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2012年4月9号,六小龄童老人家活得好好的,身体健康没去世。
一、
1988年,中国第一部古装神话剧《西游记》播出,29岁的六小龄童一夜爆红,名满天下。
无数影迷给他写信,有一封信里说:
“拍完《西游记》,你的八十一难才刚刚开始……”
如果真有八十一难,那六小龄童的父辈祖辈们,一定给他趟平了八十难。
从他的曾祖父章廷椿到爷爷章益生、父亲章宗义,全在钻研“猴戏”。
章宗义艺名“六龄童”,育有子女11人,“六小龄童”章金莱是最小的,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小六龄童”,曾与父亲一起得到过周总理的好评。
六小龄童小时候,父亲六龄童整天忙着演戏,只有幕间休息的空隙,他才能看到勾着猴脸谱的父亲。
到了后来,父亲一卸妆,反倒吓得他哇哇直哭。
在六小龄童记忆中,父亲为了演好猴戏,家中养的猴子曾一度比他们兄妹11人还要多。
可惜,六小龄童的哥哥小六龄童,15岁时不幸得了白血病,他和弟弟六小龄童说:“我就要死了,死的意思,就是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
六小龄童很难过,问:“那怎样才能见到你?”哥哥说:“当你演成孙悟空的时候,就可以见到我了。
”
1966年4月12日,小六龄童陪弟弟过完7岁生日,第二天便去世了。
临死前,小六龄童望着父亲六龄童,嘴里却一直喊着:“六团长,六团长……”
六龄童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自己只顾猴戏和传承,却忘记他还只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这一次,六龄童放下猴戏,做了一次木匠:亲手给儿子做了灵柩,送他最后一程。
哥哥的死,唤醒了六小龄童四世“猴王家族”的宿命。
这次,金箍棒落到了他的肩上:一万三千五百斤!
谁料,一夜之间,一场浩劫席卷而来。
二、
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被划为“牛鬼蛇神”,住进了牛棚。
此后,一大家子,全靠大儿子和几个女儿的微薄工资糊口。
六小龄童的母亲,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期间还要忍受各种委屈……六龄童则被挂牌游街,还把螺丝壳放到凳子上,让他跪在上面。
在家乡绍兴,六龄童经常下乡演戏,深受群众喜爱。
这种时候,就有农民自发起来,拿着锄头冲进会场,与“造反派”展开搏斗:
“他是孙悟空,是艺术家!”
“劳改”期间,六龄童拉板车,六小龄童就在后面推。
有时会在工人师傅旁边,给他们表演一段。
一生钻研猴戏的六龄童,当然知道孙悟空那句话:
“师傅,过了一关又一关,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
他还告诫儿子六小龄童:“想学猴戏,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练功要闲时闲用,忙时忙用,紧时紧用。
”
可到了翻跟头、拿大顶这样又苦又危险的功夫上,六龄童犹豫了。
让小儿子练吧,两个儿子已先后离世,不练吧,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艺术,谁来传承?
到最后,六小龄童还得练。
1971年,大人物到南方视察,看文艺汇演,想起当年看过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说:“那只猴子哪里去了,叫他出来见见世面喽!”
就这样,大人物一句话,被“批斗”进牛棚的六龄童,终于盼来了曙光。
三、
六龄童平反后,国家补偿两万多元工资。
六小龄童的母亲拿着这笔钱,去报答当年接济过他们的亲戚朋友,不管别人帮衬他们的是3元还是5元,她都会给人家买一块手表,或者一辆自行车。
1978年,央视播出一部日本版《西游记》。
剧中唐僧由女人扮演,画风恶搞乱入,在全国人民的一片骂声中,这剧播了3集便被叫停了。
为正视听,央视决定投拍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西游记》。
时任央视副台长洪民生问导演杨洁,把这部古典名著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不到50岁的杨洁脱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杨洁自幼喜欢小说、戏剧和电影,读过许多经典名著,但没上过正规的电影学院,是一位戏曲导演。
此前,只业余执导过一部电视剧《崂山道士》。
1982年,《西游记》正式筹拍,导演杨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有特点,还要美。
不管是素人、演员还是戏曲家,只要符合剧中人物特点,她就敢用。
甚至有许多演员,还是边拍边找的。
在选孙悟空的扮演者时,杨洁拜访了不少戏曲名家,最终,她决定找小六龄童。
结果,小六龄童早已病逝,父亲六龄童就推荐了他的弟弟六小龄童。
面试完六小龄童后,杨洁认为,虽然他表演缺少点精气神,但动作规范准确,还算合格,就让他去北京试镜。
六龄童放心不下,跟着儿子来到北京。
当看到58岁的六龄童提着4个暖瓶跑上跑下,给23岁的儿子打洗澡水时,导演杨洁目瞪口呆。
当初六龄童提议让侄子小七龄童进剧组演猪八戒,就是为了顺便照顾六小龄童。
六龄童说儿子六小龄童从小比较娇惯,在剧团演出时,衣服都是从杭州邮寄到绍兴老家,让***妈洗的。
杨洁当场“石化”,她和六龄童“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保证六小龄童进剧组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还有一条特别强调:“拍戏期间,不许谈恋爱。
”
然而这条“特别强调”,却因一个北京女孩的到来,很快发生了变化。
四、
1982年,央视试播《西游记》试集《除妖乌鸡国》,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被杨洁认为很失败。
她说:六小龄童的动作像猎户,缺少“猴气”!
