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长假,除了各个景点的人山人海,最大的赢家,无疑是电影院线里的《复仇者联盟4》。票房相当惊人,创造了进口片的记录。按照现在接近40亿人民币的票房来看,已经跻身中国票房前三甲——前面的是《流浪地球》和《战狼2》。
我还没有走进电影院去看,因为票价有点坑,估计要等一段时间在互联网上付费观看了。主要原因,我不想给这部片子添油加料。毕竟我并不希望它能够超越《流浪地球》,而后者对中国未来科幻电影、重工业电影都有标杆的意义。如果漫威的十年终极大作,都没有在票房上打败本土第一部重工业科幻电影,那么对于这种片型的中国后来者,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激励。
然而国内的院线和电影界,对《复仇者联盟4》的支持和厚爱,可谓无以复加。排片率甚至高达80%以上,同一时期,从春节档期至今,甚至未来数月之内,国产电影没有一个能打的。——参见我前几日文章。《“国产片荒”的背后——娱乐圈的“非暴力不合作”》。
科幻片、魔幻片和奇幻片,如今已然是好莱坞的顶梁柱。每年数百亿的营收,而且是工业化批量生产。仅仅是此前三月份,同样还有一部漫威的《惊奇队长》,作为《复仇者联盟4》的先导片和宣传片,占据了春节档和五一档的间隙。
如果仔细看全球票房纪录,美国最挣钱的还是科幻片、魔幻片和奇幻片。《阿凡达》、漫威、恐龙、星球大战、动作猛片,牢牢占据了票房排行的大部分位置,偶尔也有《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冰雪奇缘》之类的其他片子夹杂其中。
相比于我们几年磨一剑的《流浪地球》,美国漫威生产的速度,至少是国产片的十倍以上。这还仅仅是迪士尼旗下漫威一家,还有DC的英雄片,加上环球的恐龙系列和《速度与激情》系列,华纳兄弟的《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更早的21世纪福克斯的《星球大战》系列.......对比起来,人家的速度是我们的几十倍,产量更是百倍以上。
这些片子,不仅展示美国的硬实力,软实力,美化美国人形象,还赚得盆满钵满,而且是巨大的商业买卖。
好莱坞大片,这个“大”字,美国人是绝对担当得起。好莱坞的科幻片、魔幻片和奇幻片类型大片,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是绝对的垄断地位。即便这样,面对所有可能的潜在对手,美国人照样充满了警惕心。当年欧洲还有一些科幻片的制造队伍,无一例外被美国人收编了。
香港当年的功夫片,早已经没落,而有意思的是,好莱坞的英雄们的打斗,其实借鉴了很多中国功夫片的元素,动作优美与力量结合得很好,欣赏性十足,远比早年的好莱坞电影的蛮力打斗,好看得多,实际上人家也在与时俱进。
可以想见,刚刚冒出苗头的国产科幻电影,要面临怎样的围追堵截?资金、院线、宣传、舆论,以及系统性组织性长期性地抹黑,哪方面都是坑——我甚至怀疑郭帆是否还能够坚持到下一部。想想刘慈欣自己,宁肯偏安阳泉一隅,而没有跑到北京、上海这种是非之地,也是大智慧作者。
我当初说国产片的春天要来到,现在看来,《复仇者联盟4》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倒春寒,让我面对现实。好莱坞在这类片型上的强大,恐怕是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的差距,甚至比美国海军与全球其他国家海军的差距还要大。
有差距也没什么,新中国不就是一穷二白这么走过来的吗?心若在,梦想就在,勇敢去追就是了。最怕的是认命,所谓哀莫大于心死,看看电影界文艺界,真的觉得占据主流的,都是“逆向民族主义者”。都形成了“路径依赖”,就算是拍摄国产正能量片子,能够大把赚钱,都不会去拍摄。
很显然,光靠观众买单,光靠市场拉动,已经很难让国产片整体回归正能量。连经济效益都拉不动的东西,这在中国还是很罕见的。中国人对赚钱有着钢铁意志一般的执着,对发财乃是比zong-jiao更加虔诚的信仰,明知道拍摄好的正能量片子可以赚钱,居然还大面积集体回避。
回到复仇者联盟4上面来,我看了一下剧透,也看了一下影评。个人认为,这部片子的编剧能力,相较于复仇者联盟三,已经是大幅度下滑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剧本用了时间穿越的概念。在我心目中,凡是大面积用到时间穿越的——都没有一个好故事。武侠和超人,科幻和魔幻,已经是不接人间烟火气,就要靠表现故事和人性,塑造人物性格,制造矛盾冲突,以此来讲好故事表达主题。但是一旦用了时间穿越,那么不仅是取巧,简直就是“作弊”。
为什么在剧本里,使用时间穿越相当于作弊?这是因为与超能力相比,时间穿越改变过去,或者从未来穿越而来,任何结局都可以安排。都说世间没有后悔药,穿越这个操作,相当于在剧本里的“后悔药”。
只有江郎才尽的编剧,才会整体上使用这种“穿越术”——实际上,漫威的老爷子去世刚刚没有多久,而复仇者联盟4也算是一个“终结篇”,反正暂时不用过多考虑后面了。相比之下,木乃伊复活、古生物复原,我都觉得是正常的编剧,但是时间穿越难以容忍。(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也局部使用了,但是比例很低,而且不影响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整体性)。
有的朋友告诉我,《复仇者联盟4》应该是好莱坞近年来的巅峰了。盛极而衰,是必然的。我现在并没有那么乐观,如果国产片不能全面复兴,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好莱坞挟资本、技术的工业优势,加上培养的粉丝群体,即使是故事老套,但是场面够大,“爆米花”电影,依然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年,在电影(包括文宣)领域,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并没有缩小。甚至在局部的差距更大,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欧洲、日本有对标好莱坞的作品。倒是工农业军事一直起色一般的印度,这些年拍出了一些接地气、有温度的作品。韩国这些年,也有一些不错的片子。
想了想,最近既然“国产片荒”,推荐大家看两部电影,其实故事都不错,接地气也真实。简单评价一下,不算剧透:
——强烈推荐韩国电影《国家破产之日》,这是直面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的一部纪实性电影。通过各路人物在金融危机面前的表现,给观众展示了韩国这个半殖民地国家,发展的成果如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在IMF这些国际恶狼的算计之下,被西方人掠夺一空。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做带路党、有人发国难财、有人竭力隐瞒真相、有人据理力争、更多的人裹挟其中.......看完这部电影,也可以反思一下“金融开放”,以及西方金融资本家的本性。
——印度电影《印度制造》,这是一部充满家庭温情的励志电影(当然难免心灵鸡汤)。节奏很慢,故事也并没有太多过于激烈的冲突,更多的是家庭日常琐事,但是电影主题鲜明,而且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很接印度的地气,前半段写尽印度普通人的生活艰难,普通人的窝囊与隐忍,对照中产阶级的虚伪和腐败,后半段主角夫妻在逆境中一点点奋发向上,一家人互相照应互相帮助,最终创业成功。而且为印度众多的小手工业者代言——在这样的时代,虽然有中国这样的强大的制造能力,但是手工业者也有其一席之地。充满了“印度式”的励志气息。
起码,这两部电影,让我看得比《复仇者联盟3》有更多的思考,值得在片荒时期看一看。特别提一下关于韩国“金融危机”的《国家破产之日》,故事是根据真实情况编写,很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