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 00:46:32 热度:

马玉林探案(14):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1

马玉林调入公安机关工作以后,在赤峰地区破案无数,威名大振,致使一些不法之徒闻风丧胆,不敢轻举妄动。但也有些犯罪分子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地在作案中变换手法,进行伪装,制造假象,妄想瞒过、骗过马玉林的一双锐目。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马玉林冲破迷雾揭穿假象,总是使他们那些狡猾伎俩以失败而告终。

 

一天,初头郎公社陆家营子小学校发生了盗案,办公室的锁头被犯罪分子撬坏,将一笔公款偷走了。

马玉林和孟继承一起来到这所小学校侦查。他们在办公室里看了好久,也没发现什么可疑的痕迹。

孟继承有些急了:“怪事,难道见鬼了?”

 

马玉林显得沉着冷静,安慰说:“别急。坏人不进屋子,钱能丢吗?他进了屋子能不留下脚印吗?即使屋子里不留脚印,六面也得留下。不然,除非他把脚砍下去。咱们再仔细找找。”

 

他们从现场中心往外追踪,来到学校的一面土墙前。那土墙不到一人来高,很容易翻越。马玉林顺着土墙观察,终于在墙头上发现了一个清晰的印迹。他喊:“小孟,你来看看!”

孟继承赶忙走过来,朝那痕迹左着右看,觉得不像是人的脚印。

马玉林说:“这是个穿袜子的脚印,左脚的。”

 

孟继承又端详一阵,还是感到纳闷儿:“可是…中间怎么有一条杠呢?”

“哼,”马玉林轻蔑地一笑:“他在脚上绑着东西呗!不是手巾就是块布。”

“这小子真鬼,咱们怎么追踪?”

“不要紧,好办。”马玉林说,“他以为不穿鞋作案,我们就不好认了,其实正相反。没有鞋,他脚上的压力点看得更清楚!”

马玉林说着,从那堵土墙开始,追踪了。他在小学校周围转悠一阵,然后来到村里。

 

这是个不大的村子,一条街道蜿蜒地穿过村中心。住家大多是土房,圈着院套。房前屋后错错落落地种着杨树、柳树、榆树。因为发生盗案的事情没有宣扬出去,马玉林和孟继承又都是穿着便衣侦查,好像行人从村里走过,所以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他们边走边观察周围,走走停停,速度很慢,好像闲着没事在游逛。

忽然,马玉林不走了,两眼凝视着一个地方,好久也没转过头来。

 

孟继承感到诧异,顺着马玉林的视线望去。在一百多米外,有个青年正向这边走来。那人约有二十来岁,当地农民穿戴,肩上扛着一把铁锹。一切都很平常,这有什么值得看的呢?

孟继承问:“马老师,你看什么呀?”

“别吱声,”马玉林递了个眼色悄声说,“咱们装作没事似的,让他走过去。”

孟继承顿时明白了:那是个目标!

那个扛铁锹的青年走近了,朝他们二人上下打量一下,不紧不慢、悠然地走过去了。当然,他没有只穿着袜子走路,也没有绑什么布和手巾之类,而是穿着一双家做的布鞋。

 

马玉林朝他留下的足迹望去,悄声说:“没错,就是他!”

虽然马玉林在小学校土墙上认定的“底踪”,是只穿袜子并做了伪装的足迦,但现在,他却能从那个青年的布鞋足迹上作出了同一认定,这不能不使孟继承暗暗惊异。他的一只手向腰间的手铐伸去,但是被马玉林制止了:“别急。看样子他就是这地方的人,跑不了。咱们先了解一下他平时的表现再说。”

 

这一点,是马玉林进入公安机关后的一个明显的进步。他是个急性人。过去,如果他看出某个人是犯罪分子,总是冲过去就揪住,牢牢不放:“就是你,你交代!”当了公安机关的侦查员以后,在史海滨等同志们的帮助和影响下,他提高了政策水平,侦查方法上也越来越沉着稳健了。他学会了调查研究,这与他那追踪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侦查,如虑添翼。

 

他们找到了当地的村干部,了解那个青年人情况。村干部介绍说,他叫于某某,二十一岁,本村农民,表现不好,偷、骗等坏事啥都干,已经处理过几次。

二人心里有了底,传唤了于某某。他一听面前坐着的就是马玉林,立即供认了:“小学校的钱是我……偷的。

孟继承问:“你搞了什么伪装?”

