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景阳冈虎情发布模式展开,分析了“民间发布”和“官府发布”两种路径的利弊,并试图找到及时、准确的虎情发布模式,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阳谷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景阳冈虎情发布
一、景阳冈虎情的发现与影响
(一)虎情发现
景阳冈是个什么地儿?据《阳谷县志》记载,景阳冈在县城东四十里,此地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有九岭十八堌堆,景阳冈就在东堌堆和西堌堆之间。
从“三碗不过冈”大酒店的地理位置,也足以看出,景阳冈是当时阳谷县人民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那么,在这么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怎么会有老虎出没呢?
这个问题有多种可能,可能是从九岭十八堌堆那边“输入性”的,可能是从阳谷县动物研究基地里不慎跑出来的,也可能是周边国家亡宋之心不死偷偷放的,谁知道呢?
第一个发现老虎的人是谁?肯定不是葬身虎腹的倒霉蛋子。这里有三种可能的人,第一种可能是有人只听虎啸未见虎面;第二种可能是有人远距离看到了老虎,第三种可能是与老虎一番搏斗后虎口脱险的人。
(二)虎情影响
“远怕水,近怕鬼”,人们对危险源的认识,以及恐惧心理的产生,受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景阳冈上有老虎,当然会让周边的民众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对经常必经此地的人。
对民间来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这种集体恐惧心理,足以造成景阳冈路断人稀。当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人们选择不走景阳冈是明智之举。
但对阳谷县令来说,更看重的是地方经济GDP,以及将可能面临的辖区内有老虎伤人的追责。那么,对于官府来说,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赶快除虎,要么封锁消息。
显然,第一种方法是理性和应然选择,这样可以彻底根除虎患,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但这并不一定成为阳谷县令的实然选择,因为组织人员除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二、虎情发布的两种路径分析
(一)民间发布
“口口相传”是千百年来,信息共享的一种基本模式,人们通过这种信息共享,实现了较为原始的互助和利他。我们可以想象,第一个虎口脱险的人,惊慌失措地跑到“三碗不过冈”大酒店,会说啥?
他肯定会上气不接下句的说:“虎,冈上有老虎”。这可以说是第一手的、最即时、最原始的民间发布模式,那么这种发布模式会出现偏差吗?
客观来说,会。事实证明能与老虎搏斗并有幸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并不大,与之相比,只闻虎啸或者远距离观察到的人的几率可能更大。
这些人受恐惧心理和主观认识的影响,有可能会夸大所闻所见,虽然实现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但却很难保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
(二)官府发布
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官府发布,官府对于民间信息在收集、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发布。按照级别,可以是“大宋发布”,也可以是“阳谷发布”,都算得上是权威发布。
如上所述,如果阳谷县令是一个懒政的主儿,他有可能不会去收集、验证民间发布的真实性,对于一次原始发布者以“造谣”论罪,对二次继受发布者以“传谣”论罪。
这样就可能造成信息的中断,景阳冈上就会接连不断有人命丧虎口,但只要阳谷县的信息管控严格,没有被大宋高层知晓,这又有什么呢?
另外,官府发布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阳谷县没有虎情发布权,势必要层层上报大宋朝廷,这期间肯定还会有不少人,走上景阳冈这条不归路。
三、“三碗不过冈”的告知义务
(一)风险自担
在这个时候,“三碗不过冈”大酒店的信息发布就显得尤为重要,告诉过往的客商景阳冈上有虎,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比例。但老实说,“三碗不过冈”大酒店这样做存在着被定性为“传谣”的风险。
所以,“三碗不过冈”大酒店店小二虽然善意提醒武松不要过冈,但也不得不另辟奇径,说“酒好,喝三碗就不用过岗了”,并没有直接说岗上有老虎。你看,好人就是这么难做!
但武松是个倔犟的主儿——说什么有老虎,不就是你们留客的伎俩?执意要过。这个就真没办法了,不听好人劝,吃亏在眼前,武松的行为在法律上是自冒风险的行为。
但从此也可以看到,信息管控对于“口口相传”的民间信息共享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就是信息的及时性和可信度都难以及时传播开来。
(二)为虎作伥
武松没死,那是戏说;武松死了,那是活该。这都不碍其他人什么事情,“三碗不过冈”大酒店并没有合同法上的告知义务。
但有一个成语叫“为虎作伥”,传说被虎咬死了的人,不但不会去保护其他路人,其阴魂还会变成“伥”,迷魂其他人自送虎口。
我们假设这一成语是一个客观事实,那么,武松等人的死就不单单是一种自冒风险的行为了,因为他还会造成其他无辜者受牵连。
那么,命丧虎口的人,就是一种危险传播途径,是受害者也是致害者,足以造成对他人的危害,必须对这些人进行管控,因为他一个人犯傻,要有多数人来买单。
四、官府除虎与武松打虎比较
(一)义务主体
虎又不是大宋朝廷豢养的,没有“动物饲养人的法律责任”,大宋官府为什么负有除虎的义务?这涉及到政府组织行为模式,大家把一部分税收交给大宋官府,不是让他们吃吃喝喝尸位素餐的。
保障阳谷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阳谷县的法定义务,所以,官府负有不可推卸的除虎义务。但如上所述,如果阳谷县令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封锁信息模式,势必造成行政不作为的结果。
阳谷县的信息隐瞒,还可能造成大宋朝廷的决策失误。山高皇帝远,大宋朝廷通过奏章看到的,可能永远都是阳谷县人民生活在安乐祥和中,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除非有一天虎患蔓延、伥多横行,危机到开封帝都的安全。但这个时候,虎已经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再打,真的就很难了!只能采取封路、禁足,网格化逐个消灭。
(二)人民战争
这里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武松没有打死老虎,虎患蔓延,这时候个人英雄主义显然就不行了,需要有更多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行者,打一场除虎的人民战争。
这种虎情—隐瞒—发酵—瞒不住—组织打虎—虎患消除—庆功表彰的模式,最终成了“人定胜虎”的一场狂欢。
我们足以相信,人民肯定是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打虎英雄也会披红戴花受到赞誉和敬仰,但是,是不是更应该反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如果当初,阳谷县能重视第一个信息发布者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核实、发布,本来几个猎户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怎么会搞成人民总动员,死伤惨烈。
五、结论
景阳冈虎情发布,必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虎情发布既要保障大宋民间、官媒对虎情的披露权,同时又要对民间、官媒进行适度管控,在虎情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官府的虎情发布垄断必须建立在及时的基础上,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布出去。懒政、不作为、隐瞒比虎患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