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23:01:52 热度:

暗杀、下毒、恐怖主义……萨达姆·侯赛因残暴统治伊拉克的24年

1

照片上的这个人大家都认识,他是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共和国的总统,中东世界的暴君。他曾将两千万伊拉克人置于恐怖统治之下长达二十四年之久。他曾先后发动过两场战争,导致数十万伊拉克人丧生。

在他死后,有人曾在巴格达街头开枪庆祝萨达姆时代的结束。但十年之后,又有人说如果萨达姆还活着的话,伊拉克会比今天更好。甚至就连美国总统川普也说,只有萨达姆才懂得对付恐怖主义的正确姿势。

萨达姆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狠角色。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究竟可以狠到什么样的程度。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萨达姆在获取最高权力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相信看完你就会知道,萨达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1979年之初,虽然萨达姆的职位是伊拉克副总统和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但他事实上已经是伊拉克的第一号实权派人物。在这一年,萨达姆决定要捅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在他的威胁下,伊拉克总统、革命委员会主席贝克尔(al-Bakr)主动辞职,把这两个职位让给了萨达姆。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萨达姆已经顺利地爬到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他应该感到心满意足才对。但萨达姆并不是普通人。他不仅仅满足于得到总统这个职位,他还要确保所有的人都对他保持无条件的、百分之一百的忠诚和敬畏。

1979年7月22日,刚刚上任几天的萨达姆邀请革命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和其他政治人物参加一个在巴格达召开的大会。在大会开始前,萨达姆命人在会场内装上了摄像机,用来记录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在大会开始后,萨达姆带着一脸严肃的表情,走上主席台宣布:“有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要告诉大家。我们刚刚破获了一起阴谋。我们之中出了叛徒。”

说完之后萨达姆直接坐在了主席台上的一张桌子后面。就像一场演出一样,讲台上的幕布拉开,革命委员会的秘书长马沙迪突然出现在了主席台上。马沙迪站在主席台的麦克风后面,带着哭腔、结结巴巴地承认自己就是这起阴谋的发起人。

萨达姆坐在主席台上,手中夹着一只粗粗的雪茄。他宣布,参与这个阴谋的还有其他人。而这些叛徒,现在就坐在我们中间。

随着人群中发出一阵阵骚动,萨达姆开始一个个地念出叛徒的名字。根据探索频道纪录片中的描述,萨达姆并没有直接把叛徒的名字直接读出来。他特意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尝到那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面对在场的200多名伊拉克最高级别的政治精英,萨达姆把他们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读了出来:

“A是叛徒吗?”

沉默五秒。

“不,A不是叛徒。那么,B是叛徒吗?”

沉默五秒。

“不,B也不是叛徒。那么,C呢?C是叛徒吗?”

沉默五秒。

“是的!C就是叛徒!”

那个被指认为叛徒的人会立刻被秘密警察带离会场。每个人都知道等待着这个人的命运是什么。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汗淋漓,坐立不安。会场中不断传来人们咳嗽和清喉咙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等待着自己的名字被念到的一刻,然后在绝望中等待萨达姆的宣判。

有人拿出手绢不停擦汗:

有人哭了起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带走,留在会场中的人神经也越来越紧张。终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他突然站起来高举着一只手,用略带哭腔的声音大喊了起来:

根据探索频道的翻译,这个人喊的是:“复兴党万岁!!萨达姆万岁!!”在他喊完这几句话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第二个人站了起来:

然后是第三个:

每个人在高呼口号时,声音中都带着一些颤抖,这也许是出于对萨达姆的热爱,也许是出于会场上这令人窒息的恐惧。

当会议结束时,现场的伊拉克高级官员中一共有66人被带离了现场。萨达姆对剩下的人表示了祝贺,他们都不是叛徒。至少今天不是。

会场中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怎么做了。

此时的萨达姆一定非常享受这种将整个世界踩在脚底的感觉。

在当天被带走的66个人当中,很多人在几个星期后就被枪决了。那个在威逼下当众承认自己是叛徒的马沙迪并没有得到萨达姆的宽恕。他也被一起枪决了。

这66个人中,还有一些人被释放了。萨达姆要让他们有机会去告诉那些活着的人们,他们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至于这场大会的录像带,萨达姆下令把它分发至全国各地供人们观看。

在1979年7月22日这一天,萨达姆·侯赛因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伊拉克人,谁才是这个国家说一不二的老大。

2

在掌握了绝对权力之后,萨达姆便彻底把法律踩在脚下,为所欲为。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从此人们都只能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听从一个人的声音。

