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有一段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述,说得极好:世间君子与小人,原是冰炭不同炉的。君子可以立小人之队,小人再不能入君子之群。
这什么缘故呢?是气味不能相投,品行不能同道。
魏环溪尚书象枢《有庸斋闲话》云:
“偶见水与油,而得君子小人之情状焉。水,君子也,其性凉,其质白,其味冲,其为用也,可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而不相混。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浊,其味浓,其为用也,可污洁者而使不洁,即沸油中而投以水,必至搏击而不相容。”
康熙王朝中康熙说:伍次友如水,而明珠如油。光喝水,没有油,吃的也不香。油和水不会混在一起。假如一锅水开了时油滚上滚下毫无停止,比着就是小人胡闹混搅,你来我往,自称是正人君子。
见了君子,他又百般欺侮,说人家酸,说人家大不肯包容。哪知道那君子更不把他放在眼里,理也不理,善善地躲开,由着他闹去。
那么,何谓小人?何谓君子?毫无恩义,只有利益,树倒猢狲散,翻脸不认人,就是典型的小人。不趋利,唯义字在心,不因时节而易,不因环境而变,仅此而已,就是标准的君子。
我们国家历来就有很多小人。魏忠贤得势的时候,马上有人跑上去承认是魏的儿子、孙子、走狗,号称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
“五虎”为文职,包括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一年内由太仆少卿六迁至工部尚书的吴淳夫、一年内由大常少卿升至兵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
“五彪”为武职,包括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和田尔耕的心腹杨衰。居“十狗”之首的是周应秋,此人善烹饪,魏忠贤的侄子、肃宁伯魏良卿最喜欢吃他烧的猪蹄。
他升至左都御史有赖于此,被人称作“煨蹄总宪”。十孩儿四十孙更是人品繁杂,如李蕃、李鲁生由知县分别擢御史、给事中。他们先投靠魏广微,魏广微失宠,改投阁臣冯铨,冯铨失宠,又投靠崔呈秀,因而被讥称为“四姓奴”。
有人实在攀附不上,家里有个姓魏的女佣,就说这位女佣是魏的远亲,跑到任何场合,都带着这位魏姓女佣,奴颜卑膝如此。等魏一倒台,这些人马上跟魏划清界限,把给魏造的几万间“生祠”也一夜之间扒了个干净。
《药》讲的是拿人血馒头治肺结核的故事。里面特别描写死刑犯行刑前的场景,看热闹的人脖子都像鸭子被人捏着一样的提着,主人翁打点关系求刽子手砍完人头后把新鲜人血蘸到馒头上,给孩子治病。
鲁迅借这个情节,表达了对国人善恶不分愚昧无知甚至助纣为虐的痛心和愤恨。你的死亡就是我的新生,甚至天天打探什么时候才会杀人,以便收集新鲜人血。盼望着别人死,以求换来自己活,却从未想过别人的死是否真的能换来自己的新生。
我国国家历来也有很多君子,这方面的内容汗牛充栋,举一个例子:庚子之乱,北大校长许景澄说了大实话:“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他知道自己将死,想起自己经手朝廷的款项,在俄国人的银行存了40万两白银。他担心自己一死,俄国人会吞了这笔钱。马上去将白银取出,归还国库,然后赴死。
可惜,现在是世风日下、君子渐消、小人得志了,连“知识分子”这样光辉的称号,现在大家都不愿承认,不是因为谦逊,不是因为力弱,而是怕给自己惹来麻烦。所以有点学问的人,大都“渐欲无言”了。
郭德纲总说,相声界盼着他死。其实那些人糊涂啊,郭德纲死了他们一样卖不出票,一样是吃不饱饭。
这就是人性的阴暗面:我不会归不会,我饿着归饿着,我就是看不得你好,你好了显得我多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