此后,剧组找来一只猴子,让六小龄童一边拍戏一边观察猴子,了解猴子的动作、习惯、爱好。
六小龄童就常跟猴子混在一起,到后来彻底“猴化”。
到了1983年夏,24岁的六小龄童拍《西游记》已完全上道,进展很顺利。
有一天,导演杨洁带来一位个高貌美的女孩,说她叫于虹,北京人,出生在军人家庭,原是“二炮”文工团的演员,因《西游记》剧组人手不够,调来做场记。
场记的工作很辛苦,《西游记》剧组又穷,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于虹除了本职工作,有时还要客串像天竺国王后之类的角色,常常走得最晚……
六小龄童是外地人,一个人住剧组招待所,他看于虹很晚了还不走,就去问她要不要帮忙,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悉,六小龄童对于虹产生了好感。
但当时人们思想还很保守,加上有“约法三章”的紧箍咒,六小龄童不敢表白,也不敢约于虹,为了两人有更多相处机会,他灵机一动,计上心头: 每次拍戏时,他总是尽可能地加入一些“临场发挥”。
如此一来,于虹作为场记,就必须在戏拍完后,单独找他,补记他“临场发挥”的部分。
有一次,剧组去深圳。
于虹带了1千块“巨款”,想要买些礼物给家人。
不料,刚到深圳钱就丢了,非常难过地一个人躲在宾馆。
六小龄童知道后,就去找她,说我只有700,给你600吧。
说完不由分说,把钱扔下,转身就跑。
要知道,当时片酬很低,《西游记》拍了6年,六小龄童到手的片酬一共都不到2千块。
于虹大为感动,约六小龄童逛街。
她看中一个很漂亮的布娃娃,要65块,犹豫很久不舍得买,六小龄童二话不说买下来,送给了于虹。
实际上,六小龄童平时很节俭,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对于虹却如此大方,于虹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1985年夏,《西游记》剧组在北京西郊拍《官封弼马温》那场戏,六小龄童不慎受伤,韧带多处严重挫伤,需要卧床休息3个月…… 于虹便经常跑去照顾他,陪伴他,劝他安心静养,给他送水送药送水果,以及他喜欢看的文学书,这让六小龄童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
五、 1988年,25集电视剧连续剧《西游记》历经6年拍摄、制作、试播,终于正式问世。
29岁的六小龄童一剧封神,红透半边天。
在《西游记》播出前,六小龄童只是剧团一名普通演员,对外介绍时,总要加一句,“他父亲是‘南猴王’六龄童”。
此后六龄童去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总有委员冲上来,拉住六龄童的手,热情地说:“哎哟,这不是孙悟空的爸爸吗?” 六小龄童太火了,参加活动过安检,人家只认“六小龄童”,不认他的真名“章金莱”。
后来没办法,六小龄童向公安部门反映情况,经公安部门核实后特批: 一个“孙悟空”,两张身份证。
最终,六小龄童成了《西游记》最大赢家,不但红遍全国,还成功抱得美人归。
这个美人,就是于虹。
北京女孩于虹,身高1米71,本来找对象很挑剔,有3个标准:不要近视眼,不要南方人(没地域黑),身高1米83以上……
六小龄童呢,近视600度,散光200度,南方人,身高1米72……哪一样都不合标准,所以有媒体打趣:“真不知于虹是爱上了六小龄童还是孙悟空。
” 至于为啥没有遵守“约法三章”谈恋爱,六小龄童解释说:“当初杨导演说1年半就拍完,结果拍了6年,我从23岁拍到了29岁,都快拍老了还……”
1988年6月12日,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典礼,29岁的六小龄童众望所归,斩获“视帝”。
同时,他还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跨地域“怪婚礼”: 新娘在北京,新郎在新加坡,颁奖典礼在沈阳。
当天,新娘子于虹在北京的婚房等候新郎,新郎官六小龄童却和剧组主创在新加坡访问演出,饰演沙僧的阎怀礼现场宣布: “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我的好朋友六小龄童先生,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于虹小姐,喜结良缘,选择今日结婚。
”
而在沈阳举行的“金鹰奖”颁奖典礼上,一位领导也当场宣布了这件喜事。
电视转播了两地盛况,第二天又有许多媒体报道,就连新加坡的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发出喜讯:“猴王怪婚礼,人人都称奇”。
然而六小龄童这么早就结婚,令许多人很不理解。
因为“美猴王”女粉丝很多,遍布全国各地,这么早而且大张旗鼓地结婚,很有可能影响他的人气。
对此,六小龄童的回应和做法,却十分出人意料。
六、 对于外界的质疑,六小龄童回应说:“我认为,衡量一个演员成功与否的标准,看的不应该是你是否结婚,而是你的艺术水平。
” 就这样,在很多明星还不敢公布自己是否恋爱的时代,六小龄童就光明正大地公开了自己的已婚身份。
婚后,于虹踏进了章家的门,怀疑自己掉进了“花果山”,半夜上个洗手间,都能看到墙上贴着猴子手拿金箍棒的凶狠照片,常吓得彻夜难眠。
不过没几年,于虹就被六小龄童“点化”,不仅克服了“睡眠恐惧症”,还养成了收集与猴有关的物件的习惯。
1990年冬天,于虹为31岁的六小龄童生下了女儿章同童。
小家伙融合了父母的优点,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很像爸爸,五官却很像妈妈。
大家都很高兴,但此时的六小龄童,却被自己演的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西游记》拍完,六小龄童被架在了半空,上不去下不来,迷茫了3年。
虽然演过几部影视剧,还曾获得大导演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的赞赏,但更多的演员与他对戏时却经常笑场: “不管章老师演啥,都像孙悟空变的!”