当萨达姆发表意见时,他身边的人只有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的份,绝没有人敢发表不同的看法。对于那些私底下对萨达姆发表不敬言论的人,等待着他们的惩罚是死刑——在执行之前通常他们的舌头会被先割断。

当一个人可以随意决定自己同类的生死时,他便很难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其他人平等的位置上去。他会觉得自己像神明一样,仅凭自己的意志就改变历史运行的轨迹。

萨达姆的野心开始不断膨胀。萨达姆曾经说过:“我根本不关心现在人们怎么评价我,我关心的是500年后的人们怎么评价我。”他不再满足于成为伊拉克的主人,而是想要成为整个波斯湾地区的霸主。

从下面的这张中东地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环绕着波斯湾的一圈国家中包括了很多石油出产国,其中有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朗等。

这些海湾国家中当然也包括伊拉克。但是,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伊拉克和其他海湾国家有一点不同:伊拉克只有很小的一块土地连接着波斯湾。把地图放大一下可以看得更清楚:

大家可以看到,伊拉克通往波斯湾的出海口几乎就是一个点而已,只有48公里宽。从伊拉克内陆通往这个出海口的一条重要通路是阿拉伯河。

让萨达姆感到非常不爽的是,阿拉伯河的最后一段恰好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分界线,双方对于这条河的主权存在长期的争议,这让伊拉克的石油运输安全非常没有保障。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波斯湾的全景图:

波斯湾的形状好像一个狭长的口袋,图片中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这个口袋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54公里,如果需要的话,伊朗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个海峡封锁起来,这让伊朗人在争夺波斯湾霸权中占据了天然的战略优势。

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其他海湾国家或许还可以选择由其他港口出海,但伊拉克就只能彻底被憋在波斯湾里了。

我们把霍尔木兹海峡进一步放大一下。在上面的地图中,有三个红色字体标出来的小岛(LesserTunb,GreaterTunb,AbuMusa),它们刚好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航道之中,简直就是大自然在这里设置的三个永不沉没的炮台。

控制了这三个小岛,就等于是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而控制这三个小岛的正是伊朗。伊拉克一直希望伊朗能够把这三个小岛的主权归还给海湾南岸的阿拉伯国家,而伊朗自然不会轻易把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让给别人。

通往唯一出海口的河流与伊朗存在主权争议,霍尔木兹海峡又牢牢控制在伊朗人手里,这让萨达姆很不爽。

他觉得自己的脖子上好像被套了一条绳索,而绳子的另一头就握在伊朗人手中。只要轻轻一拉,伊拉克的经济就会被伊朗人绞杀。

在萨达姆当上总统的同一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在经过全民公投后,伊朗在1979年4月1日成为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由霍梅尼担任国家最高领袖。

萨达姆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刚刚经历了革命的伊朗国内局势一片混乱,军方遭到大规模的清洗,这正是伊拉克趁机夺取海湾霸权的绝佳时机。

1980年9月22日,在萨达姆的命令下,伊拉克向伊朗发动了突然袭击,两伊战争爆发。此时的伊拉克用石油美元打造了12个装备了最新苏式武器的机械化师。

萨达姆对于取得胜利非常有信心,他打算在战场上快速地战胜敌人,然后逼迫伊朗人坐在谈判桌上接受伊拉克提出的领土条件。

果然,伊拉克军在开战后长驱直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控制了阿拉伯河对岸的大片地区。但出乎萨达姆意料的是,伊朗人在抗住了伊拉克的第一波进攻后,逐渐稳固了自己的阵地,并在1981年1月开始逐步发起了反攻。

伊朗人在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敌人,但他们用人海战术和宗教狂热弥补了这一点。在反击中,伊朗人使用了残酷的人肉冲锋战术,他们让十几岁的儿童先冲过地雷阵,用他们的肉身引爆地雷后再让正规军通过。有记者报告说,他看到成千名儿童被二十个人一组用绳索拴在一起,然后被赶向敌人的地雷阵。

这种带着宗教狂热的自杀性冲锋对伊拉克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冲击。一些伊拉克士兵在多年后回忆说,当你看到一群儿童向你冲来时,想要对准他们扣动扳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一名军官由于不愿意让手下对这些儿童开枪,被带到了萨达姆本人面前。据说萨达姆在所有人面前当场处决了这名军官。

