歪经的皇帝,他叫赵恒,宋代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无为之下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在中原对周边游牧民族的战史...[详细]
2020-02-27
贞节牌坊是什么意思?贞节牌坊的由来
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贞节牌坊?是谁制造的这副沉重的枷锁?在这场扼杀人性的闹剧中,宋明道学家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贞洁到什么程度的烈女可以旌表敕建牌坊? 也许,贞节牌坊是中国礼教制度下的专属产品,对于贞节牌坊,我们第一会想到的可能是,这又是一位可敬的伟大母亲。是的,每一座贞节牌坊下一定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但是对于每一位伟大的母亲而言,那一座座贞节牌坊就是一副副沉重的枷锁,是中国妇女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 秦始皇首建怀清台,旌表寡妇清的功德 秦始皇时,巴邑(现在重庆巴南区)有个叫巴清的寡妇,她是入选《史记货...[详细]
2020-02-12
《易经》和《道德经》《论语》它们有什么关系?
《易经》是群经之首,《道德经》是万经之王,《论语》是孔子主要言论的辑录。但《易经》是普遍认为的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道、儒两家的共同经典。 虽然老子和孔子都从《易经》里汲取营养,发展方面却大相径庭,甚至在根本问题上发生冲突,根本原因在于《易经》一言万端,见仁见智。老子是帝王师,当然站位更高,他是站在帝王的立场来审视这个世界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再说透彻一点。 古代的学校是朝廷创办的公学。公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官师合一;而是政教合一。所谓官师合一,就是公学没有专职老师,所有的老师都是由朝廷官员兼任,学生也都是王公贵...[详细]
2020-02-11
老子“不争”的立足点在于“无为”
老子的无为不争贵柔守弱等主张,总会让人联想到无所事事、懦弱、避世等消极情绪,认为老子的思想保守、倒退,与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思想截然相反。以孔子的伟大,尚且赞叹老子其犹龙耶,认为老子思想天造地化,神奇莫测,怎么可能被我们一眼看破呢? 老子思想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的无为不争的处世原则,在于他的贵柔守弱天道精神,在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融合中,各家不断汲取老子的思想营养,熔铸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闪烁着中华文化的熠熠光彩,与儒佛两家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的巍巍大厦。 老子不争的立足点在于无为 我们要读懂老子...[详细]
2020-02-07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都是人生大智慧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其全部哲学系统都是围绕着道展开。但道可道非常道里面包含着不同含义的道,通常的注家认为,老子的道有常道和非常道两种,常道即是有名有相的道,非常道是指无名无相能生万物的道。 这种注解,显然不足以涵盖老子所言之道的广大精微,以及它的整体性、普遍性、共同性特质。 整部《道德经》,道的主线是可以为天地母的道,但同时,老子在不断阐述道的运动变化的法则、规律。但还有的地方,借德以阐道,特指一种准则或典范。因此,老子所言之道,既是形而上之天地母,又是有迹可循的运动变化规律,还是人生修养准则。 作为天地...[详细]
2020-02-03
老子:为何把我的 “无为”理解成“不作为”?误解还是曲解?
人们总是把老子与无为联系在一起,认为学习道德经,就是学习老子的清静无为。但老子真的是说,任他风云变幻花开花落,任他万事蹉跎自生自灭吗?我们来看看: 应该如何解读《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这段话是说无为的境界,是由日损之功累积而成,这个损就是磨掉、克服、摒弃的意思。损掉的是私心私欲。具体可以解释为: 做学问的,知见每天都在增长;修道的,若是每天都能摒弃一点俗世的情欲,日积月累,直至无欲无私,心境两忘,这才...[详细]
2019-05-29
读懂曲字,再读《道德经》《春秋》《易传》等经典就会迎刃而解!