于某某说:“我没穿鞋,还在脚上绑了条毛巾。”

“你为什么要这样干?”

于某某抬眼看了看凛然正坐的马玉林,朝他抬了抬下巴:“我怕被他认出来。”

“嘿嘿,那有什么用?”马玉林哂然一笑,“我这还不是把你认出来了吗?”

于某某沮丧地低下了头。

于某某交出了偷去的钱。马玉林和孟继承还在他家的炕柜缝里取出了那条作案时用过的毛巾。

 

2

 

初头郎公社敖包村发生了一起盗粮案,现场上只见罪犯的来踪,却不见他的去踪,前往侦破此案的侦查员追不出去。这个反常现象使许多人迷惑不解。

 

马玉林赶到后,仔细勘查现场。他蹲在地上,对犯罪分子的布鞋足迹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他站起身,对大家说:“这家伙真坏,他是把鞋倒穿着走的。鞋跟朝前,鞋尖朝后。这样,就给咱们一个错觉:只见他来,没见他走。”

有个侦查员问:“怎么看得出来呢?”

“你们瞧,”马玉林又蹲下身,指着足迹说,“他把鞋倒着穿,想骗过我们的眼睛。可是,他怎么也改变不了脚尖和脚跟不同的压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鞋尖睬得重,鞋跟踩得轻。可是,哪有这样走路的?特别是他还背着很重的粮食,这个特点就更明显。”

 

还有人没十分明白:“把鞋倒着穿……那可怎么走呢?脚一抬,鞋不就掉了吗?”

马玉林莞尔一笑,又指着足迹说:“这不是,他用一根绳子绑着鞋哩!”

众人再凑前细看,果然,在那鞋印的中间,隐约有一道横印。

“好了,咱们别为他费舌头了,”马玉林站起来,朝屋外走去,指着地面说,“这趟朝这边走的鞋印就是他的去踪,顺着它追没错!”

众人跟着马玉林追踪,走了一程,进入一个村子,来到家院子边。马玉林在北墙站下了,又指着地上的足迹说:“看,这小子到家了,他以为完事大吉了,在这里把鞋正过来了。”

马玉林围着那墙转了一圈儿,然后走回来说:“不错,就是这家。”

\"\"

侦查员找当地生产队干部一了解,知道那家户主名叫马,平时表现不好。当天晚上,侦查员就在当地传讯了马某某。

 

马某某闪动着一双狡黠的眼睛,看了看侦查员,叹了口气说:“你们不用找了,粮食是我偷的,藏在柴禾垛里了。”侦查员问:“你作案时搞了什么鬼名堂?”

“我把鞋倒着穿走的。”

“为什么?”

“这你们还不知道?”马某某有气无力地说,“公安局有个老马头,专门能码脚印,我怕他跟踪到家来,就…”

 

马玉林除了侦破这起倒穿鞋偷盗案外,还侦破过犯罪分子利用其它形形色色的伪装方法实施犯罪的案件,例如:在鞋上捆绑东西,用脚尖行走,擦拭中心现场的足迹,以及在逃离现场时故意往草地、沙石路、河水等不易留下足迹的地方行走,等等。每当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马玉林常常轻蔑地一笑,说:“俗话讲:若叫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坏人去干犯罪的勾当,总得用他的两只脚走路吧?只要一走路,就不能不留下足迹。不管他的鬼点怎样多,足迹、步法怎样变化,那都是暂时的,总得露馅儿,把他的特征显出来。问题在于我们要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不会上他的当了。”

 

秋天,是农民充满喜悦和欢乐的季节。辛辛苦苦劳累了大半年,终于盼来了收获果实这一天。碳房公社大窝堡大队第一小队的一座座圆仓里,装满了棉花、高粱、苞米和粟子等新粮。1965年的年景不错,社员们放了心,大人、小孩儿的脸上都挂着微笑。

 

