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纣王帝辛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不是一个暴君,那为什么大商朝拥有当时最强大的军队,最后却被崛起的西歧给革了命呢?总结起来商朝最终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有两个,这两个原因恰恰是《封神演义》和史料选择性忽略。
第一个是外部原因,商周几代人恩恩怨怨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但是在帝辛的眼中,周一直都不是他眼中最大的敌人,他眼中最大的敌人是东夷部落,他作为一个文武双全有理想有抱负有野心的主。
他决定在自己的手里强势对东夷用兵,彻底解决危害了大商几代人的东夷边患,两害相较取其轻,他也只能暂时放下认为危害较小的周人了。这样的一种错误的战略态度导致了周人的崛起,成了大商的掘墓人。
第二个原因则是内部原因了,商朝后期,政治斗争非常尖锐,一个是几代商王为了加强王权而打击神权,削弱巫师神职利益集团权力,造成了商王室巫师神职利益集团的矛盾,另一个,则是商王室内部矛盾。
《封神》讲到商纣王帝辛与微子、箕子、比干等王室成员的争斗时,那几位都是大大滴忠臣,都是因为帝辛的暴虐造成双方冲突,但历史上,可能双方爆发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还在王权的继承与争夺。
中国古代的王位继承制度有两种,一种是兄终弟及,另一种是父死子继,当然了,父死子继也有立长立嫡还是立贤的几种不同选项。而商朝的继承制度在前期则是两种情况交替使用,而父死子继也一直没明确是立长立嫡还是立贤。
直到祖甲礼法改革后则基本上明确以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为主,为后世各代王朝所采用。这种礼法制度的改革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商纣王帝辛,他就是帝乙的少子,但他是正妻的长子,是嫡长子,而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但是他妾生的,即便是长子也没有王位继承权。
据说当初帝乙是想把王位传给微子启的,但是大臣们站出来发话了,哎呀大王啊,这可万万使不得,国家的新礼制,立嫡不立长啊!才新定没几代的规矩怎么能说破坏就破坏呢!最后帝乙只得把江山传给了帝辛。
你看,这不是就麻烦了,按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立长规矩原本可得王位的微子启、箕子、比干等王室成员就成了新制度的牺牲品,自然对帝辛的上位不服气,这三个人结成了利益集团肯定要反对帝辛。
而为了能把国君之位牢牢把握在手里,纣王自然要有所动作。他最后驱微子、杀比干、囚箕子,这一切其实都是源于商王朝内部的权力之争,也是商纣王必然的政治选择,但这激化了商王朝的内部矛盾,
正因为以上两个原因,所以才有了在商纣王主力大军东进讨伐东夷部落的时候,被迫流亡在外的微子启和假装发疯的箕子向周人透露了关键的军情情报,特别是告诉周人,我们商人最有威胁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当年踩死你爹文王的象兵已经全部派到东夷淮河战场上去啦,朝歌空虚,想要报杀父之仇的快来啊!
一提到战象,很多听众的印象,这种冷兵器时代的大杀器好像只是在古罗马古印度战场上见过,中国古代,特别在中原地区很少见这玩意,但现代考古证明,在中国商代,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与今天大为不同。
当时的河南地区温暖湿润,遍布丛林。在丛林中繁衍生息着大量中华犀牛、中华象等野生动物。其中大量的中华象属于当时的普遍物种。根据从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墓和其他商代墓葬出土文物和甲骨文的考证。
商朝时期,中原人已经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捕捉、驯养、使用大象的技术。商王武丁就曾经派出一支二万余人包括大量象兵的精锐部队,大败羌人。而《吕氏春秋》就提到:“商人服象,为虐东夷。”
在牧野之战前商纣王远征东夷的战事中,也同样的派出了他们最精锐的大规模的杀伤武器象兵。一听说殷商主力精锐都调到东夷那边去了,特别没有了让周兵闻风丧胆的象兵,姜子牙和姬发立即意识到大商大规模伐东夷,就算是胜利也是惨胜!
对西歧来说,绝对是天赐良机!周人报仇血恨的机会,那是终于来了。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遍告天下诸侯——俺大周向商纣王算总帐报血海深仇的时候到了。
《封神演义》里说武王伐纣的军队总共有160万,但历史上武王伐纣,周人的部队约有四五万人,但这是大周的精锐部队,虽然周人没有象兵,但他们也有他们的古代版“机械化部队”——战车。
周人伐纣部队一共有三百乘战车。另外还有三千虎贲,这是周人主力。另外还有跟着周人造反的多国部队,加上这些友军,讨商联盟的部落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约有二十万,而战车达到了四千乘。
经过一个月的行程,周军率领的多国部队杀到朝歌郊区,不过,虽然以闪电战方式兵临朝歌打了商纣王一个猝不及防,但这支“国际部队”心里却还是没谱。因为之前商周的几次对决,都是以商人大胜。文王惨死的阴影还在周兵中挥之不去。
姬发和姜子牙两人一合计,还得想想办法,让大家打起十足的精神来。思来想去,有什么能比搞一场脱口秀能讲士兵们高兴提神呢?这便是这一日拂晓时分的“牧誓”演说。
姬发显然有事先的准备,想必是与姜子牙连日来商量的结果,台词早已在台下对了好几遍。
“俗话说得好啊,母鸡司晨,家族不幸啊!这大商的王,在女人的摆布之下,连祭祀祖宗这种事都给忘了,连自家兄弟都给赶跑了,天理不容啊,我姬发,现今就是执行上天的旨意,来惩罚他来了!”
