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在进驻云南期间发布通报,称“打掉了孙小果等一批有影响的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早在21年前就该被执行死刑的“黑恶典型”孙小果恐怕还在招摇过市,继续经营各项生意,而且是堂而皇之地以真实身份“行走江湖”。
随着孙小果案的陈年往事被层层剥开,公众情绪越发复杂,震惊、愤怒,还有诸多疑问。
媒体报道,孙小果1994年涉轮奸案,年龄疑被改小,按“未成年人”轻判;1998年因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被判执行死刑;2011年却已改换身份从商,之后恢复本名,混得风生水起,直到今年4月因涉黑涉恶犯罪被打掉。回溯孙小果“不一般”的人生轨迹,背后还有多少隐秘,不能不引起公众关注。
罪行累累却能够频繁更换身份、多次逃避刑罚的孙小果,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一张关系网?究竟有多少“保护伞”在为他撑腰?“亡者归来”的离奇“大戏”又是如何冲破重重阻碍运作成功的?这一连串问号都亟待用真相一一打开。
孙小果案之所以引发舆情,不只是因为民众“犯罪须伏法,善恶终有报”的朴素正义观受到了剧烈冲击,更在于在这起案件中,法律的公正与尊严被公然践踏,本该维护正义、拦截犯罪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每一处关隘尽皆失守,“顶格”处罚的死刑判决书竟然沦为一张废纸。
“人胜法,则法为虚器”,公众最担忧的症结就在于此。人们迫切想要追问:孙小果是如何借助不法手段暗箱操作逃脱了法律制裁的?涉黑涉恶的腐败面到底有多大?如果这些高度关切的疑问得不到满意答案,不仅公众的社会安全感会受到严重威胁,还会对执法机关产生不信任感。
真相是唯一可以平复争议的良药。只有彻查孙小果案,才能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正如美国学者阿米尔泰所言:“清除腐败,不仅仅是挑出一个烂苹果,更应该检查放置苹果的筐子。”必须对存在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以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并且修补法律制定和司法过程的设计漏洞,扎紧焊实权力的笼子,确保每个环节、每道程序都置身于法治严密监管之下,封死徇私枉法的路径,才能恢复公众对法律、司法机关乃至法治社会的信心,增强社会安全感。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牢牢守住,决不能出现丝毫纰漏。全面依法治国不是一句大话空话,它体现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环节中,只有每一桩透明案例、每一份公正判决、每一次严格执法涓滴汇流成法治的力量,公平正义的阳光才能照进人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