可是,总有那么一些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歹徒,偏偏乘人们高枕无忧的时候伸出罪恶之手。一天夜间,这个小队的圆仓被人撬开了,丢了许多棉花和粟子。愤怒而痛心的社员们向公安局报了案,请来了马玉林和他的学生傅金才。他们从那个被盗的圆仓开始追踪,一气追出二十里,来到香山地。马玉林断定:犯罪分子二十七八岁,身高一米六八,中等身材,他就住在这里。在侦查中,马玉林判断犯罪分子的年龄和身高,为自己定出了一个严格的标准:年龄上下各伸缩两岁,误差不超过五岁;身高上下误差不超过五公分。

生产队长被找来了,他算计有十个符合条件的男社员。

 

其中有一个姓邱,性格比较开朗,一露头便有说有笑的,时常逗得旁观者发出一阵笑声。明明辨迹捉贼是很严肃的事,却被他搅成了一场活话剧。

 

马玉林心里很生气,望着那个人一声不吭。

“喂,你是没看清吧?”姓邱的从薄土上走过之后,来到马玉林面前笑道:“我再给你走一遍,这回你好好看着!”

 

说完,他走到原处,像军人似地迈着正步,又从已经扫平了的薄土上走了过去。他那滑稽的表情和动作,又引来一阵哄笑。

 

姓邱的好像今天特别开心,又对马玉林说:“我再走一遍。”

马玉林朝他走过去,语中含威地说:“别走了,就是你。别人都回家吧!”

一下子,场院上的空气好像凝固了,有人笑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我?笑话!”姓邱的哈哈大笑,“还有像我这样的贼吗?” 

生产队长和许多围观的群众也有同感:犯罪分子在警察面前躲还躲不及,哪有这么连说带笑、主动接受鉴别的?

 

“对,就是你!”马玉林坚定地说,“别看你偷东西的时候穿的胶鞋,现在换成布鞋了,可我还是能认出你!你装什么相?你笑什么?你应该哭!”

