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祖天师在东汉顺帝时(公元126一144年)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作为本土宗教,在道教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当中,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一体,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在整个华夏民族当中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影响。道教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至于道教与中国酒文化的关系,也大抵如此。
道教与中国酒文化
我国远古巫祀文化已经有着广泛的饮酒习俗,而且把酒作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据《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现在出士的殷代古墓随葬品中多有酒具,也是对此事实的考证。
自古以来,道教对于中国本土的巫祀文化是持一个包容和升华的态度,因此,在远古巫祀文化的影响之下,早期道教并非一概忌酒(至于是否仍然以酒作为祭品,还有待考证)。不过,道教沿用了祭酒的称号,并以此称呼高级神职。老祖天师在蜀中创教,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祭酒原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早期道教沿用“祭酒”,说明远古巫祀文化在道教这里得到了整合和发展。
道教发展史上对于饮酒的两种态度
酒,以现代话语而言,是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对于这种饮料,道教给出了两种态度:
从修道角度而言,道教反对饮酒。如《修真十书杂著》卷《劝道歌》所云:“乱性多因纵酒”。
从养生的角度而言,道教又赞成用酒,同样是《修真十书杂著》卷《次韵劝道歌》:“养疾扶衰在酒,养疾扶衰,固神养炁,酒为百药之长”。
早期的道教戒律并无戒酒的条规。现存最早的道教戒律《老君想尔戒》是为老祖天师所作,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皆无戒酒之条。
不过,到了明末清初,全真道的《初真戒律》、《中极戒》、《天仙大戒》等合称“三堂大戒”,多达数百条,其中大量吸收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儒家的名教纲常思想,对生活各方面均作出规定,这些教规中有明确的不许饮酒的戒律。
但是,道教历代仙真当中,也有很多祖师高道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传说在唐未、五代之际,吕祖少习举业,两举进士不第(一说唐文宗开成二年即837年始成进士,一说唐懿宗威通三年即862年六十四岁时始成进士),后游长安,公众号嗣汉天师府,在酒肆中遇钟离权祖师,经过“十试”,得受长生久视之术而成仙;此外,清代光绪年间著名道士李涵虚是丹道西派创始人,史载他自小颖悟,年青时善琴、嗜酒,陶醉于诗词文赋之中,堪称诗酒中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饮酒是否耽误修仙?
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丁部》对酒的害处有专门论述:
①酿酒浪费粮食:“盖无故发民令作酒,损废五谷”,“念四海之内,有几何市,一月之间,消五谷数亿万斗制”。
②损害身体健康:“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
③影响正常工作:酒醉之后“买卖失职”,“或早到市,反宜乃归”。
④危害家庭:因酗酒:“或孤独因以绝嗣,或结怨父母置害,或流灾子孙”
⑤影响社会乃至天地气:酒醉之后,“或为奸人所得”,“县官长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动皇灵,使阴阳四时五行之气乖错,复旱(干)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气逆行”。
由于过量饮酒的害处很多,“推酒之害万端,不可胜记。”鉴于此,《太平经》还规定了对酗酒者的惩罚:“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谓吏民言:从今已往,敢有市无故饮一斗者,笞三十,谪三日;饮二斗者,笞六十,谪六日;饮三斗者,笞九十,谪九日“。
综上所述,按照早期道教经典的论述来看,道教虽然并不严格戒酒,但是坚决反对酗酒。
总的来说,道门对酒的态度是:酒可以喝,但不要过多,更不要喝醉。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道教对酒的态度是科学的。少量饮酒可延缓动脉硬化,公众号嗣汉天师府,预防部分心脏病;大量饮酒损肝,会使心血管疾病大大增加,大量饮酒还会使人发胖,升高甘油三酯并消耗人体维生素B,从而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这对健康尤为不利——身体健康,心灵清静,乃是修道的基础。
玄门当中,酒亦为药
约成书于魏晋之际的《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卷中则有20种非常详细药酒方,这些酒方不仅说明酿造法、服食法,对其养生治病功效也有着细致的说明,现兹举3例如下:
1、神仙酿酒方:
酿造法:生地黄十斤、生姜二斤,刮去皮;天门冬五斤,剥去皮;皆细切,合捣令如齑,以美酒一斛渍之,分着两罂中,密塞其口,以罂着大釜中熟煮,使放罂塞,热气勃勃射出,则可也。
功效:冬夏常温服一升,仍以卧,当觉药气炯炯,流布身中。此酒补虚劳,益清气,令人健饮食,耐风寒,美颜色,肌肤光泽,延年。
2、胡麻酒方:
酿造法:用胡麻五斗,熬之令香,捣使熟,以搅一斛秫米饭中,酿之如常酿法,酒成。功效:
服之多少随意,治百病,益精补气,令人美肌色。
功效:饮之多少随意,令人肥白,肌肤润泽。
3、地黄神酒方:
酿造法:用秫稻米五斗作粥,绞去滓,令得二斗,纳好麦曲三斤,令浮起酒香,取生地黄十斤,小曝干之,熟捣之,细炊一斗米饭,合纳汁中,搅令相得,封泥经日,视地黄熟,但有筋脉,再绞其滓,又炊二斗米饭纳中。
功效:酒熟,饮一升,日三。治百病五劳七伤,续骨连筋,填骨髓,久服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