接下来,伊朗人在反击中发动了更多的人肉冲锋,有时仅仅为了前进100米就可以死上几千人。双方在战场上形成了僵持状态,这场战争很快演变成了二战后最为血腥的一场战争。

伊拉克人速战速决的幻想破灭了。此时的萨达姆向世人展示了他性格中凶狠好斗的一面。只要能把伊朗人逼到谈判桌上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1981年5月,伊拉克宣布所有进出伊朗港口的船只,不论国籍,都将成为伊拉克的攻击目标。萨达姆这样做,一来是为了切断伊朗与外界的贸易,摧毁敌人的经济;

二来是要把西方国家拉下水。如果波斯湾无法进行正常的石油出口,西方国家自然会给伊朗施加压力,让他们早点跟伊拉克和谈。

1982年5月30日,一艘土耳其油轮被伊拉克击沉。6月,伊拉克攻击了一艘希腊货船,导致全部船员丧生。8月,伊拉克又击沉了一艘希腊货船。

面对伊拉克的频频攻击,伊朗也发起了反击,开始攻击科威特和沙特的油轮。双方这种对海湾内所有国家货船的无差别攻击被称之为“油轮战”(TankerWar)。

在与伊朗进行油轮战的同时,萨达姆于1982年6月20日放低姿态,主动向伊朗表示他愿意停火并在两周内从伊朗撤军。但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偏偏是一个硬骨头,对于萨达姆的请求他回答说,除非萨达姆下台,否则伊朗绝不接受停战。

霍梅尼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萨达姆你***吧。”

萨达姆的停火请求遭到拒绝后,在巴格达召开的一次内阁会议上,伊拉克卫生部长自作聪明地给萨达姆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萨达姆可以暂时先假装下台,等到和伊朗恢复和平之后再重新执政。

萨达姆听了这个绝妙的主意后,向在座的内阁成员问道:“还有其他人同意卫生部长的看法吗?”

没人举手。

萨达姆把卫生部长请到了隔壁的房间内,亲手开枪打死了他,然后回到内阁会议中继续开会。

在和谈提议遭到拒绝后,萨达姆为了让伊朗人屈服,开始在战场上使用包括芥子毒气和神经毒气在内的化学武器。

等等,美国人不是最忌讳独裁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那么当萨达姆在伊朗境内投下大量毒气弹的时候,美国人在做什么呢?

这是拉姆斯菲尔德作为里根总统的特使在1983年访问伊拉克时的情景。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却一直在暗中向伊拉克提供支持。

对于萨达姆在战场上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人不但假装没看到,甚至还偷偷地向萨达姆出售过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人就很虚伪。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在这一年的年底,伊朗革命者们冲进了美国大使馆,把52名美国人扣押为人质,直到444天之后才释放。

对于美国人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他们在两伊战争中倒向伊拉克一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美国政府要为国家利益服务。

萨达姆不但对伊朗士兵使用毒气,对本国平民使用起来也毫不手软。1988年3月16日,为了惩罚在战争中支持伊朗一方的本国库尔德人,萨达姆命令空军在一个叫做Halabja的库尔德村庄中投下了毒气弹。

在这次攻击中,有超过5000名平民被毒气杀死,很多村民甚至来不及逃出自家的院子就倒在地上死去了。事后来到现场的伊朗记者拍下了当时的惨状:

对本国国民尚且如此,可以想象萨达姆对伊朗人使用起毒气来更是不会有任何顾忌。

但是,在经历了残酷的油轮战、毒气战之后,霍梅尼仍然丝毫没有跟伊拉克和谈的意愿。萨达姆碰上霍梅尼也算是棋逢对手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大权在握的独裁者,一个是有几千万狂热信徒的宗教领袖,谁也不肯轻易示弱。

尤其是霍梅尼,大有一种就算伊朗被打穿打烂、伊朗人全部死光也绝不认输的气势。

到了1988年,萨达姆终于受不了了。这场原计划只打几个月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第八个年头。持续八年的战争拖垮了伊拉克的经济,全国的军费开支一度占到了GDP的一半以上。

除此之外,伊拉克政府在国际上还欠了一大堆债务。有35万伊拉克人在战场上丧生,按照人口比例计算,这相当于今天的中国在一场战争中死亡了3000万人。

于是,气急败坏的萨达姆向伊朗发出威胁,如果伊朗人再不和谈,他就要向伊朗平民发动全面的毒气战。按照萨达姆的性格,如果真要把他逼急了,往德黑兰人口密集区投毒气弹这种事情未免干不出来。

为了向伊朗人证明自己是认真的,萨达姆在伊朗一个小城Oshnavieh投下了毒气弹,造成2000多名平民死伤。

1988年7月,萨达姆又在另外十几个伊朗小城和村庄使用了毒气弹,造成了更多的平民伤亡。对于萨达姆的这种行为,美国政府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甚至还阻挠过联合国对此进行谴责。