读书三十年,今天终于发现,中国最早、最有智慧、最具有母性光辉的的汉字原来是她: 曲 。 这个判断可能会让你顿感错愕,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来源于结绳记事和以图纪事,古人又最重天地、神鬼、祖宗,为何不是天人神鬼祖这些古人最为敬重的图腾,而偏偏是这个曲字呢? 如果我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源于神鬼崇拜,源于阴阳学说,源于天人感应,可能你不会反对。但如果说神鬼、阴阳、祖、申、由、甲等等,以及由这些字派生出更多的汉字,而这些汉字都出自曲字,你信吗?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伏羲女娲交尾图》 这幅图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文化传...[详细]
2019-05-28
道德经的奥秘:带你穿越汉宋,直达三代,领悟原汁原味的《道德经》!
no.1绕过汉宋,直达三代 后人读经典往往盲人摸象,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以至于肢解经典,贻害无穷。比如《道德经》创作于周晚期,后世研习老子及其《道德经》,先是汉儒后是宋儒,结果是,经典原汁被加进汤料,而后人的后人又苦于时代的久远,无力直达愿意,只得采取隔代瞭望法来解读,远远望去,影影绰绰,似是而非,似有还无,致使本就玄远深奥的古籍原意与释义与越来越远,越发玄而又玄,恍兮惚兮。 比如,我们解读《道德经》,市面上流行版本何止千百种,竟然相去甚远,甚至相互矛盾。我们为什么不能绕开我们的前人的前人,直达老子那个时...[详细]
2019-05-26
老子生死关:母亲去世,老子饱餐一顿蒙头大睡,老子生死观是怎么样的?
生死观 老子出生前,父亲作为宋国司马,就战死疆场了,所以老子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母子之间的感情可想而知。 老子自幼聪颖异常,十多岁就把前朝礼乐大臣商容的知识学完了,商容又推荐他到周王朝的太学学习,后来担任了周王的守藏室史。在朝中做官的时候,因惦念母亲,经常回家看望母亲,劝说母亲离开老家陈国相邑,到洛阳重置房产,永享天伦。可是,母亲故土难离,宁愿忍受母子分离的痛苦,也不愿抛家舍业,远徙他乡。 光阴荏苒,一晃就是三十余载。这一天,忽有家讯传来,信中言其家母病危,言辞急切,急盼速回。于是报请周王,归家探视。长...[详细]
2019-05-25
孔子问礼,影响中国2500年。那么,孔子如何解读《老子》?
千百年来,关于老子和《老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给后人解读学习《老子》的智慧带来许多麻烦。该从哪里下手?谁的注疏更接近老子?是大智者河上真人,还是年未弱冠的青年才俊王弼?既然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我们何不绕过河、王诸公,直奔孔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春秋》《吕氏春秋》《孔子世家》《礼记》等诸典籍均有记载,并有四次之多。可见,除了老子的的大弟子尹喜外,知老者懂老者,孔子当位列其一。 看看孔老夫子对于老子及其《道德经》作何解答 1、《道德经》的销量问题 光明网、上观新闻这些主流媒体报道说,在西方国家,《道德经》...[详细]
2019-05-24
老子与尹喜的一段对话,终于帮我们解开了《道德经》“道”的真相!
尹喜见老子 尹喜:我是城防的守将,我精通剑道。天天交际应酬精通茶道。今天遇到先生,跟您再学习一下您的道,以后就又多了一门技艺。 老子:你的所谓道,小道耳。 道可道,非常道 我所说的道包含宇宙、天地、万物总体运行的轨迹和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到包容一切,小到永无止境。这个道,是一切得以产生的根本,又是一切运行的依据。这个道不是一般的道,一般的道指的是方法、技术,比如你所说的剑道、茶道、棋道等。 尹喜:道何以名之? 老子:名可名,非常名。 我们可以将包含宇宙、天地、万物总体运行轨迹和规律的这个东西起名字...[详细]
2019-05-24
“塞其兑,闭其门”,“用其光,复归于明”;拔出你身体的天线,去接收无尽的
“塞其兑,闭其门”,消除杂音,这是基本要求。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去外面乱搞,不要老想着声色犬马,不要贪吃贪喝,尤其是那些当官的(驰骋畋猎)太贪玩,搞得自己心荡神移,乐不思归,其结果,只会让你找不到自己的灵魂。...[详细]
2019-05-21
“正一”二字究竟作何解释?看下《云笈七签》《道德经》《道门十规》《二十
作为玄门道众,我们首先应当了解正一派为什么要以正一为名?也就是要了解正一的内在含义。 那么,正一是什么意思?老祖天师当时立教为什么要以正一为名? 道经告诉我们,老祖天师得到太上道祖亲授他正一盟威之道。也就是说正一之道是太上道祖亲授祖天师的,因而正一之道从老祖天师立教之时就开始了,并以此作为我们入道、学道、行道人的目标。 正一具有怎样的意义 那么,正一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云笈七签》中说:正一者,真一为宗。也就是正一是以真一为宗本的。道经里面说正即正以治邪,正的反面就是邪,要以正的东西来克服邪的东西。一就是一...[详细]
