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今天的热搜榜上出现“马加爵”三个字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穿越了……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跟我有同感。
点进去才知道是当年马加爵案件的主审法官刀文兵涉嫌犯罪↓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消息,“马加爵杀人案”的主审法官刀文兵,涉嫌故意杀人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等,已被提起公诉。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他刚好在马加爵案件中担任“审判长”↓
网友说:主审法官涉嫌犯罪,和马加爵案件本身的审理结果无关。
但毫无疑问,这个热搜又唤醒了的记忆,这个发生在2004年的轰动全国的案件,不但当时人尽皆知,后来围绕着这个案件的各种谣言也是甚嚣尘上,甚至镜头还有不少人深信谣言。
为了去伪存真,我们先从官方公布的资料中梳理一下“马加爵杀人案”的过程: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
2004年2月13-15日,马加爵于云南大学的鼎鑫宿舍连续杀害4位同学:唐学李,邵瑞杰,杨开红和龚博↓
而后他乘火车逃离,开始了自己亡命天涯之旅。
之后乔装改扮,混迹于乞丐之中。
直到3月15日被公安机关抓获。
当年公安部发布的通缉令可谓贴满了大街小巷,马加爵的照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地毯式排查。
对马加爵有可能逃亡的地方也进行询问,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后来经群众举报,终于在海南三亚抓到了打扮成乞丐的马加爵↓
并对他进行提审。
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
并于2004年6月15日执行了死刑。
为了追捕马加爵,当时投入警力4万多人次,全国各省出动总计170多万警力,布下天罗地网。
之所以动用这么多人力,是因为马加爵的作案方式非常凶残,也超乎寻常的冷静。
2004年2月13和14日,马加爵各杀害一个同学,15日连杀两人。
使用的凶器是图片中的锤子↓
每杀害一个同学,就放到柜子里,封上胶条。
而且被杀害的同学都是清醒的时候被活生生打死的。
而且在作案后,马加爵还能心理强大的待在宿舍里睡觉,等待时机再次作案。
其凶残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但就在马加爵被执行死刑之后,一些为他洗白的文章突然大量出现在网络上,标题常见的如下:《马加爵临刑前的一封信,看哭百万人》《马加爵写给家人的信,总理看了也落泪》《马加爵说囚服是他长这么大穿过最好的衣服》《寒冷的冬天同学们命令马加爵洗衣打饭》《同学们在马加爵被子上撒尿》《马加爵买不起鞋穿不敢去上课怕遭同学耻笑》《写给暗恋女生的信被当众撕得粉碎》《马加爵的长恨歌》这种现在看来明显是谣言体的文章,当时却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而流传最广的当初所谓的“马加爵遗书”,至今在网上仍然能搜到一些帖子:
这封被称作是“长恨歌”的所谓的马加爵遗书,把他描绘成一个贫苦大学生:
并且饱受同学的蔑视和欺凌:
一开始大家还对这封遗书的出处抱有怀疑的态度:
后来谣言就盖过了真相,相信这封遗书真的是马加爵写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还有造谣者嫁接了《焦点访谈》的片头,用拙劣的播报和字幕炮制了一个假的关于马加爵遗书全文的“焦点访谈”↓
该视频声称马加爵本性善良,但因饱受同学欺负,所以愤然杀人报仇↓
还说他不想伤害无辜,所以放过了一个对自己好的同学。
马加爵一时间被美化成了受欺凌的受害者,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爵爷”“英雄”。
更有一个叫做洪峰的大学生,把马加爵被欺凌的故事拍成DV剧:在马加爵被神化,被害者被妖魔化的过程中,推波助澜者是当时在青岛大学读书的大学生洪峰,洪峰自拍的DV剧《马加爵》在校园中受到热捧,进而在互联网上被大肆炒作,使马加爵被欺凌的观点深入人心,成为了“铁案”。
洪峰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认为马加爵的错误是外部原因造成的:
