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5 23:25:22 热度:

马玉林探案(2):三年前的悬案看脚印破获

1、马玉林从警后破获大小案件不计其数,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要数发生在赤峰市火车站广场的那一件了。

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聚居着汉、蒙、回、满等多种民族的小城,南面与辽宁、河北二省毗邻。城北英金河胖,有座红山,在阳光照耀下,山峰上的岩石闪着红色的光泽,十分美丽壮观,人们便把这座塞北小城取名为赤峰。

南北纵贯市区中心的昭乌达路的一端,是赤峰火车站,车站广场上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下午两点来钟,车站前的广场上又有很多人在走动。他们有的说汉语,有的说蒙语;有的刚刚下车,有的忙着上车,大多脚步匆匆,忙着自己的事情。这里显得比平日更加热闹。

 

忽然,广场西面发出了争吵声。一个顽皮的少年喊着:“打架啦,快去看吧!”便撒腿跑过去了。这一来,人们也“呼”地围了过去。近前细看,原来是个年近半百的消瘦老头子,正对一个青年说:“不去不行!”

 

别看这老头年高体弱,但语气却非常坚定。再看那个青年,哀求着……人们越看越糊涂:这么一个庄稼老汉,因为什么事敢扭住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呢?

 

一位工人模样的中年男子往前走了一步,说:“老同志,怎么回事呀?”

 

“这个......”那老头看了看对方,踌踏了一下,然后婉转地解释说:“在这里不好说,到公安局就明白了!”

 

 

那个工人转脸对青年说:“既然这样,市公安局离这儿不远,你就跟他走一趟呗。你要是个好人,还能把你冤枉了?”

 

围观的人们听了,纷纷点头赞同:“对,去公安局吧,什么事都能解决!”

 

那个青年见众人都这么说,又实在挣脱不开,只好垂着头,跟老头走了。

 

赤峰市公安局在昭乌达路东,离车站约有一站路。许多人好瞧热闹,又是顺路,便簇拥着他们二人一起走去。

 

 

 

2

那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马玉林。

 

那天下午,马玉林来到火车站附近的某单位,找一个同志办事。然后,信步走到车站广场散步。他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陷入遐思。

 

然而,即使在休息,他那两只锐利的眼睛向人们脚上扫视过去。那些飞快走动着的双脚,还有穿在脚上的各式各样的鞋子,是马玉林最感兴趣的。布鞋,解放胶鞋,塑料凉鞋,农田鞋,男式皮鞋,女式半高跟皮鞋……

 

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来说,人们穿用的鞋子够单调的了,可是马玉林却能从这近乎清一色的鞋子及其主人的步法上,看出它们的千差万别来,并准确地判断出某个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甚至职业。如同熟练的炼钢工人,只消向翻滚的铁水中投去一瞥,就能判断炉内的温度;又如有经验的农民,只要一支谷穗在手,就能估量出当年的收成一样,马玉林追踪和足迹鉴定的职业技能也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忽然,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从马玉林面前走过。猛地,马玉林全身的神经又都紧张起来了。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青年迈动着的两只脚,跟了二十多步…没错,就是这个人!这才有了之后扭住男青年上公安局的事情。

 

此刻,马玉林到了市公安局,才放下心来,让一个警察把那个青年看住,然后直奔治安股,推开门就高兴地喊起来:“小孟!快来,我可把他找着了!”

 

正在看案卷的孟继承抬起头,被马玉林这没来由的话给弄愣了,问:“谁呀,你把谁给找着了?”

 

“就是偷贾家营子的那个人呀!”马玉林抑制不住兴奋,摘下帽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说:“你忘了?生产队丢粮食的那个案子,我们一直没破嘛!”

 

“噢……”经马玉林提醒,孟继承想起来了。那个案子是红山区贾家营子生产队被盗三百多斤粮食。当时,马玉林在市公安局工作。接到报案后,他们两人一起去的现场,发现了盗窃分子的足迹。可是,由于现场上人群密集,足迹杂乱,无法追踪,工作了三天,便撤回来了,案子一直没破。

 

可是,那已经是整整三年前的事情了!