是的,姓邱的表演,在一般犯罪分子中是罕见的,但他故意作出的这种假象却骗不过马玉林的眼睛。

最后,根据他的交代,从他家的炉坑里找到了物。

果然,正像马玉林所说的,直到这时,那个姓邱的才哭天抹泪,显出了一副可怜相。

马玉林探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相关文章

马玉林探案(2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十年动乱中的马玉林,以暮年病弱之躯,坚定地挺立在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第一线上,擒凶捉盗,功绩斐然。有人统计过,他仅在1969年那一年中,就破案六十多起,约占全县破案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有一天,他到哈拉道口、河南营子等地走了一趟,即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七起。 有人据此以为,马玉林侦查案子总是很顺利的。这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实际上,在同刑事犯罪作斗争中,马玉林不仅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承担着风险,而且要与狡诈的犯罪分子斗智周旋,冲破重重迷雾,才能直捣他们的巢穴。 马玉林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使一些犯罪分...[详细]
2019-05-19
马玉林探案(19):神速的脚步
1 在马玉林的家乡,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盗窃分子作案后,背着偷来的赃物,急急地往家走。可是,当他的脚刚迈进院子时,一下子愣住了:马玉林正坐在院里的一个板凳上抽着烟,轻蔑地看着他。原来,马玉林从被盗现场上的足迹认出了他,追踪一段后,抄了近道走,比他先到了。马玉林掐灭烟头,站起身,淡淡地说:行了,你不用进院子,再把东西背回去吧! 这个故事显然带有传奇性,不过,人们还是将它传来传去,并且深信不疑。因为马玉林追踪破案速度之快,有时真是惊人。群众说:马玉林只要开始追踪,脚下就生风。侦破打狼沟门公社孙寡妇家被抢案,...[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8):乱世擒凶
1 1964年的深秋,马玉林和苗春青经上海来到了南京。 南京,山环水绕,虎踞龙盘,是有名的古都,同样是马玉林早就想来的地方。可是,他们到的时候,正赶上秋雨连绵,一连下了两天。他们...[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7):警犬不灵了?
1 1964年9月,正值中秋佳节,马玉林在苗春青陪同下,来到了祖国的南大门一广州。广东省公安厅和广州市公安局的同志久慕马玉林的大名,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安排他们在省公安厅招待所住下...[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6):北京“捉”鬼
1 马玉林已经不仅仅属于赤峰了,祖国大地到处都在呼唤着他。 在有关部门安排下,从六十年代中期起,马玉林由苗春青陪同,到全国各地去参观,介绍经验,并协助当地公安机关侦破形形色色...[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5):身在赤峰,威及全国
1 时光荏苒,马玉林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这时却是他一生中步法追踪技术达到高峰鼎盛的时期。赤峰地区行政区划分发生变动,市、县分开以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追踪技术更适用于农村和牧区...[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4):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1 马玉林调入公安机关工作以后,在赤峰地区破案无数,威名大振,致使一些不法之徒闻风丧胆,不敢轻举妄动。但也有些犯罪分子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地在作案中变换手法,进行伪装,制造假...[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3):兵不厌诈
1 马玉林用他那神奇的步法追踪技术擒凶捉盗,战果赫赫。他那带有传奇色彩的破案故事流传开来,使赤峰地区的人民受到鼓舞。马玉林的名字也对犯罪分子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使他们闻之丧...[详细]
2019-05-16
马玉林探案(12):天南火光
1 马玉林递了入党申请书后,工作更加积极了。每有案子,他就把炕上的行李往里一卷,头一个作好出现场的准备,从不贻误战机,破案率颇高。 1962年夏,一天中午,平庄区旺甘池村发生一起...[详细]
2019-04-30
马玉林探案(11):假如当年手里有枪
1 青年时代的马玉林,是家乡一带追踪能手中的佼佼者,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仅靠追踪找回自己丢失的羊,还常以这一技之长帮助别人。 他的名气大了,连那班地主也不能小看他了,并在他身...[详细]
2019-04-27
马玉林探案(10):红山认“凶”
1 常言说:墙里开花墙外红。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悄,在赤峰也不例外。过去,马玉林每天都生活在当地人们中间,人们管他一口一个老马头地叫岩,既亲切,又不以为然对于他侦破的那些案件,...[详细]
2019-04-27
马玉林探案(9):公安局门前的抢劫案
1 马玉林的追踪技术,常常成为同志们的话题,言谈之间,无不叹服。不过,马玉林追踪犯罪分子,究竟能追出多远呢?这个问题曾引起过争论。 有人说,马玉林年轻的时候就能在黑夜骑马挑...[详细]
2019-04-25
马玉林探案(8):巧破迷魂阵