同样是在7月,游弋在波斯湾内的美国军舰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了一家伊朗的民航飞机,机上290人全部死亡,美国政府拒绝对此道歉。

当然,这一切都无法动摇伊朗领袖霍梅尼继续战斗的决心。不过,伊朗政府内部的一些人在这个时候开始沉不住气了。

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整个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都是站在伊拉克一边的,这场仗再打下去只怕伊朗是真的要亡国亡种了。他们花费了很大力气,终于说服了霍梅尼接受停火谈判。

7月20日,霍梅尼在广播中极不情愿地(注意是极不情愿地)宣布伊朗将接受停火。他在讲话中说:“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是幸福的。那些在战场中死去的人是幸福的。而我却只能不幸地活在这里,饮下这杯毒药。”

1988年8月,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实现了停火,双方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国界线后面。

在耗费了无数的财富、牺牲了无数的生命之后,这场持续了八年的战争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这世界上又多了一百万名失去儿子的母亲。

3

持续了八年的两伊战争留给了萨达姆一支100万人的庞大军队,但同时也留给了他高达1000亿美元的外债(相比之下,中国1988年的外汇储备只有33亿美元)。除了养活军队、偿还外债之外,他还需要资金去修复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基础设施。

萨达姆迫切地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但偏偏这个时候的国际油价一路走低,伊拉克每年的石油收入也下降到只有100亿美元左右。为了解决伊拉克战后的经济困难,萨达姆将目光投向了伊拉克南边的石油小国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个只有1.7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面积比北京市稍微大一点,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0.012%。但就在这么一丁点大的国土下,竟然不成比例地埋藏着占世界总储量8%的石油。从下面的科威特油气田分布图上可以看到,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浮在石油上的国家:

在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了很多帮助,这其中包括140亿美元的借款。在战争结束后,萨达姆想要赖掉这笔借款。

他的理由是:伊拉克人在前线流血牺牲,替其他阿拉伯国家挡住了伊朗的伊斯兰革命,阿拉伯兄弟国家出点钱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再跟伊拉克要这笔钱。然而,科威特拒绝了萨达姆的要求,这导致两个国家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为了恢复战后经济,伊拉克政府希望OPEC组织成员国能够适量减产,以刺激低迷的石油价格。但科威特却无视OPEC组织规定的限额,持续以低价大量倾销石油。

不但如此,伊拉克还认为科威特在横跨两国边境的Rumaila油田中过度开采,导致伊拉克损失了大量的石油储备。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对此进行补偿,但这一要求同样被科威特拒绝了。

这一切都让萨达姆十分恼火,他在1990年7月25日紧急召见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AprilGlaspie)。在会谈中,萨达姆向格拉斯皮大肆抱怨科威特的种种损害伊拉克利益的各行径。

格拉斯皮大概是不太了解萨达姆的为人,竟然误以为萨达姆找她来只不过是想要表明伊拉克想要让科威特减少石油产量。在会谈中,格拉斯皮告诉萨达姆:“我们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没有看法。(WehavenoopinionontheArab-Arabconflicts.)”

对于格拉斯皮随口说的这句话,萨达姆却心领神会,把它解读为了美国政府的态度。而格拉斯皮还天真地认为,海湾地区近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带着对谈话内容完全相反的理解,两个人都满意地结束了这次会谈。格拉斯皮在5天后飞回华盛顿,开始了自己的长假。

7月31日,伊拉克和科威特在沙特城市吉达进行了一轮谈判。双方参与谈判的分别是伊拉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杜里和科威特王储萨巴赫。

杜里告诉科威特王储,伊拉克已经在科威特边境上集结了大批军队,要想让伊拉克撤军,就老老实实拿出100亿美元。

面对伊拉克的恫吓,萨巴赫知道自己只能乖乖交钱。但作为一国的王储,他实在不愿意像一个被绑架的人质一样在屈辱中按照绑匪的命令交出赎金。

科威特王储告诉杜里,让他交钱可以,但能只交90亿美元。萨巴赫这样做,是为了让这笔钱看起来像是“双方谈判的结果”而不是“伊拉克单方面的勒索”。

他认为,9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对于萨达姆来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科威特需要用这10亿美元的还价来维持最后的一丝尊严。

当谈判的结果传到巴格达之后,萨达姆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在萨达姆眼里,有人敢于跟他讨价还价,这本身就是对他权威的一种挑战。