 

孟继承又惊又喜,噌地从椅子上跳起来:“你看准了?不会错?”

 

“错不了!我把他带来了!”马玉林说完,往椅子上坐,表明他的任务完成了。

 

没等孟继承问上几句,那个青年就供认了三年前盗窃贾家营子的案子是他干得。经过核实,他所供述的与当时现场的情况完全一致,并在他家里找到了生产队装粮食的口袋,证据确凿。

 

那些在车站限着来到市公安局看热闹的人,一直聚在大门口没走,都想打听出个究竟。他们见那个老头一迈进大门,就像回到自己家里那样熟悉,许多警察都主动同他打招呼,就更感到奇怪了。很快,他们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个个都惊异地睁圆了眼睛,张大了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案子隔三年多了。那个老头靠什么抓的人呢?

 

“车站上人那么多,坏人脸上也没贴帖儿,那老头怎么就知道他是犯罪分子呢?”

“说了半天,那个老头是谁呀?”

 

公安局的同志见众人胡猜乱想,便告诉了他们:那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马玉林。这一说,人们更轰动了。

 

“哦,他就是‘马脚印’呀?啧啧,怪不得!”

 

“哈,常听说咱赤峰有个老马头,专看脚印抓坏人,这回咱也亲眼看见啦!”

 

人们一旦知道了,反而不感到奇怪了,因为关于马玉林“追踪步法”破案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由于马玉林姓马,与“码脚印”的“码”同音,许多人便管他叫“马脚印”,风趣中含着亲昵。

 

马玉林在火车站抓坏人的事一传开,可引起了轰动。这也难怪。赤峰有多少人口?三年时间有多长?马玉林居然能于三年之后,在人群密集、摩肩接踵的车站广场上,把显然早已换过鞋的犯罪分子认出来,这是多么神奇呀!要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哪敢相信这是真的!

 

\"\"

3

 

无独有偶,马玉林在特殊场合上,单辨认足迹和步法抓获未破积案中的犯罪分子,并非仅此一次。

 

那个在小卖店里发生的故事,说起来更是有趣。

 

春天来到了赤峰,到处是一派优美宜人的风光。这天,马玉林到南新街公安派出所办事。办完公事,便告辞了。离派出所不远,有一家经营烟酒糕点的小卖店。马玉林朝那小卖店看了,便信步走了进去。他平时吸烟不多,只是偶尔买一盒,能吸好几天。因为经济条件差,他吸的大多是劣质烟。

 

“同志,来盒烟。”马玉林隔着柜台,指了指货架,向女营业员递过去一张五角钱的钞票。女营业员接过钞票,转身去拿烟,并数好了该找回的零钱;可是,当她转过身再看时,那个买烟的老头却不见了。

 

马玉林哪去了?此时,他突然改变了那不紧不慢的习惯,飞身跑出小卖店,朝一个青年人追去。

 

原来,当他递钱买烟的时候,他的两只眼还在本能地注视着小卖店内顾客往来走动的脚步。由于早春多雨,店内的黄土地面被顾客们踩软了,很容易留下脚印。突然,一个擦身而过的三十来岁的青年行走的步法,还有他在湿地上留下的几枚清晰的足迹,引起了马玉林的注意,他的脑中迅速闪过一个印象……

 

那个青年已经走出店门了,要在这极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判断并下定决心,多不容易呀!

 

“没错,是他!”马玉林顾不得戒烟了,转身追了出去。那个青年正走着,听见后面有人追来,回头一看,是个老头,便纳闷儿地站住了。

 

马玉林追到他面前,说:“喂,你跟我来一下。”

“上哪儿?”

“派出所。”马玉林用手指了指。

“干什么?”那个青年一听“派出所”,脸上掠过一丝惊讶,可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跟你走干什么?我又不认识你!”

 

马玉林平时很少穿警服,但身上带着公安局的证件。他取出证件说:“我是公安局的,你跟我去一趟吧!”

 

那个青年一怔眨了眨眼睛,然后气愤地说:“去就去,我又没犯法,怕什么!”