2000年,堪称现实版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记续集》问世,该剧补充了之前《西游记》中缺少的最后16集。
由于时间跨度长,原剧中的许多演员都物是人非,有的甚至已经与世长辞,为此,剧组不得不在续集中换人。
六小龄童很感慨地说:“立场本该最坚定的师傅唐僧,换了3个人,而毛毛躁躁的孙悟空,却万水千山走遍,一个人走完了西游全程。
”
《西游记》成为现象级经典热播剧,找上门来的代言很多。
金主要让“孙悟空”穿上皮鞋,喝两口奶,或者竖起大拇指,六小龄童通通拒绝: “老祖宗留下来的形象,不能在我这变了味。
” 孙悟空没变味,这世道却变了。
六小龄童曾对媒体感慨:当年拍《西游记》25集,投资600万,六小龄童片酬最高,每集70元,拍完都挣不到2000元。
而如今,一部投资2000万,拍40集的电视剧,一个演员拿走800万,其他演员呢,剧组开销呢,还得从制作成本上扣,这样质量能有保障吗?
有时接戏,六小龄童找搭戏演员对戏,没想到对方却说:您都老艺术家了,对什么词儿,现场再说吧! 六小龄童一时间无所适从。
当年拍《西游记》,都是事先对台词、走台步、找感觉。
原本特正常一件事,如今变得不正常了。
而不正常的,又岂止是演戏。
七、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有一次,六小龄童的女儿,指着电视上播放的动画片《变形金刚》,突然质疑父亲:“你说变形金刚和孙悟空,谁厉害?“
六小龄童有些不适,答不上来,不过很快,他就有了答案。
2008年汶川地震,有几个孩子被压在教学楼废墟中,她们苦苦支撑了72小时还多,得救后最想见的就是“孙悟空”。
她们告诉“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支撑他们挺下来的信念竟是: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压了500年没死,我们挺几十小时,也一定不会死!”
六小龄童听了热泪盈眶。
孙悟空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
他要坚持下去,传承西游文化,传承孙悟空精神,向师傅玄奘大师学习: “宁向西去一步死,决不东归半步生。
”
六小龄童开始四处演讲,宣扬西游文化。
一次签售会上,一位华裔美国小朋友错过签名机会,径直找到六小龄童的休息室,话没说完,眼泪先流下来: “我飞了几千公里,就是为了来看你。
”
因为孙悟空,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六小龄童,然而随后几年,他却饱受争议。
有网友揶揄他:“西霸”“六学”“消费西游情怀”……对此,六小龄童回应说:猴戏不姓章,属于中国,属于全世界……
世界变了,但六小龄童还坚持着本心,一直传承着章氏家族四代人的“猴戏”,并不断创新,从木头脸、布脸、勾脸再到贴脸,一直在“进化”。
至于婚姻方面,自1988年至今,和于虹结婚33年了,六小龄童在灯红酒绿的娱乐圈里不断沉浮,却从未传出过什么绯闻。
其实他有许多女粉丝。
有一位日本女粉丝,明知道他已结婚,还专门千里迢迢跑到中国,非要见他一面不可。
六小龄童拗不过,说那好吧,我带老婆一起去。
然而女粉丝很倔,坚持要单独见见他。
他无奈,说要是这样,那我就不去了。
老婆于虹劝他,说人家专门从日本跑来见你,也很不容易,你就去见见吧,没关系。
六小龄童这才去了。
快到地方时,他又给老婆打电话:“我到了她的住处,那门应该是开着呢,还是关着呢?” 老婆于虹大笑,说随便啊,我还不了解你,你就是关上门,又能怎么样……不过也快到饭点了,不如你请她出来,吃顿饭好了!这个时候,于虹和六小龄童伉俪情深,以前那些“缺点”,在她眼里早都成了优点:近视眼好啊,走在街上看不清别的美女。
个子不高也好,专家说了,男人身高1米75以下更长寿。
南方人?他生于南方,又在北方生活多年,南北方的优点他都有!
对于婚姻保鲜,不在娱乐圈里迷失,今年62岁的六小龄童有自己的心得: “我是一只风筝,她就是放风筝的人,有时她手松一些,我就往高处飞,有时她则会把线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