他也承认自己dv剧中的剧情跟现实是完全不相同的,但dv剧拍出来之后,很多人却认定剧中的人物就是饱受欺负的马加爵。
那么到底马加爵是不是像广为流传的这些故事中说的那样,出身贫困,又受到同学的欺凌呢?马加爵是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人,高中就读宾阳中学,该中学为当地重点高中,因此马加爵并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孩子。
相比于被他杀害的那四位同学,马加爵还是五个人中唯一一个有电脑的↓
马加爵杀人事件的受害者为:唐学李、龚博、杨开红、邵瑞杰四人。
唐学李家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老窝乡崇仁村。
唐学李本准备报考研究生,但因家里负担很重,为供他和弟弟读书已经欠下了大量债务而被迫放弃了考研。
龚博家住汉中市勉县老道寺镇丁家庄。
龚博一家4口人,爷爷年老体弱,父母靠种田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和供他上大学。
被杀害前,龚博已经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杨开红是云南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红塘子村人。
杨开红是苗家子弟,家境十分贫寒,上高中时的不少衣服都是班上同学资助的。
邵瑞杰是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夏郢镇周睦村人.邵瑞杰家境困难,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就已经外借了7000多元,之后又陆续贷款了1万多元。
从媒体公开的图片也能看出,这四位受害人的家庭都颇为贫寒。
唐学李的父亲:
龚博的家人:
唐学李的父亲:
杨开红的母亲:
而杀害四位同学的原因,也并非像谣言那样说的平时饱受欺凌。
杀害邵瑞杰是因为打牌时的口角:邵瑞杰:马加爵大学三年半最好的朋友,因为打牌于马加爵发生口角,批评了马加爵的为人,于是被杀。
马加爵供述:我跟邵瑞杰很好,邵还说我为人不好。
我们那么多年住在一起,我把邵当作朋友,真心的朋友也不多。
想不到他们这样说我的为人。
我很绝望,我在云南大学一个朋友也没有……我把他当朋友,他这么说我,我就恨他们。
” 唐学李跟马加爵并不是一个宿舍的室友,仅仅因为借住在马加爵宿舍,妨碍了他的杀人计划而被害: 唐学李:没有在邵瑞杰和马加爵的夺命牌局中争吵,也不曾和马加爵有任何过节。
在唐学李女友看来,二人甚至算是不错的朋友,唐平时喊马加爵“马哥”,从来没有言语不慎得罪马加爵,只因为他暂时借住在马加爵宿舍里,那两天又总是睡在宿舍不爱出门,妨碍了马加爵的杀人计划,因而被杀。
马加爵亲口承认为什么第一个杀唐:“不是先后的问题,而是下手的机会来了,他恰好那时在寝室。
如果是别人,结果也会一样。
”龚博是因为过生日没有请马加爵: 龚博:和马加爵从来没有冲突,来往不多,同样没有参与马和邵的牌局,因为过生日没请马加爵,而邵瑞杰又用此事教训马加爵:“就是因为你人品不好,所以龚博过生日都没叫你”因而被马加爵怀恨,惨遭杀害。
而杨开红是因为在马加爵处理血迹时,恰好过来找人,就被杀害: 杨开红:马加爵正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时,恰巧来到马加爵的宿舍找人,马加爵担心事情泄露,杀害了杨开红。
在杨开红家人提供的他跟马加爵的合影来看,两人平时关系还算融洽,看起来就是比较好的同学关系。
至于网上流传的马加爵的宿舍同学在他被子上撒尿更是子虚乌有,首先四个被害人只有邵瑞杰跟马加爵是一个宿舍,其他三个都不是他的室友。
后来《南方周末》采访了马加爵的同学,更是证实了马加爵被欺负的事情是杜撰出来的。
至于那句“穿过的最好的衣服是囚服”,大家可以看看马加爵学生时代的照片,穿着虽然朴素,但肯定是好过囚服的。
马加爵真正留下的只有一封“认罪书”,一封“家书”(如下),文风跟网上流传的“长恨歌”相去甚远。
这些谣言说了上千遍,就盖过了真相,以至于马加爵成了被欺凌的可怜人,成了反抗欺负的“英雄”。
网上的“爵爷”是被各种谣言炮制出来的,真实的马加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有人说他天生是反社会人格,有人说他有生理或者心理隐患。
而在马加爵父亲心中,儿子“从小就是好孩子”,也百思不得其解即将大学毕业的他为何会走上犯罪之路。