 

马玉林将那个青年带到派出所。派出所的同志见马玉林去而复转,间:“老马,你怎么又回来了?”

 

“我找到一个人,”马玉林向那个青年一指:“你去问问!”

 

那个青年满脸激忿之色,可着嗓门吵吵起来:“凭什么叫我来?我又没犯法!”

 

马玉林驳斥道:“一个月前,穆家营子那个案子,就是你干的!”

 

说也怪,那个青年的脸刷地变白了,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再吵嚷了。

 

一个月前,穆家营子发生了一起盗窃案。马玉林曾到现场看过,在他脑子里牢牢记下了犯罪分子的足迹和步法特征。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能追踪。但是,一个多月以来,他一直记着这件案子,犯罪分子的足迹也总是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没想到,今天在小卖店被他发现了。

 

是巧遇吗?不,还应该说马玉林鉴别足迹和步法的功夫过硬啊!

 

那个青年承认,他正是穆家营子那起盗窃案的犯罪分子。这时候,马玉林想吸支烟,才忽然想起了买烟的事。他又来到小卖店,向那个女营业员要烟。女营业员既纳闷儿又生气,说:“你这人有神经病呀?刚才你上哪去了?”

 

马玉林受到抢白,心里很不高兴,可是又不好讲出真情,便笑着道歉:“刚才我出去撵个熟人,办点急事…”女营业员这才把那盒烟和零钱给了他。

 

又破了一件积案,马玉林浑身感到轻松。他点起一支烟舒心地吸了两口,猛一抬头,看见一群大雁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横空而过。他望着大雁,目光追随着它们,直到雁阵在天边消失了,才收回视线,又像来时那样,低着头眼睛望着地面,像寻觅什么似的,不紧不慢地走了。