谈判结束仅仅两天后,在萨达姆的命令下,10万名伊军和2000辆坦克在8月2日凌晨开始了对科威特的入侵。战斗的过程毫无悬念可言,伊军在12个小时内就粉碎了科威特的抵抗,科威特王室逃亡至沙特。

对于萨达姆的这种行为,美国人非常吃惊。他们想不到萨达姆对于阿拉伯兄弟国家也会如此地凶狠,尤其科威特在两伊战争中曾经为伊拉克提供过许多帮助。

在占领科威特全境后,萨达姆又把大量部队集结在了科威特与沙特之间的边境线上。没人知道伊军会不会继续南下,占领沙特境内的油田。

如果这部分油田也被伊拉克占领,世界上40%的石油供应都将控制在萨达姆一个人的手里。这是美国政府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通过了决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美国宣布冻结伊拉克海外资产,并禁止一切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贸易。

8月6日,对伊拉克的贸易制裁扩大到联合国层面,联合国成员国被禁止购买伊拉克的石油。布什总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坚决地强调说:“这一行为不会被容忍。”(Thiswillnotstand.)

在同一天,沙特国王正式许可美军向沙特境内派遣部队。8月7日,两个F15战斗中队经过空中加油,在15个小时的不间断飞行后抵达了沙特。8月8日,美军第82空降师开始陆续抵达沙特。

面对美国的威胁,萨达姆毫不让步。在美国向沙特派出部队的第二天,萨达姆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同时,萨达姆还扣押了一批西方人质,声称如果西方国家敢于动武的话,他就把这些人质作为人肉盾牌放置在战略目标上。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手中握有这些人质,萨达姆还特意“探望”了这批被扣押的人质,并把这段视频在电视上播放。

当萨达姆走进房间时,被扣押的人质满脸都是焦虑:

萨达姆故作亲切地拍着一个小男孩的头,但小男孩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的萨达姆不像是一名国家元首,倒更像是一名西装革履的黑帮老大。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很容易觉得萨达姆这些行为毫无理智可言,简直愚蠢透顶。但这只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聪明而已。萨达姆能爬到今天的位置,绝不会是一个傻子。

在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最后还是在付出了五万多人死亡的代价后撤出了越南。

在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苏联人花了十年时间,死了一万多名士兵后也只能选择撤出阿富汗。

这一切都证明,即使是超级大国,在有限的常规战争中也未必能战胜顽强抵抗的小国。

此外,萨达姆还精辟地总结出了美军最大的弱点:怕死人。他曾经非常不屑地说,美国社会连一万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萨达姆说得一点都没错,如果伊拉克死了一万名士兵,他大概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但如果美军在遥远的中东地区有一万名士兵丧命,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美国其实都算是输了。

美国人当然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但要想继续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威信,他们就必须陪萨达姆玩到底。布什总统反复向国内民众保证这不会是第二次越南战争,同时开始了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时候,美国在伊拉克周边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力量。如果在海湾地区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美国对萨达姆的惩罚顶多也只能停留在经济制裁和口头谴责的层面。

在布什总统的命令下,美军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打造的战争机器全速运转了起来。美国空军开始动用C-141和C-5战略运输机,向沙特运送军事人员和装备。

C-141是一款大型战略运输机,每架飞机可以搭载2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C-141已经不算小了,但C-5比它还要大上许多。事实上,C-5是当时美军最大的战略运输机。特殊的设计可以让它机头和机尾同时打开,装货卸货两不误。

其他飞机跟C-5放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玩具一样:

从主战坦克到直升机,这种飞机基本上什么都可以运:

这两款飞机都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理论上拥有无限的航程。

在沙漠盾牌行动开始后,美军动用了超过300架C-141和C-5向海湾地区快速集结兵力。在沙特的达兰空军基地,每隔七分钟就有一架这样的战略运输机降落,日夜不停。

在沙漠盾牌行动开始22天后,美军空运的物资数量就超过了1949年柏林空运11个月中运送的总量。

空军运输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可以在几十个小时内将一定规模的部队投放至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不过,如果跟海路运输比运量的话,美国空军完成的运输量仅仅是海运的一个零头。

在冷战末期,为了快速响应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军事冲突,美国在全球几个战略基地中预先存放了军用物资,并配备了专用的预置运输船(pre-positioningship)。

这种船只经过特殊设计,船身上自带吊装设备,在没有码头设施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卸货。几艘这样的船组成的船队可以装载足够一万六千名士兵作战30天所需的一切物资:枪支弹药、坦克车辆、食物、帐篷以及医疗设备。

下面是三个美国配备了预置运输船和相应军用物资的基地,分别位于地中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预置运输船长这个样子:

