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自然界中,大部分的毒物来自卵生动物,例如毒蛇之类的,另外还有一些是昆虫类的。它们一般看起来比较弱小,选择演化出毒腺无疑是最佳的防身手段。而哺乳类动物基本很少有毒,只有个别的老鼠、蝙蝠类才有,同样的它们也是体型较小。
在自然界中适者生存,只有不断进化才不会被其他动物替代掉,但也会有“退化”的奇怪现象。由于环境的改变,动物也会抛弃一些没必要的功能。
按照化石的记录,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有毒动物是一种名叫Euchambersiamirabilis的哺乳类动物,并非是所谓的蛇类祖先,这也意味着哺乳动物的祖先在很久之前是有毒的。
这种动物比毒蛇更早1亿年诞生,生活在2.6亿年前的二叠纪期间,据说它的毒就藏在唾液中,只要猎物被咬上一口就会中毒。随后恐龙陆陆续续出现在地球上,它们才走向灭绝。
在恐龙时代哺乳动物还是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但具备“放毒”能力后,生存能力就提高了不少。虽然不至于威胁到高大威猛的恐龙类动物,但捕捉其他小型动物还是可以的,总比没有任何技能好。
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开始崛起,体型朝着巨大化进展,自从有了发达的四肢和锋利的爪子后,毒便变的多余,于是这个功能慢慢退化掉。如今哺乳动物可以依靠速度和力量存活在自然界中,而人类则更是不用说,智力还碾压其他哺乳动物。
除此之外,在生命的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灭绝事件,科学家认为曾经的有毒动物在这些灾难面前也慢慢灭绝掉,留下了无毒的哺乳动物。总而言之,能留到现代的动物,都是经历过额外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