1 同志们常说:马玉林没案子就没情绪。 这就是说,马玉林最大的志趣,就是侦破案件。 那么,没有侦破任务的时候,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他长住公安局独身宿舍,难免寂寞。他不认识字,连...[详细]
2019-04-24
马玉林探案(7):三缕蓝色的纤维破获盗窃案
1 赤峰市平庄区队佛寺粮店,自开业以来,生意兴隆,诸事如意,从没出过什么岔头。可是,这天早晨七点来钟,当这个店的工作人员吃完早饭回到办公室时,惊骇地发现,锁在办公室抽屈里的...[详细]
2019-04-24
马玉林探案(6):码踪破获盗马案
1 马玉林进了赤峰市公安局刑警队,这在他的家乡安庆沟,成了爆炸性新闻。马玉林自己也好像是在梦中。虽然工资低微,身不穿警服,腰不佩武器,可是他这样一个拿了大半辈子赶羊鞭的人,...[详细]
2019-04-22
马玉林探案(5):码踪专家根据脚印破获水地公社分销店入室盗窃案
1959年,经上级批准,五十三岁的马玉林被调到赤峰市公安局治安股,任追踪员,但只是试用。 他这样一个放了大半辈子羊,深居穷山沟里的老农,怎么能一下子成为一名刑警呢?说起这件事,...[详细]
2019-04-19
马玉林探案(4):丢枪事件
1、 1947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马玉林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赤峰解放了。 解放前,马玉林是穷苦人。解放后,他家境越来越好了。尤其使马玉林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码踪技术受到了当地公安机...[详细]
2019-04-17
马玉林探案(3):羊、狼和狐狸
1、 马玉林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怎么练出这一手步法追踪和鉴定绝技的呢?这得追溯到很远的时侯。 他于1906年9月出生在内蒙赤峰县安庆沟乡元茂隆村。他家祖上几辈人都是穷苦的庄稼汉,家...[详细]
2019-04-15
马玉林探案(2):三年前的悬案看脚印破获
1、 马玉林从警后破获大小案件不计其数,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要数发生在赤峰市火车站广场的那一件了。 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聚居着汉、蒙、回、满等多种民族...[详细]
2019-04-15
马玉林探案(1):寻踪觅迹
1 1973年春,正是神州阴云密布的时候,社会治安极为混乱。河南省安阳地区安阳铁矿银行分理处发生了一起凶杀抢劫大案。 这天清晨,有人来到安阳铁矿银行分理处,居然发现值夜班的人员躺...[详细]
2019-04-14
  • 马玉林探案(13):兵不厌诈
    1 马玉林用他那神奇的步法追踪技术擒凶捉盗,战果赫赫。他那带有传奇色彩的破案故事流传开来,使赤峰地区的人民受到鼓舞。马玉林的名字也对犯罪分子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使他们闻之丧...
  • 马玉林探案(9):公安局门前的抢劫案
    1 马玉林的追踪技术,常常成为同志们的话题,言谈之间,无不叹服。不过,马玉林追踪犯罪分子,究竟能追出多远呢?这个问题曾引起过争论。 有人说,马玉林年轻的时候就能在黑夜骑马挑...
  • 马玉林探案(19):神速的脚步
    1 在马玉林的家乡,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盗窃分子作案后,背着偷来的赃物,急急地往家走。可是,当他的脚刚迈进院子时,一下子愣住了:马玉林正坐在院里的一个板凳上抽着烟,轻蔑地看着他。原来,马玉林从被盗现场上的足迹认出了他,追踪一段后,抄了近道走,比他先到了。马玉林掐灭烟头,站起身,淡淡地说:行了,你不用进院子,再把东西背回去吧! 这个故事显然带有传奇性,不过,人们还是将它传来传去,并且深信不疑。因为马玉林追踪破案速度之快,有时真是惊人。群众说:马玉林只要开始追踪,脚下就生风。侦破打狼沟门公社孙寡妇家被抢案,...
  • 马玉林探案(15):身在赤峰,威及全国
    1 时光荏苒,马玉林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这时却是他一生中步法追踪技术达到高峰鼎盛的时期。赤峰地区行政区划分发生变动,市、县分开以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追踪技术更适用于农村和牧区...
  • 马玉林探案(5):码踪专家根据脚印破获水地公社分销店入室盗窃案
    1959年,经上级批准,五十三岁的马玉林被调到赤峰市公安局治安股,任追踪员,但只是试用。 他这样一个放了大半辈子羊,深居穷山沟里的老农,怎么能一下子成为一名刑警呢?说起这件事,...
  • 马玉林探案(8):巧破迷魂阵
    1 同志们常说:马玉林没案子就没情绪。 这就是说,马玉林最大的志趣,就是侦破案件。 那么,没有侦破任务的时候,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他长住公安局独身宿舍,难免寂寞。他不认识字,连...
  • 马玉林探案(4):丢枪事件
    1、 1947年农历四月十八,是马玉林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赤峰解放了。 解放前,马玉林是穷苦人。解放后,他家境越来越好了。尤其使马玉林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码踪技术受到了当地公安机...
  • 马玉林探案(11):假如当年手里有枪
    1 青年时代的马玉林,是家乡一带追踪能手中的佼佼者,名气越来越大。他不仅靠追踪找回自己丢失的羊,还常以这一技之长帮助别人。 他的名气大了,连那班地主也不能小看他了,并在他身...
  • 马玉林探案(12):天南火光
    1 马玉林递了入党申请书后,工作更加积极了。每有案子,他就把炕上的行李往里一卷,头一个作好出现场的准备,从不贻误战机,破案率颇高。 1962年夏,一天中午,平庄区旺甘池村发生一起...
  • 马玉林探案(3):羊、狼和狐狸
    1、 马玉林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怎么练出这一手步法追踪和鉴定绝技的呢?这得追溯到很远的时侯。 他于1906年9月出生在内蒙赤峰县安庆沟乡元茂隆村。他家祖上几辈人都是穷苦的庄稼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