8月15日,距离危机发生还不到两周,从DiegoGarcia基地开来的三艘预置舰就已经抵达沙特港口。从这三艘船上卸下的物资相当于3000架C-141的运输量。

再加上之后从关岛出发的预置运输船队,它们一共运来了足够四万名士兵使用的一切装备和物资。

在完成初期的快速响应后,美军开始调动和征用更多的运输船继续向海湾增兵。在危机发生30天后,美军动用了超过100艘船只,在海湾地区集结了超过十万名士兵和相应的装备。

美军这种海空一体的爆兵模式并没有在这时停止,而是又日夜不停地持续了整整四个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将会有50万名士兵,近2000辆主战坦克,以及无数的车辆、装备和燃油被美军从地球的另一边投送到海湾地区来。

这将是二战结束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运输行动,一共运输了1200万吨物资,每次航程的平均距离超过一万公里。

在美军疯狂爆兵的时候,科威特王室也没闲着。虽然国家没了,但他们的银行账户里还有大把钞票。他们高价请来了美国公司Hill&Knowlton来替科威特做媒体公关。

10月10日,一名叫做Nayirah的15岁科威特女孩在美国国会人权小组前声泪俱下地讲述了伊军在科威特的暴行。她看到伊拉克士兵冲进医院,粗暴地抢走了一切医疗设备,其中包括给初生婴儿使用的保温箱,很多原本躺在保温箱里的婴儿被丢在地上等死。

这段视频在美国经电视播出后拨动了无数美国人的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行动。布什总统在讲话中也多次引用这一事件,用以证明美军行动的正义性。

直到两年后,人们才发现这名叫做Nayirah的小女孩其实是科威特驻美国大使的女儿,她的证词不过是Hill&Knowlton公司精心编造出来的谎言。

也许不论在什么社会,只要有钱有渠道,想要引导公众意见都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在赢得国内民众支持的同时,美国在国际上也拉来了一帮盟友。除了英国法国这种传统盟友外,美国还说服了包括沙特、阿曼、卡塔尔、阿联酋、埃及和叙利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加入联军。

这些阿拉伯国家的战斗力美军不一定看得上,但他们可以为美军提供重要的军事基地和用来运兵的港口。

到11月底的时候,美军在海湾地区已经集结起了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美国总算是有了跟萨达姆继续叫板的资格。

11月29日,美国政府通过联合国678号决议向萨达姆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伊拉克在第二年1月15日前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如果萨达姆不执行决议,美国将强迫他执行。

现在,萨达姆将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美国人的威胁。

4

到了1990年12月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已经在海湾地区集结了将近100万人和2000架作战飞机,主战坦克、火炮和各种作战车辆不计其数。

此外,美军还在波斯湾和红海部署了四个航母战斗群(第二年又增加到了六个航母战斗群)。

萨达姆之前之所以如此嚣张,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到美国在海湾地区没有什么军事力量,从而低估了美军开战的决心和能力。谁知道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美军竟然集结了比他还要多的军队。

这个时候的萨达姆稍微放低了一些姿态。在12月初的电视讲话中,萨达姆说双方“有50%的机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此次危机,前提条件是布什要有相应的诚意。在12月上半月,他陆续释放了所有被扣押在巴格达的西方人质。

在释放人质后,伊拉克与美国进行了试探性的接触,想要用一些附加的政治经济利益来换取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对此美国的态度很坚决,萨达姆必须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绝不接受任何附加条件。

美国人之前说了那么多狠话,调动了那么多的军队,这个时候哪怕是对萨达姆做出一毫米的让步,都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抽自己的耳光。

也许是被美国这一态度所激怒,萨达姆之后的立场开始变得异常强硬。独裁者特别需要在民众中维持一个强大和不可战胜的形象。

在已经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的情况下,如果被美国人吓一吓,就乖乖地退回去,他在国内民众中的威信将受到极大损害。从这一点上来讲,萨达姆也是骑虎难下。

那么,萨达姆真的认为自己能够扛住美军的军事打击吗?

成为一名独裁者有很多好处,但也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说,你身边的人全都怕你怕得要死。因为怕死,所以他们会拼命只让你听到你想听到的话,只让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

久而久之,一个普通人很容易就能掌握的信息,一名独裁者反而很难获得。萨达姆手下的很多人都明白伊拉克不是美军的对手,但没人有胆量敢在萨达姆面前这样说。

WaqicSamarai是当时负责向萨达姆汇报的情报负责人,他最后鼓起勇气向萨达姆提交了一份报告,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伊拉克将无法承受美国的军事打击。

萨达姆耐心地听完报告后,问Samarai:“报告里面的内容是事实,还是你个人的看法?”