悬案破获脚印马玉林探案三年前

相关文章

马玉林探案(2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十年动乱中的马玉林,以暮年病弱之躯,坚定地挺立在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第一线上,擒凶捉盗,功绩斐然。有人统计过,他仅在1969年那一年中,就破案六十多起,约占全县破案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有一天,他到哈拉道口、河南营子等地走了一趟,即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七起。 有人据此以为,马玉林侦查案子总是很顺利的。这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实际上,在同刑事犯罪作斗争中,马玉林不仅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承担着风险,而且要与狡诈的犯罪分子斗智周旋,冲破重重迷雾,才能直捣他们的巢穴。 马玉林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使一些犯罪分...[详细]
2019-05-19
马玉林探案(19):神速的脚步
1 在马玉林的家乡,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盗窃分子作案后,背着偷来的赃物,急急地往家走。可是,当他的脚刚迈进院子时,一下子愣住了:马玉林正坐在院里的一个板凳上抽着烟,轻蔑地看着他。原来,马玉林从被盗现场上的足迹认出了他,追踪一段后,抄了近道走,比他先到了。马玉林掐灭烟头,站起身,淡淡地说:行了,你不用进院子,再把东西背回去吧! 这个故事显然带有传奇性,不过,人们还是将它传来传去,并且深信不疑。因为马玉林追踪破案速度之快,有时真是惊人。群众说:马玉林只要开始追踪,脚下就生风。侦破打狼沟门公社孙寡妇家被抢案,...[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8):乱世擒凶
1 1964年的深秋,马玉林和苗春青经上海来到了南京。 南京,山环水绕,虎踞龙盘,是有名的古都,同样是马玉林早就想来的地方。可是,他们到的时候,正赶上秋雨连绵,一连下了两天。他们...[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7):警犬不灵了?
1 1964年9月,正值中秋佳节,马玉林在苗春青陪同下,来到了祖国的南大门一广州。广东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的同志久慕马玉林的大名,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安排他们在省公安厅招待所住下...[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6):北京“捉”鬼
1 马玉林已经不仅仅属于赤峰了,祖国大地到处都在呼唤着他。 在有关部门安排下,从六十年代中期起,马玉林由苗春青陪同,到全国各地去参观,介绍经验,并协助当地公安机关侦破形形色色...[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5):身在赤峰,威及全国
1 时光荏苒,马玉林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这时却是他一生中步法追踪技术达到高峰鼎盛的时期。赤峰地区行政区划分发生变动,市、县分开以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追踪技术更适用于农村和牧区...[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4):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1 马玉林调入公安机关工作以后,在赤峰地区破案无数,威名大振,致使一些不法之徒闻风丧胆,不敢轻举妄动。但也有些犯罪分子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地在作案中变换手法,进行伪装,制造假...[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3):兵不厌诈
1 马玉林用他那神奇的步法追踪技术擒凶捉盗,战果赫赫。他那带有传奇色彩的破案故事流传开来,使赤峰地区的人民受到鼓舞。马玉林的名字也对犯罪分子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使他们闻之丧...[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2):天南火光
1 马玉林递了入党申请书后,工作更加积极了。每有案子,他就把炕上的行李往里一卷,头一个作好出现场的准备,从不贻误战机,破案率颇高。 1962年夏,一天中午,平庄区旺甘池村发生一起...[详细]
2019-04-30
马玉林探案(11):假如当年手里有枪
1 青年时代的马玉林,是家乡一带追踪能手中的佼佼者,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仅靠追踪找回自己丢失的羊,还常以这一技之长帮助别人。 他的名气大了,连那班地主也不能小看他了,并在他身...[详细]
2019-04-27
马玉林探案(10):红山认“凶”
1 常言说:墙里开花墙外红。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悄,在赤峰也不例外。过去,马玉林每天都生活在当地人们中间,人们管他一口一个老马头地叫岩,既亲切,又不以为然对于他侦破的那些案件,...[详细]
2019-04-27
马玉林探案(9):公安局门前的抢劫案
1 马玉林的追踪技术,常常成为同志们的话题,言谈之间,无不叹服。不过,马玉林追踪犯罪分子,究竟能追出多远呢?这个问题曾引起过争论。 有人说,马玉林年轻的时候就能在黑夜骑马挑...[详细]
2019-04-25
马玉林探案(8):巧破迷魂阵
1 同志们常说:马玉林没案子就没情绪。 这就是说,马玉林最大的志趣,就是侦破案件。 那么,没有侦破任务的时候,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他长住公安局独身宿舍,难免寂寞。他不认识字,连...[详细]
2019-04-24