马加爵是家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家里的骄傲。
但父母对他的了解并不多,只因他考上大学为荣,不知道马加爵的真实内心。
甚至在马加爵走上犯罪之路之后,马加爵的父亲只能以中邪这种迷信论来解释。
而旁观者则更清醒一些,老师认为马加爵看似内向,其实在宿舍里有另一面:
他内向又害羞,和家人及同学沟通都比较少。
青春期的他对性有强烈的期待,但最终靠嫖娼来解决需要:
在《新闻晨报》的一篇采访中,从同学眼中再现了大学生活中的马加爵
他想搞笑,却被大家笑:
比较敏感,也会记仇:
平时看起来怪,让人不敢接近:
打球时有摩擦会翻脸,越来越孤僻:
马加爵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然而他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自救,而是最终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手段:
马加爵的这种性格缺陷,从他小时候写的日记中就可见端倪,因跟奶奶看电视抢台,就对奶奶写下恨字,因父母吵架,就在笔记本上写想杀死父亲。
然而老实巴交的马加爵父亲,并没有了解到儿子的这一面,觉得成绩好能考上大学就是好孩子的他,最后怀疑马加爵精神上有问题,让他上诉。
对于马加爵是否有“精神问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一个问题。
当初他的辩护律师也想用“精神问题”来给他一张免死金牌,但在法庭上被否决了。
庭审人员认为马加爵作案前准备了工具,为自己的逃跑准备了各种手段。
而且可以“非常有节奏”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于马加爵自己说的因“打牌后吵架”非常恨的“激情杀人”的说法,办案人员也给予否认。
认为马加爵一天杀一个,用三天时间杀害四位同学,并不是“激情杀人”,显然是非常冷静,甚至冷静到冷血的有预谋的杀人。
而且为了杀害别人,还把无冤无仇的唐学李给杀害了,可见并非是因为吵架才激情杀人。
办案人员还分析马加爵是一个极端自私的自我主义者。
他居然在法庭上声称自己的家人是最大的受害者。
对于自己杀害的同学,几次把数量由四人说成三人。
他过度的在意自我感受,忽视他人,“抱着历史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在强烈的原始欲望冲动下,导致剧烈的情绪反应”。
这些因素积累下来,导致他最终走上犯罪之路:
办案人员早就以事实为依据,理性的分析了案情和作案动机,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大家并不关心。
在马加爵被执行死刑之后,马家并没有被村民歧视,相反淳朴的村民会多买他家的菜。
在此我并非诟病那些同情马加爵家人的观点有错,诚然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受害者”。
然而杀人犯的父母家庭尚都能收到同情,受害者的亲人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关心。
四名受害者中的龚博的母亲,在马加爵伏法那天收到了龚博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可以想象拿着通知书的母亲该有多心碎,而他们还要承受自己故去的亲人被各种谣言“侮辱”,施暴者变成“英雄”,无辜的受害者被造谣成了“校园欺凌”者。
谣言说了一百遍就成了真相,我们不去反思现代人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去反思亲子关系,不去反思只重视学生成绩的社会普遍价值观。
反而每每靠这种拙劣的谣言,去塑造一个个不幸的施暴者,和一个个不完美的受害者,用这种谣言来泄自己的私愤。
给受害者的家人带来一次又一次的二次三次……n次伤害。
马加爵事件最悲哀的一点是,在悲剧发生之后,人们很难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这一案件,要么把他妖魔化,要么就给他安上一段悲惨被欺负的身世,想要编成“以暴制暴”“快意恩仇”的段子,要么赚得一些想要猎奇的路人廉价的“同情”,要么吸引一些被欺凌又不敢通过合理途径的人的“共鸣”。
我们可以感慨人性的复杂,并反思自我的两面性,但这些必须建立在事实和理性的基础上,如果为了私欲选择性的屏蔽真相,不但“他人即地狱”,你也将会变成自己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