吓破胆的Samarai赶紧回答说这仅仅是他个人的推测。

萨达姆平静地告诉他:“那让我来告诉你我的看法。伊拉克军队比你想象得更强大。交战的双方都会死很多人。但我们死得起,而美国人不行。美国是一个很脆弱的国家,他们承受不了大量士兵的死亡。”

在汇报结束后,Samarai暗暗庆幸自己保住了小命。更加让他如释重负的是,如果伊拉克真的战败,萨达姆也不能因为他没说实话而怪罪他了。

在伊拉克人忧心忡忡的时候,美国人其实也很紧张。伊拉克人担心的是输掉战争,而美国人担心的是在战争中死太多美国士兵。

全世界都知道,萨达姆手中握有大批的化学武器。在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曾经对伊朗人多次使用毒气弹。

为了预防萨达姆随时可能发起的毒气攻击,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都配备了毒气面罩。在炎热的沙漠中戴着这种笨重的毒气面罩,士兵们就算是站在原地不动都会中暑。

在美国国内,民众开始担心这可能会是第二次越南战争的开始,人们开始呼吁用经济制裁而不是军事行动来惩罚萨达姆。国会对于这场可能爆发的战争也并不买账,他们希望美国可以用外交手段来解决这次危机。布什总统面临着无比巨大的压力。

在美国国内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有80%的美国人支持布什总统在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但被问到是否支持美国入侵科威特、用武力迫使伊拉克撤军时,支持的人数急剧下降到了37%。

一位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后毫不客气地质问布什总统是否会送自己的孙子上战场。布什只能含糊地回答说,他会尽最大努力让这些孩子们安全地归来。

跟萨达姆不同,美国总统布什无法仅凭自己一句话就把整个国家拖入到一场战争中去,他必须首先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

布什需要向民众证明,在诉诸武力前他已经为和平解决这一危机用尽了一切努力。在联合国通过678号决议后,布什公开宣布愿意与伊拉克再进行一次和平谈判,底线是伊拉克必须无条件撤军。

布什的声明让阿拉伯盟友十分恼火,他们警告布什,这样的声明会被萨达姆解读为是软弱的表现。布什当然清楚这一点,但这是他为了赢得美国民众支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萨达姆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再一次错误的判断了美国开战的决心。他开始和美国政府大打心理战,一次次地推迟谈判的时间。直到1991年新年前夕,萨达姆还在宣称,集结在科威特边境上的联军“不会让伊拉克军人眨一下眼睛”。

外界预测萨达姆会拖延到撤军期限前的最后一刻,然后在谈判中拿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撤军条件。果然,在1991年1月3日,伊拉克与美国终于确定双方将会在瑞士的日内瓦进行最后一次谈判。

谈判的日期定在了1月9日,距离联合国决议规定的最后撤军期限还有6天。

参与会谈的分别是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交部长阿齐兹。布什担心阿齐兹不敢在萨达姆面前准确地传达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因此在谈判前特意亲自给萨达姆写了一封信,要阿齐兹转交给萨达姆。

1月9日,贝克和阿齐兹来到了日内瓦的洲际酒店,开始为避免战争做最后一次的努力。

谈判开始后,贝克就拿出布什总统的亲笔信要阿齐兹转交给萨达姆。阿齐兹却直接拒绝了,把信丢回到了桌上。在整个谈判过程中,阿齐兹表现出来的态度十分强硬,直到谈判结束,他都没有再碰过这封信。

在长达七个小时的谈判之后,一脸疲惫的贝克从会议室中走了出来,宣布双方谈判破裂。

在伊拉克如此高调地再次拒绝从科威特撤军后,美国国内民意开始强烈反弹,支持对伊拉克动武的民众首次超过了50%。三天后,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双方都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骰子已经掷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联军一方的指挥官是美国中部战区指挥官施瓦茨科夫(NormanSchwarzkopf)。

补充说明一句,这里的“美国中部战区(USCentralCommand)”指的不是美国中部,而是“世界的中部”,因为美军的战区是按照世界来划分的。下面这张图中黄色部分就是美国中部战区:

伊拉克一方的指挥官当然就是萨达姆·侯赛因本人:

这一战,萨达姆押上的是伊拉克未来十年的国运。但美国人又何尝不是呢?

此时冷战面临结束,国际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此战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美国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必须赢下这场战争。如果这一仗都拿不下,美国以后还怎么在国际事务上指手画脚、发号施令?

