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孙权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少有的高寿之人,活了71岁,他“熬死”了不知多少同时代的人,那么在曹操刘备后的三国时代,孙权为何没有什么建树,东吴似乎连统一天下的意愿都没有。
其实从孙权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就知道他属于那种比较鸡贼的人,一生见好就收,尤其在晚年,缩也缩的果断彻底,这种人早期可以混的很飘逸,长远看自己摊子一大就会缺乏对大局的掌控能力,晚年孙权应该已经清醒的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是自己束手无策,所以就搞了些很极端的措施,看似残忍,实则焦虑,因为玩不好就是富不过三代结局。
孙策临死前也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开疆扩土冲锋陷阵孙权不如孙策,而团结士族守土卫国则是孙权强于孙策,孙权就是守业之主,至于偷袭荆州那是孙坚孙策乃至孙权家族的志愿,荆州是江东门户,国之腰腹,进可攻退可守,志在必取。当年曹操大战袁绍的时候,孙策就曾经有偷袭许昌,迎回献帝的想法,只不过被吴郡太守告密,杀了吴郡太守,狩猎时让其部下偷袭而死。否则孙策领两万精锐周瑜程普韩当周泰甘宁吕蒙凌统丁奉太史慈,这支精兵北上,别说把许昌平了,与袁绍前后夹击曹操的话,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孙权也有过壮志,曾亲自带兵进攻长沙,差点挂掉,自那以后就决了自己带兵的念头了,知道自己不是那根葱,曹营虽然曹操没了但是大量的精兵良将依然在,他能派出去的大将能进攻打败曹操手下大将的不多,况且孙权这个人疑心重,怕将军掌权搞死自己。
更主要的是东吴政权跟蜀汉政权一样,通病在于政权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孙氏集团的根不在江东建业,也是属于外来入侵占领,而且跟本地氏族多有世仇,比如陆逊。所以在若想北伐,后院怕起火。可以说三国孙吴全是以士族的力量来维持的,一旦伤害到士族自身的利益,别说是攻打魏蜀,就算自保都难。东吴不是孙家一个人说了算,别忘了孙策是怎么死的。孙氏在东吴只是各势力推崇出来和魏蜀带头对抗保自己财产的代表而已,孙权想打开会也不会通过输赢对于其它人都没好处,这就注定了孙权一辈子只能守东吴。
而且吴军都是士族手底下的兵,你让他们帮孙家打天下?搞笑的,赤壁之战那是影响到江东士族的利益了,所以一心一意打曹魏,那些主动侵略的战争,你看哪次孙吴不是被打成狗,因为打下来了也没有那些士族的利益,所以就出人不出力了。所以说吴国的建国国策就没有统一中国这一说,现实中也没有发动过统一战争,大多时候是还御性用兵,偶尔也抢的地盘小打小闹一番。
即便东吴全力支持孙权统一天下,在军事上,东吴也是处于劣势,东吴没有控制淮河沿线,相反曹操政权一直牢牢控制着淮河一线。想要北进,必须把淮河沿线作为桥头堡,相同曹操政权控制淮河沿线可以随时从长江中游坐船沿河岸攻击。南方船只较多,战马很少。尤其是东吴北部被曹魏拦截,西部被蜀汉拦截,东部被大海阻隔,又加上航海技术并不发达,东吴想弄到战马很难。即使,经济,人口都达到了可以统一全国的实力,但是没有战马他也很难取胜。
当时从南方往北打很难,北方只要坚持住,拖后期,南方都得垮。为啥?看看地理,当时的粮仓在哪?古时没有三季稻,南方也没有冰箱。北方只要努力造人就行,你南方试试,饿死你。西蜀那种山地石头的更不要说了。就算种的出粮运输也成问题。北方都是平原,善骑马,运输,支援都方便。你孙权过了长江天险怎么跟人骑兵打。三五天人家人马粮草都集齐了,你走一个月才能到人家城底下,粮草兵马过了长江靠人驼吗?运输粮食的人吃都把你的粮草吃光了,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