2019-05-17
本土不温不火的老子《道德经》在西方的销量超过耶稣《圣经》
在中国不温不火的《道德经》,在持续霸占西方销量排名榜第二的高位之后,又继续攀升。据光明网、上观新闻等媒体报道,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已经在2018年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现已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之位。 德国电视台曾做过一项调查,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因为迷恋老子思想,以至于德国媒体将其专机命名为空中老子。 壹 需要道德经拯救没落的西方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人开始关注老子的思想。当时的西方世界...[详细]
2019-05-05
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是一本超越时间的书
《道德经》是一本超越时间的书, 其中的每个字句所蕴含的深意, 远远超过了其字面的意思。 这些超越时间之上、 凝结着智慧的经典之所以神圣, 是因为它们的文字是开放性的, 它们包含...[详细]
2019-04-26
  • 《易经》和《道德经》《论语》它们有什么关系?
    《易经》是群经之首,《道德经》是万经之王,《论语》是孔子主要言论的辑录。但《易经》是普遍认为的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道、儒两家的共同经典。 虽然老子和孔子都从《易经》里汲取营养,发展方面却大相径庭,甚至在根本问题上发生冲突,根本原因在于《易经》一言万端,见仁见智。老子是帝王师,当然站位更高,他是站在帝王的立场来审视这个世界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再说透彻一点。 古代的学校是朝廷创办的公学。公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官师合一;而是政教合一。所谓官师合一,就是公学没有专职老师,所有的老师都是由朝廷官员兼任,学生也都是王公贵...
  • 孔子问礼,影响中国2500年。那么,孔子如何解读《老子》?
    千百年来,关于老子和《老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给后人解读学习《老子》的智慧带来许多麻烦。该从哪里下手?谁的注疏更接近老子?是大智者河上真人,还是年未弱冠的青年才俊王弼?既然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我们何不绕过河、王诸公,直奔孔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春秋》《吕氏春秋》《孔子世家》《礼记》等诸典籍均有记载,并有四次之多。可见,除了老子的的大弟子尹喜外,知老者懂老者,孔子当位列其一。 看看孔老夫子对于老子及其《道德经》作何解答 1、《道德经》的销量问题 光明网、上观新闻这些主流媒体报道说,在西方国家,《道德经》...
  • 老子与尹喜的一段对话,终于帮我们解开了《道德经》“道”的真相!
    尹喜见老子 尹喜:我是城防的守将,我精通剑道。天天交际应酬精通茶道。今天遇到先生,跟您再学习一下您的道,以后就又多了一门技艺。 老子:你的所谓道,小道耳。 道可道,非常道 我所说的道包含宇宙、天地、万物总体运行的轨迹和规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到包容一切,小到永无止境。这个道,是一切得以产生的根本,又是一切运行的依据。这个道不是一般的道,一般的道指的是方法、技术,比如你所说的剑道、茶道、棋道等。 尹喜:道何以名之? 老子:名可名,非常名。 我们可以将包含宇宙、天地、万物总体运行轨迹和规律的这个东西起名字...
  • 读懂曲字,再读《道德经》《春秋》《易传》等经典就会迎刃而解!
    读书三十年,今天终于发现,中国最早、最有智慧、最具有母性光辉的的汉字原来是她: 曲 。 这个判断可能会让你顿感错愕,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来源于结绳记事和以图纪事,古人又最重天地、神鬼、祖宗,为何不是天人神鬼祖这些古人最为敬重的图腾,而偏偏是这个曲字呢? 如果我说,中国的古典文化源于神鬼崇拜,源于阴阳学说,源于天人感应,可能你不会反对。但如果说神鬼、阴阳、祖、申、由、甲等等,以及由这些字派生出更多的汉字,而这些汉字都出自曲字,你信吗?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伏羲女娲交尾图》 这幅图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文化传...
