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话放在邵氏女星李婷身上,平白多了不少诡异色彩。
「最有前途新星为情自杀」看上去或许还算符合常理,但看看她死亡的地点和死法,您就会发现事情不太正常:在清水湾邵氏影城的旧员工宿舍地下102室的厕所,年轻貌美前途无量的女星,吊死在了水箱上。
死亡之地:港岛十大猛鬼胜地先说「清水湾」这个地方。
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回到香港。
他很不满意二哥邵邨人掌控的「邵氏父子公司」在电影行业的拉胯表现,于是搞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就包括花费32万港币,从邵氏父子买下了清水湾的地皮,兴建「邵氏影城」。
1961年,邵氏影城正式启用,迎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光辉岁月。
邵氏父子已成过去,邵氏兄弟独占鳌头,最辉煌时,邵氏影城承载了4500余名员工,无论是演员还是技术人员,都住在影城的宿舍。
此外,从著名的「艺员训练班」选拔出的新人也一样住在里面。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样的道理,住的人多了什么鬼都有。
在闹鬼事件和自杀事件越来越多之后,邵氏影城在「东方好莱坞」之外多了一个外号——「港岛十大猛鬼胜地」之一。
据说老演员在拍戏的时候都会告诉新人:拍棚内戏别看天花板,上面会有gui「监工」……
死亡方式:上吊自杀再说说李婷的自杀方式。
有朋友可能会疑惑:上吊嘛,影视剧里多常见啊,有什么不寻常的?这个,就涉及到了咱们普通人的知识盲区——上吊,死相是非常难看的,往往比影视剧里演出来的还要难看。
一个本该重视外表的女明星,到底经历了多大的绝望,才会选择对自己如此残酷的自杀方式?远的不说,比李婷早两年自杀的邵氏女星林黛,使用的方法是开煤气+服药,死得还算安详;比李婷早一年自杀的香港小姐莫愁,同样是选择了服用安眠药。
(龙大姐温馨提示:服用安眠药自杀也是很痛苦的!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总有人守护着你。
)
再说回自杀地点,还是以上边儿两位为例,她们都选择在家中结束生命,这也是大部分自杀者的选择。
而像李婷这样,跑到公司宿舍的厕所,还用绳子把自己吊在厕所的水箱上,真的很不符合逻辑……
坊间传言,李婷自杀所用的绳子大有来头。
1965年,邵氏摄影师刘岐因为夫妻感情不睦自杀;次年,邵氏员工在公司祭奠他,李婷自杀用的绳子,就是用来绑祭祀用品的……
自杀时,李婷刚满22岁,正在拍摄电影《黛绿年华》。
问题来了:她19岁入圈,刚做了三年演员,正值大好年华,为什么会在在口碑不差、即将走红之时轻生?
死亡背后:现实比电影更戏剧李婷出生于1944年,原名李中楟,在北平长大,她的父亲李书唐曾经在南京政府任职。
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带着她到香港发展,不再从政,而是进入「长城影业公司」,成了编剧。
受父亲影响,李婷18岁时加入邵氏的实验剧团,凭借独特的忧郁、安静气质受到赏识;20岁,她出演《山歌恋》,顺利开启了演艺之路。
与同期女演员相比,李婷的演技十分细腻。
高层赏识,愿意捧她一把,所以她并不缺少剧本邀约。
娱乐圈的法则是「小火靠捧,大红靠命」,在李婷努力拍戏赚钱为父亲攒医药费时,命运跟她开了个大玩笑。
邵氏筹拍跨国大制作《鳄鱼河》时,原定的女主出了问题,馅饼落到了李婷头上。
李婷自然是万分努力。
她在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然而一部电影是否卖座并不由她说了算——观众并没有买「大制作」和「异域风情」的账,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就这样扑街了。
表现不好,公司自然拿走了原定给她的其他主角剧本。
按照邵氏那些年的套路,接下来李婷想要成为一线女演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做不了主角,就没有办法赚到足够的医药费,李婷的气质更加忧郁了。
坊间传闻,李婷为了2万块医药费,与一名不知名的富商订婚,富商很大方,直接给了她20万。
她拿出2万给父亲治病,剩下的钱,本可以用来慢慢改善父女二人的生活,没想到半路冒出一名导演,秦剑。
当时的秦剑,是香港片酬最高的导演,他的正牌妻子是一线女星林翠。
李婷和秦剑的绯闻虽没有实证,但二人的金钱关系却是摆在明面上的。
名导秦剑沉迷赌马,输光了片酬,输光了家底,把老婆的房子都输了进去,却不思悔改,依然惦记着别人的钱财。
李婷的钱都被他哄到了自己兜里,然后轻而易举地输光了。
所以,李婷自杀可能并不是单纯的「为情所困」,还有可能是「事业不顺感情受挫人财两空生活无望」……
1966年8月,李婷在影城宿舍上吊自杀。
接下来发生的事,一件比一件诡异。
导演丁善玺为她打理后事,称自己看到李婷的灵魂在不远处跪了一夜,似乎在感谢他。
李婷死后不到三个月,她的父亲李书唐同样自缢身亡,死于家中。
李婷死后三年,秦剑同样自缢身亡。
他不是死于家中,而是和李婷一样,死在了邵氏影城的宿舍。
可以说,邵氏影城「港岛十大猛鬼胜地」的江湖名号,就是从此传扬出去的。
此外,清水湾很多灵异故事的主角,都是以李婷为原型塑造的……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所谓的鬼怪灵异,更多的是人在自己吓自己。
网上有一段描述邵氏影城闹鬼的话,流传很广:不知为何,邵氏多名女星,包括林黛、乐蒂、杜娟、白小曼等,都在邵氏影城内自杀。
我查了查,以上女星确实都已经自杀去世,但大多都在家中身亡,绝不是「都在邵氏影城内自杀」。
说她们都死在影城,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假象——好像邵氏影城里真的有鬼怪作祟吃人一样。
实际上,「吃人」的,另有其「人」。
有人统计过邵氏女星自杀数据,发现自杀高峰期正是六七十年代,而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当时走红的明星,大多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她们经历了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童年,并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容易被繁华迷眼,更容易被挫折毁灭。
其二,那个年代,人前光鲜的明星其实赚不了多少钱,一旦某部电影扑街,就会迅速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一夜返贫从来不是玩笑,心态不好的,直接就崩溃了……到底是谁在「吃人」,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