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幅女娲伏羲交尾图
上面这几幅画像,画着一对人身蛇尾的男女交合,他们的双尾纠缠在一起,女子手上拿着规,男子手上拿着矩。他们头顶有“阴”,尾部之下有“阳”,周围有星辰缀连。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就是中国人的始祖像《伏羲女娲交尾图》。
一、交尾图反映的神话故事
交尾图反映了伏羲和女娲兄妹交媾,结合为夫妻从而孕育出人类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版本有很多,这里只举其中一个。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意思是说:宇宙刚刚形成的时候,在昆仑山上住着女娲兄妹二人,那时天下还没有人民。于是两人商议着要结为夫妻,但又觉得这样的事情很羞耻。于是哥哥和妹妹登上昆仑山顶,他们赌咒道:‘如果上天希望我们结为夫妻,那么就让烟雾聚集起来。否则就让烟雾消散。’话说毕,果然四周烟雾聚合了起来。妹妹就来到哥哥的跟前,她用草编成扇子遮住自己的脸。后世娶亲的时候,新娘要拿着扇子,就是在象征女娲执扇的神话故事。
二、交尾图反映的生殖崇拜观念
中华民族对女娲的崇拜来源于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观念。上古时期,先民的思想尚处在混沌懵懂的状态,他们还不知道生育的奥秘所在。而又因为“生”关系到种族的存亡,所以他们把“生”看成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神力,从而对女性的繁殖能力顶礼膜拜,创造出许多具有“生”的力量的始祖神。
女娲就是中华民族始祖神的典型代表。她最显著的特质就是拥有“生”的能力。《说文解字》中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就是说女娲有孕育万物的能力。《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出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里提到了“女娲之肠”,由于古人认为,胎儿是从女性的肠子产出的,所以“肠”实际上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同时“娲”还和“蛙”读音相似,所以学者赵国华认为两者意蕴相似,“蛙”和“鱼”的形象,在远古时期都是生殖能力的象征,由此可见,女娲的形象与生育紧密相连。她是繁殖能力的象征,是孕育万物的始祖之神,因而也是华夏民族的大母神。
女娲艺术形象
三、从单一的女性崇拜到双性结合
根据始祖神的相关神话,在上古时期,母神承担了所有创世和繁殖的功能。但是到了后来,人们发现原来男性也在生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于女性生殖能力的崇拜也转移到男性身上,这成为了伏羲神话产生的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伏羲的原型最初可能是中国古代母权社会过渡到父权社会过程中某个氏族部落的杰出领袖。父权社会的到来,使得作为男性首领的伏羲逐渐被神化,进而上升为与女娲地位相同的始祖之神。
女娲与伏羲的结合,是“双性合体”的表现。在原始思维当中,男性代表刚健,女性代表阴柔,两者相配,才能推动宇宙的正常运行。《伏羲女娲交尾图》当中,上方是代表阴的星辰,下方是代表阳的星辰,就是在象征这种阴阳互补。上下两颗星辰之间用小星缀连,象征宇宙秩序的和谐。男女手中持“规”“矩”,象征着人文世界的有序运行。而这一切,都是从男女结合,阴阳互补引生的。
伏羲画像
四、“蛇尾”反映的图腾崇拜
你可能还有疑惑,为什么始祖之神会以人身蛇尾的形象出现呢?其实这里面反映着上古时期图腾崇拜的现象。伏羲、女娲以蛇尾缠绕的方式交合,体现着古人对蛇图腾的崇拜。图腾,是早期氏族或部落政权的象征符号。由于原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低下,所以他们希望寻找庇护,于是就将自然界的动植物当作守护神来崇拜,以此寻求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蛇的形象,在神话表述当中就代表着生命的起始与终结。蛇在无性繁衍的女始祖神话当中,往往作为男性生殖力量的化身,充当使女神受孕的使者。因此蛇图腾的核心是“阳精”的化身。《伏羲女娲交尾图》中,蛇尾相交,便是阴阳构精的象征性表达。
蛇图腾
五、乱伦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始祖是一对兄妹呢?这不是乱伦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上古人民的婚姻制度。人类社会最早的婚姻制度是血缘婚,这时,乱伦并不犯禁。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族外婚制的形成使得血缘结合成为了禁忌,人们从此才把近亲结合的行为称为乱伦。血缘婚姻渐渐成为了历史,但是在人类心理层面,近亲交合的印记永远无法磨灭。这样的印记与现实生活中的禁忌相互抵触,形成人类心理的一种“罪感”。于是我们才创造出以兄妹结合为主体的始祖神话。
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在神话当中,人类的心理结构存在“二元对立”的现象,他说“人们要追溯自己所崇拜的祖先,结果却发现自己是始祖乱伦的后裔”“神话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理性的调解,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于化解这些永恒对立的矛盾”。伏羲女娲兄妹乱伦的神话,也是基于这样的心理调节需要而被创作的,人们用繁衍后代的伟大行为来合理化兄妹乱伦的现象,以此超越由于“二元对立”而产生的精神困惑和焦虑,恢复心理的平衡。
古代婚礼
文史君说
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它反映着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童年期自发的、幼稚的幻想的折光,因而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神话解释着自然现象,反映人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生活。伏羲和女娲,作为中国古代神话当中的显赫大神,他们相互交合,孕育众生的神话故事,既反映了先民的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思想,又体现出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古代血亲婚姻向族外婚过渡等社会历史问题,同时也体现了阴阳和谐的文化观念。这启示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分析神话,更多层次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杨利慧:《伏羲女娲与兄妹婚神话的粘连与复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向柏松:《兄妹婚神话的文化人类学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梁奇,刘红玲:《淮阳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殖崇拜及其演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