  • 老子:为何把我的 “无为”理解成“不作为”?误解还是曲解?
    人们总是把老子与无为联系在一起,认为学习道德经,就是学习老子的清静无为。但老子真的是说,任他风云变幻花开花落,任他万事蹉跎自生自灭吗?我们来看看: 应该如何解读《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这段话是说无为的境界,是由日损之功累积而成,这个损就是磨掉、克服、摒弃的意思。损掉的是私心私欲。具体可以解释为: 做学问的,知见每天都在增长;修道的,若是每天都能摒弃一点俗世的情欲,日积月累,直至无欲无私,心境两忘,这才...
  • 老子生死关:母亲去世,老子饱餐一顿蒙头大睡,老子生死观是怎么样的?
    生死观 老子出生前,父亲作为宋国司马,就战死疆场了,所以老子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母子之间的感情可想而知。 老子自幼聪颖异常,十多岁就把前朝礼乐大臣商容的知识学完了,商容又推荐他到周王朝的太学学习,后来担任了周王的守藏室史。在朝中做官的时候,因惦念母亲,经常回家看望母亲,劝说母亲离开老家陈国相邑,到洛阳重置房产,永享天伦。可是,母亲故土难离,宁愿忍受母子分离的痛苦,也不愿抛家舍业,远徙他乡。 光阴荏苒,一晃就是三十余载。这一天,忽有家讯传来,信中言其家母病危,言辞急切,急盼速回。于是报请周王,归家探视。长...
  • 《道德经》“念歪”了什么后果?请看宋真宗赵恒的下场!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当然是一部好经。但是再好的经,一旦念歪了,就会适得其反、《道德经》说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老子的无为指的是不妄为,不是不作为,如果真的是要求人什么都不做,《道德经》就不是万经之王了。但有的人却把无为而无不为给掰开了、揉碎了,断章以取义,为自己的不作为贴上尊道贵德的标签,历史上就有一位喜欢念歪经的皇帝,他叫赵恒,宋代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无为之下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在中原对周边游牧民族的战史...
  • 道德经的奥秘:带你穿越汉宋,直达三代,领悟原汁原味的《道德经》!
    no.1绕过汉宋,直达三代 后人读经典往往盲人摸象,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以至于肢解经典,贻害无穷。比如《道德经》创作于周晚期,后世研习老子及其《道德经》,先是汉儒后是宋儒,结果是,经典原汁被加进汤料,而后人的后人又苦于时代的久远,无力直达愿意,只得采取隔代瞭望法来解读,远远望去,影影绰绰,似是而非,似有还无,致使本就玄远深奥的古籍原意与释义与越来越远,越发玄而又玄,恍兮惚兮。 比如,我们解读《道德经》,市面上流行版本何止千百种,竟然相去甚远,甚至相互矛盾。我们为什么不能绕开我们的前人的前人,直达老子那个时...
  • “正一”二字究竟作何解释?看下《云笈七签》《道德经》《道门十规》《二十四治》《想尔注》
    作为玄门道众,我们首先应当了解正一派为什么要以正一为名?也就是要了解正一的内在含义。 那么,正一是什么意思?老祖天师当时立教为什么要以正一为名? 道经告诉我们,老祖天师得到太上道祖亲授他正一盟威之道。也就是说正一之道是太上道祖亲授祖天师的,因而正一之道从老祖天师立教之时就开始了,并以此作为我们入道、学道、行道人的目标。 正一具有怎样的意义 那么,正一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云笈七签》中说:正一者,真一为宗。也就是正一是以真一为宗本的。道经里面说正即正以治邪,正的反面就是邪,要以正的东西来克服邪的东西。一就是一...
  • 本土不温不火的老子《道德经》在西方的销量超过耶稣《圣经》
    在中国不温不火的《道德经》,在持续霸占西方销量排名榜第二的高位之后,又继续攀升。据光明网、上观新闻等媒体报道,在西方,《道德经》的销量已经在2018年超越了《圣经》,跃居所有经典之上,现已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之位。 德国电视台曾做过一项调查,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因为迷恋老子思想,以至于德国媒体将其专机命名为空中老子。 壹 需要道德经拯救没落的西方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人开始关注老子的思想。当时的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