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材料出处:《宋史·王钦若传》
【材料】懿与惠秦约,以银三百五十两赂钦若,书其数于纸,令惠秦持去。会钦若已入院,属钦若客纳所书于钦若妻李氏,惠秦减所书银百两,欲自取之。李氏令奴祁睿书懿名于臂,并以所约银告钦若。懿再入试第五场,睿复持汤饮至贡院,钦若密令奴索取银,懿未即与而登科去。仁雅驰书河阴,始归之。德方得其书,以告御史中丞赵昌言,昌言以闻。既捕祁睿等,亦请逮钦若属吏。
【翻译】任懿与僧惠秦约定,用三百五十两银子贿赂王钦若,把银子数量写在纸上,令僧惠秦拿去给王钦若。正好王钦若已入贡院,僧惠秦托王钦若的门客拿所写的银数给王钦若的妻子李氏,僧惠秦把任懿所写的银数减去一百两,想自个私吞。
李氏命奴仆祁睿在手臂上写下任懿的名字,并把所约定的贿银数告诉王钦若。任懿再入试第五场,祁睿又持汤饮到贡院,王钦若命奴仆索取贿银,任懿没有立即给贿银就登科第离去,僧仁雅急送信到河阴,才讨回贿银。常德方获得这封索贿信,把它告诉御史中丞赵昌言,赵昌言把它奏告真宗。逮捕祁睿等人后,又请求逮捕王钦若的属吏。
【背景】王钦若被称为北宋“五鬼”之一,这五鬼分别为: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这是一个带有蔑视的称号,大史学家眼里,王钦若是一个十足的小人,认为他“奸邪险伪”,而王钦若脖子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瘤子,长相很丑,且做过宰相,于是也有“颈瘤宰相”的称号。材料讲述的是,河阴人常德方举报王钦若贪污受贿,科举舞弊让任懿当上了官,宋真宗接到举报就让御史台查办此事。然而王钦若这一套设计精密的贪腐手段,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解析】实际上,我们看常德方举报王钦若,其实就是一场针对王钦若施行的一场政治斗争。因为王钦若做官太顺了,而且领导宋真宗又很喜欢他,也是他就成了其他同僚的竞争对手,加上王钦若自己也不干净,于是就被抓到了把柄。
为什么说这是针对王钦若的政治斗争,这是因为这个叫常德方的人,是一个平民,在古代如果平民诬告当官的那可是重罪,严重的要杀头,况且这个人告的是王钦若,皇帝眼前的红人,朝廷命官。那么背后必然有人给撑腰,没人撑腰吓死他也不敢告王钦若。而且更为奇怪的事情就是,常德方的举报信竟然来到了宋真宗的面前,如果这内部不是有人刻意安排,没有人会冒着得罪王钦若的风险,让皇帝知道举报信的内容,还这么的顺利。
王钦若之所以被举报,是因为有个叫任懿的人,想要通过贿赂王钦若来中第,王钦若当时是主考官。但是任懿本人不认识王钦若,但是他住的房子的主人名叫僧仁雅,和僧惠秦的关系很好,而恰好僧惠秦和王钦若关系很好,于是通过这层层的关系,认识到了王钦若。
任懿告诉僧惠秦,愿意拿出三百五十两银子来进行行贿,并且把数量写在了纸上面,僧惠秦带着这个纸条来到了王钦若家里,这个时候王钦若已经进入贡院了,我们知道,古代科举的时候,一旦进入贡院就不可能随便出来。这个时候僧惠秦做了一个举动,直接把任懿写的三百五十两银子,改成了二百五十两银子,自己要私吞了一百两的银子,然后僧惠秦让王钦若的门客,把写有约定的行贿数量的纸条,转交给王钦若妻子李氏。
李氏在拿到纸条后,这里做出了一个经典的举动,那就是把贿赂的银子数量写在了仆人祁睿的手臂上面。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作为凭证,如果是写在纸上祁睿进不了贡院,那是科举的地方,身上什么都不能带,如果不写的话,祁睿可能学习僧惠秦,也在中间进行私吞,因为此时行贿的银子并没有真给,而只是任懿把数量写在纸,先给出承诺,事成之后给多少。
如果祁睿把这个数量改成一百五十两,告诉了王钦若,那么他自己又能够私吞一百两。因为事后收银子的时候,往往王钦若不会和老婆进行对账,王钦若会自己收起银子,那么这中间人贪污的银子就不会被知道。
所以李氏的聪明就表现在了这里,写在祁睿的手臂上,这样别人即便是搜身也搜不到什么,这个方法应该也不是李氏自己想到的,而应该是之前王钦若和她之间就约定好的,一旦有行贿的就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从王钦若整个生涯看,他是索贿受贿的老手。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出了一个意外,就是在给任懿办好事情之后,王钦若让仆人祁睿去索贿,这个任懿自己没有给银子,就自己离开了,这个时候僧仁雅急忙写信索取贿银,然后任懿把钱给了。正是这份索贿的信,出了篓子,案发了。这封信就被常德方获得,然后王钦若就被举报了。
