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道、佛学说为中国文化之国粹命脉,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统贯着中国学术与文化的命脉,其主旨都在于劝化善良,尊重天体自然,适应和改造世界,提升人类文明。三家文化博大精深又各成体系,各有核心:儒学以教化为核心,道学以治理为核心,佛学以大爱为核心。但三家文化并不对立,善学者如能融会贯通,兼容并包,就更能得舍有度,升华自己。
三家文化的区别:
文化主旨方面
儒家:积极入世的主动文化
儒家提倡博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打造完美人格,这是一种鼓励进取、奋力向上的极文化。
道家:探寻和遵循规律、重人贵生的兼容文化
道教遵循自然规律,提倡顺其自然,清静无为,遵循自然规律。这是一种尊重自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佛家: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教思想包含了慈悲与福报,这是一种隐忍和奉献的文化。
为人处事方面
儒家文化:五常(仁、义、礼、智、信)与四维(恕、忠、孝、悌)
五常是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仁即是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义原是指“适当”,即行为适合于“礼仪”。礼是儒学学派的政治伦理规范。智是孔子的认识论。信:即诚信。恕是指宽恕。忠是指与人打交道的纯朴厚道。孝是特指对父母长辈的恭谨庄重。悌是指兄弟对哥哥的敬重。
道家文化:顺应自然,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宇宙间的一切都是道的化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普遍规律。这两个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转化,都是由道来完成的。只有理解道,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此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蕴含于不争之中。
佛教文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佛教文化中,因果报应的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善行以善行报答,恶行以恶行报答。所以佛教提倡慈悲和善果。
人生观方面
儒家文化:积极向上,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儒家人生观的高度概括。
道家文化:顺应自然、自我完善
道教顺应自然的思想是顺应道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这决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要掌握道的法则,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多思考、多观察、多学习,提高自己。
佛教文化:爱众生,重奉献
佛教文化中有因果报应的概念,强调同情心、无私奉献和超越。
世界观方面
儒家文化:世界为有志者提供舞台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才,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孔子创办私立学校,主张有教无类,为有思想、有才能的人提供知识,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道家文化:天人合一,尊道贵德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思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套天人合一的平衡体系,所以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佛教文化:相由心生
佛教文化往往是理想主义的唯心观。佛教强调思想的纯洁性。唯有心灵纯洁,这个世界才会纯洁。
价值观方面
儒家文化:不断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就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儒学提倡励志修学、修养品德,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道家文化:自我完善促进社会和谐
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治国方式,它对人民的素质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只有注重自身的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佛教文化: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佛教徒最崇尚的是给予他人爱和做善事,他们崇尚慈悲。在给予爱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和灵魂将得到升华,他们将获得真正的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哲学导向方面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儒家文化是最接地气的文化。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注重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等等,以便更好地“入世”,适应社会和改善生活。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道家思想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她越世俗世界,在利益面前绝不患得患失,提倡清净无为,顺应自然,淡泊名利。
佛家文化:用出世思想做入世事业
佛家文化具有超然的人生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佛家也提倡在凡世积德行善,帮助他人。
南怀瑾妙论三家文化
no.1
人生最高境界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no.1
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中国文化历史在在秦汉之前,道、儒、墨三家支撑了全部的文化思想体系。唐宋以后,墨家被打压,佛教日隆,三家文化变成儒、道、释。
后三家中国文化思想主流,一直到民国初。“五四运动”想“打倒孔家店”,曾经掀起过一阵波澜,儒家文化受到一些冲击,被压制几十年。
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的问题。
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以及法家、墨家等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