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昆明媒体报道,当地打掉了一批有影响的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其中专门提到了一个头目叫“孙小果”。一个普通的名字为何能让媒体“点名”,只因“孙小果”这个名字一度在昆明家喻户晓。经媒体求证,这个被点名通报的涉黑头目与21年前被判死刑的“昆明恶霸”孙小果是同一人。
为何被判死刑的孙小果会摇身一变成为“发明家”,获得减刑出狱,并成为昆明多家夜场老总?此事引发舆论热议。
★
4月24日
昆明日报报道称,昆明打掉了孙小果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
4月24日
网友揭露孙小果曾是昆明恶霸,1998年被判处死刑,并转述1998年南方周末描述孙小果罪行的文章。
4月26日
媒体报道,证实孙小果就是上世纪昆明黑恶势力典型代表,并被判处死刑。
4月29日
媒体报道,孙小果死刑曾被改判,后又多次减刑,刑满释放后成为昆明多家夜店股东。
5月12日
媒体质疑减刑原因与操作流程是否合法合规。
5月15日
媒体报道孙小果因发明专利获减刑且其服刑所在监狱有部分人员已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月16日
南方周末再发文介绍相关案件细节以及孙小果家庭背景。
5月17日
@昆明发布称,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媒体深挖报道
孙小果案引舆论关注
据微热点(wrd.cn)信息走势图看,4月24日,网友对孙小果案的信息揭露并未引起舆论的关注,而后随着媒体的深挖报道,在4月26日至30日引发了小幅度的舆论关注,随后舆论出现回落。5月15日、16日,媒体对孙小果减刑原因、案件细节及家庭背景的介绍引爆舆论,令信息量在16日达到舆论的最高峰,当日信息量超过3万条。随后舆论呈现下降趋势,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事件的舆论关注暂时冷却。
在4月24日至5月20日,相关事件的全网信息量达到8.0万条,其中微博成为事件的主要传播平台。对相关事件的微博传播,@澎湃新闻、@头条新闻、@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新京报等媒体官博的报道起到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此外,微博大V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死刑犯的“华丽变身”
成引爆点
截至5月20日,#死刑强奸犯狱外变身夜场老总#、#孙小果疑因发明专利获减刑#等相关微博话题总阅读量为4.7亿次,讨论为7.6万条。经分析,“死刑”、“昆明”、“被判”、“强奸”、“减刑”等词成为相关事件网络传播的核心词。从“死刑”、“夜场”、“老总”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侧面说明孙小果的“身份”转变是事件重要的舆论引爆点;从“专利”、“发明”、“减刑”以及“父母”、“违规办理”、“徇私舞弊”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侧面说明舆论对事件中是否司法不公的情况表示关注。
舆论质疑孙小果背后有人“撑伞”
面对从“死刑犯”变成“夜场老总”又成为“扫黑除恶对象”的孙小果,舆论追问:当年的死刑犯是如何走出监牢?有没有人在给他背后“撑伞”?专利减刑的流程是否合法合规?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侠客岛发布微博“十问孙小果案”,针对年龄谜团、保外就医手续是否合法合规、专利发明的真实性、未完成最短刑期、是否有权力干预等问题发出质疑。@新京报、@光明网、@澎湃等媒体纷纷发文要求查清孙小果案件,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面对各界的期待,5月17日,@昆明发布称,有关部门已对孙小果所涉犯罪、相关判决及刑罚执行等问题开展调查和审查工作,对存在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以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依纪依规依法严肃处理。
这个回应说的很清楚,要揭开的不仅是张小果所涉犯罪、相关判决及刑罚执行等问题,还会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的问题。这样表述意味着公众所有的疑问都将因为调查报告而得到解决。
孙小果事件时间线:谁在背后给“昆明恶霸”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