被举报之后,御史台的官老爷带着皇上宋真宗的命令,将任懿、祁睿等人逮捕,王钦若的下属也被抓捕起来。这个时候王钦若真是面临到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材料】钦若乃言:“向未有祁睿,惠秦亦不及门。”
【翻译】王钦若说:之前祁睿和僧惠秦没有在我门下。
面对这个危机,王钦若开始了自己的布局,他先是不承认索贿这个事情,他说当时祁睿和僧惠秦不是自己门下的人。王钦若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祁睿虽然在王钦若门下做事,但是他的履历信息还在亳州,并没有转到王钦若那里。而僧惠秦则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说不是王钦若门下的人,别人无法证实,也无法查起。这一下,就把两个人给推出去了,和自己撇清了关系。
【材料】懿更云妻兄张驾识知举官洪湛,尝俱造湛门。始但以银属二僧,不知达主司为谁
【翻译】任懿改口说,自己妻子的兄长张驾认识考官洪湛,曾经一起去洪湛家里造访,最开始只是把银子托付给了僧仁雅和僧惠秦,并不知道他们把银子给了那个考官。
接着任懿忽然改口,说他是行贿并不是王钦若,而是洪湛,为什么任懿这个时候突然改口呢?明眼人应该一眼就看出来了,这背后肯定有王钦若的授意,而审问任懿的两个人,也被王钦若收买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为主审官的邢籨等人,直接就拿着任懿的口供,诬告洪湛接受任懿的贿银。
【材料】人知其冤,而钦若恃势,人莫敢言者。
【翻译】:人们知道洪湛是被冤枉的,而王钦若因为仗着皇帝宠信,人们不敢说什么。
通过这段材料,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大家其实都知道洪湛被冤枉了,但是大家不敢说,因为王钦若现在势如中天,领导宋真宗对他特别信任,搬不到他。所以,上面说到主审任懿的官员被收买,这里也是很确凿的证据,外人都知道洪湛被冤枉,主审官能不知道吗?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得罪王钦若而已。至此王钦若安然落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巧妙的布局,才没在受贿贪污中被对手击倒。
我们复盘王钦若的布局,主要有三点。
第一步:不承认受贿。王钦若否认祁睿和僧惠秦之前是自己门下的人,也就是说,案发的时候,这两个人都不是他的门下,是后来来的,那么这就和作案时间相冲突。这里同事发生了一个蹊跷的事情,祁睿逃跑了,而且还找不到。他是怎么从大牢里面逃跑的?如果没有人协助,他不可能从重重包围的大牢走出来,更不可能逃跑。在古代可不像现在这种情况,你说跑就跑,没有通关文牒和相关的证明,你连关卡都过不去。
并且祁睿还找不到了,他一个人能跑哪里去,这既然出不了关卡,也不可能走远,那么最可能的情况就是被王钦若保护起来了,有这么一个大官的“保护”,自然你想找也找不到祁睿。
第二步:指使任懿、僧惠秦改口,找了一个替罪羊,这个背锅侠就是洪湛,他莫名其妙的替王钦若背了黑锅。这一步非常的巧妙,任懿说是用来行贿洪湛的,而关键的证人,任懿妻子的哥哥已经死了,这就让洪湛无法撇清和任懿的关系。而僧惠秦虽然没有提到,但是他一定也咬死了是去行贿洪湛,不然他不认定是行贿的洪湛,下面主审官不会拿着口供诬告洪湛。
第三步:收买主审官,主审官拿到任懿修改的口供之后,没有核实就直接对洪湛进行了诬告而洪湛也因为被诬告获罪,最终死在了被贬官的地方
王钦若不愧是牛人,这一次布局化险为夷,眼看一场十拿九稳扳倒王钦若的行贿受贿案,最终风轻云淡被化解掉。其实回过头来我们看,核心的还是王钦若和领导宋真宗的关系很好,很受领导信任,才能让他能够布局,才能化险为夷,如果王钦若和宋真宗关系不好,相信,这一次对他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王钦若很有可能丢掉官职,整个职场生涯可能也完蛋了,不会有后面编纂出旷世奇书《册府元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