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行至多时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芳草鲜美是落英缤纷见此奇景渔人大异,之后继续前行竟然发现前方溪水的源头处有一狭小洞口看起来好像跟什么地方是通着的,有光亮!
赶忙把船拖上岸这哥们壮了壮胆子走了进去,书中有言初极狭才通人意思是很窄就能过一个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地方住着人呢不仅有人看起来呀此地所在是物富民丰,您看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就知道 什么人黄头发?人老了头发由白转黄常说人老珠黄指的是眼珠变黄,说明这人岁数可是够大的了!
列为这个就有点奇怪了东晋末年呐,受五胡乱华的影响,当时整个社会都不那么太平,朝廷为了搜刮民财,定制了各种苛捐杂税,所以物富民丰 秩序井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场面在那个年头不常见,人过七十古来稀嘛,现在你看七八十岁都挺硬朗,但在那时候并不常见。
村里头有人眼尖呢,一看进来个生人他们也吓一跳啊,你是怎么进来的?你是谁呀?
啊!渔人说我 我是打鱼的,顺着溪流而至,没想到误闯贵地,你们这地方真是不错呀,这是共产主义提前实现了,是吧?
对方呢也挺热情,那别跟这儿待着了,家走吧!给弄吃的,给打酒很快村里传开了,来吧,来瞧热闹嘞,来村里来生人了啊!
打鱼的问 :你们这到底怎么回事儿?我活这么大岁数没见过有如此安逸祥和之处啊,村里人说了,我们之所以在这儿生活呀,是因为秦国实在太厉害。并韩灭赵所到之处皆以秦弩射之,那么早辈儿人为了躲避战乱,就带着孩子和街坊四邻躲到这儿来了,打到这儿就没出去过,地方选的好啊也没外人来过多少辈儿了,你是头一个进来的,不烦先生请教秦国现在打到哪儿了?
凡对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导致咱们国家朝代更迭,总结起来大概是夏商周、春秋战、秦朝以后是两汉、三国二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夏辽、金元明清20朝、老蒋跑了剩老毛……咳咳只是为了押韵哈 这打鱼的是东晋人士,而村里人竟然全是春秋战国年间的先民后裔。这600多年一共经历了秦灭六国,楚汉争霸,王莽篡汉是三分天下,最后由司马氏建立了晋朝!
渔人说:你们还问秦朝打到哪了我给你们讲讲吧,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八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这人给讲上评书了哈哈
您各位琢磨琢磨,这600多年的历史,随便摘一段就够讲好几天的,所以余下的日子里村里挨家挨户请他赴宴,到谁家都是好酒好菜,先生您给来一段儿吧!那他这撇着大嘴还老拖更,那么待了几天此人毕竟有家有业呀,也要告辞归去。
村里人说 :先生啊听你说书是真过瘾,但是看意思你那个嘴也有点儿松啊,出去之后没别的,别跟外人别说有我们
打鱼的说: 得了,我肯定不往外说抱拳拱手。列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年相见,咱们后会有期,说完话附洞而出 ,出来一看果然船还在岸上便把船推入水中,沿河而下,但是这一路上他可没闲着啊,把所有来在桃源的地标都默默记于心中到家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报警,书中并未交代此人是何心态只说,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至,不复得路意思就是没找到。那么文章的最后还有这么一段说南阳刘子骥高尚视野,闻之欣然前往未果,寻病而终,后随无问津者说到这儿啊,肯定有人要问这鬼故事节目怎么还讲上课文了呢?啊,我刚才讲的不是鬼故事吗?
这《桃花源记》自近代有载以来,便一直在史学界为两派纷争之文,其中最主要的辩证内容就是桃源见闻,究竟是村民隐居世外被渔人误入其中?还是本就一场泡影,徒留疑点重重?
大伙都知道渔人上报之后太守遣人随其往,却没能找到桃花源,而欣然归往的刘子骥也无缘无故的病死。这又是怎么回事?桃花源里的人曾说,他们的祖先是避秦时之乱而来,以至于后文说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表面上来说明村民不知外面的世界来到哪年哪月,可他们之间就没人想出去看一看?
我想大概就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这,,这些人早就死了我可不是言耸听啊,咱们逐条分析小溪两旁种有桃树,桃花正在飘落,文中所载,这叫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但是常看咱们节目的朋友应该知道,桃木这是辟邪的好东西,(相传上古时期夸父逐日死前把手上的拐杖扔了出去化作一片桃林)你看影视作品道士做法用的都是桃木剑,所以桃树也能作为阴阳两界的屏障,桃树开花是什么时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也就是清明节前后,那落英缤纷,或许就是漫天飞舞的纸钱也未可知呀!
那再看后来渔人入山,这山洞是怎么形容的?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开始狭窄而后宽敞,在这一点上,他恰恰符合我国古墓的殡葬结构,大伙儿看秦王陵就是如此,所以这桃花源应该是一个类似墓园的存在。近代因为战乱频生,要想让房屋规划整齐,恐怕并不容易。同时在文章当中只有在形容城市风貌之时才会用到屋舍俨然这个词!
而据文中所言,那桃花源不过是个村子罢了,所以基本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那也有例外,在古代死者为大,这坟地一般都是规划征集,即便是在小村子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进入山洞的渔人实际上看到的是许多整齐划一的坟堆,那再往后阡陌交通,这阡字儿意指田间小路,但还有另外一重含义就是通往坟地的道路,而陌则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你像元曲《窦娥冤》里有这么一出,窦娥临行前嘱咐蔡婆婆说以后遇着冬时年节,有吃不了的浆水饭捡半碗与我吃。
烧不了的叠纸钱,烧一陌给窦娥,这叫阡陌,其余什么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竹、桑、这都不是一个季节的东西,竟然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里,若非是坟地风凉时难可为,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可不是说他们穿的跟外头一样,而是看穿着打扮,没见过,为什么呀?很有可能就是他们已经死了,但是后人祭奠烧来的纸衣这才叫稀如外人。故事的最后,先有太守遣人随其往,不复得路,后有南阳刘子骥归往未果,寻病而终。为什么渔人出去之后就再也找不到那个入口?
原因很简单,在与渔人的交谈中村人已经意识到自己早在先秦时的战乱中就已死去,这死人待着的地方,活人自然是无法寻见,而文章的最后寻病而终,这一句也正是在暗示我们这刘子骥呀,实际上已经找到了他的桃花源。
好了,穿凿附会一小段,说的正是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花、此来种桃荆棘春,采花实实之为心、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狼漾州迷远近,花间相见音相寻。世上哪知古有秦,山中岂止今为晋、闻到船中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金,可怜子骥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