马玉林探案(7):三缕蓝色的纤维破获盗窃案
1 赤峰市平庄区队佛寺粮店,自开业以来,生意兴隆,诸事如意,从没出过什么岔头。可是,这天早晨七点来钟,当这个店的工作人员吃完早饭回到办公室时,惊骇地发现,锁在办公室抽屈里的...[详细]
2019-04-24
马玉林探案(6):码踪破获盗马案
1 马玉林进了赤峰市公安局刑警队,这在他的家乡安庆沟,成了爆炸性新闻。马玉林自己也好像是在梦中。虽然工资低微,身不穿警服,腰不佩武器,可是他这样一个拿了大半辈子赶羊鞭的人,...[详细]
2019-04-22
马玉林探案(5):码踪专家根据脚印破获水地公社分销店入室盗窃案
1959年,经上级批准,五十三岁的马玉林被调到赤峰市公安局治安股,任追踪员,但只是试用。 他这样一个放了大半辈子羊,深居穷山沟里的老农,怎么能一下子成为一名刑警呢?说起这件事,...[详细]
2019-04-19
马玉林探案(4):丢枪事件
1、 1947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马玉林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赤峰解放了。 解放前,马玉林是穷苦人。解放后,他家境越来越好了。尤其使马玉林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码踪技术受到了当地公安机...[详细]
2019-04-17
马玉林探案(3):羊、狼和狐狸
1、 马玉林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怎么练出这一手步法追踪和鉴定绝技的呢?这得追溯到很远的时侯。 他于1906年9月出生在内蒙赤峰县安庆沟乡元茂隆村。他家祖上几辈人都是穷苦的庄稼汉,家...[详细]
2019-04-15
马玉林探案(2):三年前的悬案看脚印破获
1、 马玉林从警后破获大小案件不计其数,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要数发生在赤峰市火车站广场的那一件了。 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聚居着汉、蒙、回、满等多种民族...[详细]
2019-04-15
马玉林探案(1):寻踪觅迹
1 1973年春,正是神州阴云密布的时候,社会治安极为混乱。河南省安阳地区安阳铁矿银行分理处发生了一起凶杀抢劫大案。 这天清晨,有人来到安阳铁矿银行分理处,居然发现值夜班的人员躺...[详细]
2019-04-14
  • 马玉林探案(15):身在赤峰,威及全国
    1 时光荏苒,马玉林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这时却是他一生中步法追踪技术达到高峰鼎盛的时期。赤峰地区行政区划分发生变动,市、县分开以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追踪技术更适用于农村和牧区...
  • 马玉林探案(11):假如当年手里有枪
    1 青年时代的马玉林,是家乡一带追踪能手中的佼佼者,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仅靠追踪找回自己丢失的羊,还常以这一技之长帮助别人。 他的名气大了,连那班地主也不能小看他了,并在他身...
  • 马玉林探案(9):公安局门前的抢劫案
    1 马玉林的追踪技术,常常成为同志们的话题,言谈之间,无不叹服。不过,马玉林追踪犯罪分子,究竟能追出多远呢?这个问题曾引起过争论。 有人说,马玉林年轻的时候就能在黑夜骑马挑...
  • 马玉林探案(8):巧破迷魂阵
    1 同志们常说:马玉林没案子就没情绪。 这就是说,马玉林最大的志趣,就是侦破案件。 那么,没有侦破任务的时候,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他长住公安局独身宿舍,难免寂寞。他不认识字,连...
  • 马玉林探案(19):神速的脚步
    1 在马玉林的家乡,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盗窃分子作案后,背着偷来的赃物,急急地往家走。可是,当他的脚刚迈进院子时,一下子愣住了:马玉林正坐在院里的一个板凳上抽着烟,轻蔑地看着他。原来,马玉林从被盗现场上的足迹认出了他,追踪一段后,抄了近道走,比他先到了。马玉林掐灭烟头,站起身,淡淡地说:行了,你不用进院子,再把东西背回去吧! 这个故事显然带有传奇性,不过,人们还是将它传来传去,并且深信不疑。因为马玉林追踪破案速度之快,有时真是惊人。群众说:马玉林只要开始追踪,脚下就生风。侦破打狼沟门公社孙寡妇家被抢案,...
  • 马玉林探案(5):码踪专家根据脚印破获水地公社分销店入室盗窃案
    1959年,经上级批准,五十三岁的马玉林被调到赤峰市公安局治安股,任追踪员,但只是试用。 他这样一个放了大半辈子羊,深居穷山沟里的老农,怎么能一下子成为一名刑警呢?说起这件事,...
  • 马玉林探案(4):丢枪事件
    1、 1947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马玉林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赤峰解放了。 解放前,马玉林是穷苦人。解放后,他家境越来越好了。尤其使马玉林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码踪技术受到了当地公安机...
  • 马玉林探案(12):天南火光
    1 马玉林递了入党申请书后,工作更加积极了。每有案子,他就把炕上的行李往里一卷,头一个作好出现场的准备,从不贻误战机,破案率颇高。 1962年夏,一天中午,平庄区旺甘池村发生一起...
  • 马玉林探案(13):兵不厌诈
    1 马玉林用他那神奇的步法追踪技术擒凶捉盗,战果赫赫。他那带有传奇色彩的破案故事流传开来,使赤峰地区的人民受到鼓舞。马玉林的名字也对犯罪分子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使他们闻之丧...
  • 马玉林探案(3):羊、狼和狐狸
    1、 马玉林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怎么练出这一手步法追踪和鉴定绝技的呢?这得追溯到很远的时侯。 他于1906年9月出生在内蒙赤峰县安庆沟乡元茂隆村。他家祖上几辈人都是穷苦的庄稼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