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对家长对社会就是一个警示,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
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一审12月25日开庭,并将择期宣判。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吴谢宇在2015年上半年产生杀害母亲谢天琴(被害人,殁年48岁)之念,网购刀具等作案工具后,于7月10日在家中将谢天琴杀害。作案后,吴谢宇谎称谢天琴出国陪同其交流学习,骗取亲友钱款共计144万元予以挥霍。为逃避抓捕,吴谢宇先后向他人购买10余张身份证件。2019年4月,吴谢宇被抓获归案。
目前还不确定这一案子,最终将如何裁定。从故意杀人、巨额诈骗和证件买卖来看,数罪并罚肯定是死罪。但公诉机关认为吴谢宇到案后认罪态度良好,建议法官从轻判决;还有受害人,也就是被他骗了巨额财产的他的舅舅以及他父亲的朋友都选择了谅解,所以最终判决也可能是重罪,但或免于一死。
无论如何,一个看上去优秀的、高智商的孩子,为什么走向了这一步?从他的叙述来看,父亲的病逝、母亲的悲痛,给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有了想结束母亲生命,自己跟着一块儿自杀的想法。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荒唐,但这荒唐的背后值得深思。
第一,他是一个高智商的孩子;第二,因为高智商,所以他会自以为是;第三,在这种自以为是的心理之下,他就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当成是正确的、理所应当的。而且在这样的心理之下,他不会向别人求助,或者说不屑于向外界求助,因为他觉得外人根本不如自己……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之下,久而久之就会陷入牛角尖。
如果他把内心的想法告诉母亲,甚至告诉朋友——如果他有朋友的话,这一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了。但是,他没有形成这样的心理,这样的认识。
很多时候,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他们的成长心理,甚至还会因为孩子成绩好,然后就对他们无原则地夸赞,进而使其养成那种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性格特征。如果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产生极端想法可能还好些,一旦有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吴谢宇杀害母亲的手段一点都不高明,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点,那就是他表现得非常冷静,而这种冷静恰恰是长期以来自以为是的心理形成的一种反应。此外,他之所以能够骗取周围人的信任,愿意大额给钱,毫不怀疑,说白了就是对一个好孩子的信任。这种信任,显然来自于对他学习成绩好、名校高材生的判断。
所以,这对家长对社会就是一个警示。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是所有“0”前面的那个“1”。吴谢宇在法庭上说,他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我相信,这应该不是试图免死的表演和借口,而是他现在的醒悟。这种醒悟经历,对所有孩子、所有父母都有很深的意义。因为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只不过在吴谢宇身上,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呈现出来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