随着雷动的欢呼声,多国部队一时士气如火般燃烧起来,这商纣王原来这么的无耻,是个听女人话的软蛋,那咱去收拾他不跟收割稻草一样么!这时天已然大亮,多国部队的战士们唱着军歌,拍打着手中的盾牌,昂扬向前。“牧野战场多么广阔,我们的兵车威武雄壮!”
可也就在这时,周军将士们渐渐望见了商军的阵势,也是黑压压的一大片。那么,伐纣多国部队眼前的这支“殷商大军”,究竟有多少人呢?《史记》有个标准答案,说是七十万。
七十万?好嘛,真有这么多人,早把姬发的多国部队赶到喜马拉雅山去了。哈哈,后来史学家们经过考证,说大约是十七万。商朝的武力,数百年来一直是中原第一雄霸。
倘若这些人真的都是殷商王朝的主力军,那些远在东夷征战的战士都赶回来的话,眼下以周为首的多国部队,即使有二十万之众。可真打不过,至少是以往没战胜过。
可你仔细想想,当时殷商的主力都在淮河流域剿匪呢,留在朝歌的兵力能有多少?商纣王一下祭出十七万的大军。
商纣王的近卫部队,撑死一万!加上都城里负责治安巡检类似警察的这些人,加上一些附近的氏族武装,这些姑且都可以说是殷商的正规武装人员,可能也就两三万人。
那么还有谁呢?街上卖小吃的商贩、角落里的乞丐?朝歌城里只是要个男人都被拉了壮丁。老弱病残加一堆,有几万人了。还不够怎么办,把朝歌监狱中的犯人以及战俘再放出来,就组成了一支“十七万大军”。
正是这样一支七零八落的临时“殷商大军”,最初也给周军以威武强大的印象,《诗经》里就说:“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牧野之原,两路大军在面对面地遭遇了。当战鼓擂起,双方的士兵撕吼着,杀声震天,这将是决定两个民族的生死之战。
在通常的历史教科书中,都说此战过程过程很easy,商周大军还没怎么打,商人那边由奴隶和战俘组成的大军便临阵倒戈了,但战事可能并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轻松,儒学“亚圣”孟子就提出过一个问题:
“武王以至仁伐至不仁,那殷商的民众应该是箪食壶浆迎接王师才对,怎么会弄到血流漂杵这么惨烈境地呢?”“血流漂杵”四个字,足可见当时的战斗之惨烈。
无论从部队数量还是单兵素质,临时从军上战场的老百姓和犯人怎么会打得过素质优良且准备多时的多国部队?更何况好些人昨天还是战俘和囚犯,到今天才成为大商士卒,连甲胄都穿不整齐,骑马拉弓射箭都不知道是啥回事了。
这么一比,其实优劣已然很明显。商军是一大帮业余军人拿着仓库里挑剩下的兵器,在一片平原上徒步与战车上甲胄护体的敌人鏖战,忍受着长矛短剑的交替刺杀。
很快,后面的人看见前面的人纷纷倒下,此时他们的脑中只有一个问题:“真的是打不过他们啊,怎么办?”而这问题也只有一个答案:“打不过就跑呗!小命比啥都重要”
牧野之战,已经不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龙虎斗,而成了一场一边倒的大屠杀。面对不堪的战局,此时的纣王,黯然神伤。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豁出去向周军冲锋而死,二是回去自杀。
前者刚烈勇敢,但必然是血肉横飞、尸首不存的结局;后者听上去有些懦弱,可是毕竟能自己决定自己如何死,而且还多了些活的时间,最起码能抱着心上人儿痛哭一场 ,再有尊严的和这个世界GODBYE,那也是好滴。
纣王选择了后者。这一天,是历史上著名的“甲子”日,整个战事从凌晨到上午,不足半天。纣王无颜逃回朝歌,他最终的选择是京师郊外的一座宫殿:鹿台。
他穿上那件“宝玉衣”,端坐在木柴堆的中央,点起柴火,看着火焰飞腾。六百年的殷商江山,便在这一刻,在火中焚化,再无生机。
得胜的武王,则开始他的个人秀,先是检查商纣王是否真的已死,然后一刀砍下他的头颅,悬挂在白旗之上。接着是传说中以美色祸国殃民的妲己,也被绑往周营辕门之外,随着一声令下,刽子手大刀挥起手起刀落,倾城倾国的一代绝世红颜香消玉殒。
这其实是一种武力的表演,代表着周对商的替代,当然这种替代还得抹上一层仁义色彩,以证明周的正义所在。所以纣以暴君的身份而死,妲己则以狐媚而亡——最终,这种宣传便成为了后来《封神演义》的主题。
商王发现了奴隶和战俘殉葬祭祀不如干活搞生产来的实在,于是减少了祭祀用奴隶数量和次数,也削弱了神职人员的权利,神职人员担心玩完就做了内奸!
商王为了拉拢周人,封西伯侯,结果他们野心太大,想夺权,但每次都被打爆,商王为了显示胸怀也是对天下表态,每次都给周留了活路!最后内奸勾结反贼趁虚而入。
虽然商王组织的奴隶大军失败了,但也体现出商王对奴隶态度的转变,让奴隶也有了为商王卖命的意愿!纣王应该向东逃跑,逃到自己派去伐东咦的大军那里,再带他们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