1991年1月15日,全世界在等待中度过了联合国决议中所规定的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就像萨达姆之前所宣称的那样,伊拉克果然没有从科威特撤军。

1月16日夜间(17日凌晨),联军将“沙漠盾牌”行动正式升级为了“沙漠风暴”行动,开始了对伊拉克的空袭。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各种武器也许并没有什么稀奇。但对于1991年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美军的很多武器就像是从科幻片里直接跑出来的一样。

17日凌晨,10架美军的F-117隐形轰炸机在夜色的掩护下穿越了伊拉克的防空网,直接来到了伊军防空火力最密集的巴格达上空,对这里的指挥中心、发电厂等战略目标进行了轰炸。

为了躲避雷达的探测,F-117采用了非常奇特的外形设计,甚至有飞行员在初次见到这种飞机时的第一反应是“这东西真的能飞起来吗?”

作为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有着全国数量最多的防空火炮和最严密的防空网。但面对看不见的对手,它们只能对着空中乱打一气。10架F-117用机上配备的激光制导炸弹完成轰炸后,安全地返回了基地。

美军配备的激光制导炸弹可以达到极高的轰炸精度,以至于在战争后期出现过第一枚炸弹在建筑物上炸出一个洞,第二枚炸弹从洞中钻进去爆炸的情形。

美国的CNN电视台驻巴格达的记者向全世界实况转播了美军空袭下的巴格达,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被实况直播的战争。

除了直接对巴格达进行轰炸的F-117隐形轰炸机外,美军还派出其他700架常规战机对伊拉克境内的多个战略目标进行了轰炸。

这其中甚至还包括提前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52战略轰炸机,它们在飞行了整整15个小时后对目标进行了轰炸,然后又掉头飞回美国本土。这是人类历史上距离最长的轰炸任务,飞行时间超过35小时,路程超过22000公里。

整个晚上,大批的空中加油机不停歇地盘旋在伊拉克的边境线上,为前去轰炸的战机进行空中加油。

最让指挥官最头痛的问题是前往伊拉克的空域过于拥挤,无法同时出动更多的飞机。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军光是空中加油机就要每天平均出动300架次。

在同一天,美军停泊在波斯湾和红海的军舰向伊拉克境内的目标发射了122枚战斧巡航导弹,主要用来攻击那些对于飞行员来说过于危险的目标。

这种导弹在发射后以超过800公里的时速做超低空飞行,可以躲避雷达的探测。战斧导弹上配有惯性制导、地形匹配系统等多种导航系统,能够在经过一两个小时的飞行后仍然准确地击中1000公里外的目标。

面对美军的大规模空袭,萨达姆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空袭开始后的第二天,他就打出了自己的第一张牌。

在这一天,伊拉克发射了8枚飞毛腿导弹,袭击的目标是⋯⋯以色列。

萨达姆打出的这一张牌看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以色列并没有加入联合国军,在这场战争中处于中立状态。萨达姆为什么要用导弹袭击以色列的平民目标呢?

不得不说,萨达姆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他料定按照以色列四十几年来有仇必报的做法,在遭到攻击后一定会对伊拉克展开报复性袭击。

这样一来,联合国军中的其他阿拉伯国家就变成了是和以色列“并肩作战”。中东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有着几十年的血仇,在这些国家中反以反犹是一种最基本的“政治正确”。

要让这些国家与以色列并肩作战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以色列一旦参战,必然的后果就是联合国军中的阿拉伯国家退出联盟。搞不好,还会有阿拉伯国家反过来帮助伊拉克与以色列作战。

萨达姆发射的导弹击中了以色列境内的平民房屋:

以色列人担心伊拉克的导弹上装载了毒气弹,纷纷戴上了防毒面具躲在家中。有人开始给自己注射预防神经毒气的针剂,以色列政府也开始给民众发放防毒面具。

果然,以色列政府在遭到袭击后立即开始着手准备报复,这让美国政府从上到下都非常紧张。阿拉伯国家退出联盟的话,损失的兵力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没有这些国家提供的军事基地和港口,美军这仗就没法打了。

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难以想象的外交努力劝说以色列不要对伊拉克动手,一方面保证尽最大努力保护以色列不再受到伊拉克导弹的攻击。以色列在美国的极力劝说下,最终勉强答应不对伊拉克采取报复行动。

美国之后在以色列紧急部署了原本用来拦截飞机的爱国者导弹,来拦截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导弹。虽然战后的数据显示爱国者在拦截飞毛腿导弹时并没有太高的成功率,但爱国者升空拦截的画面给普通民众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安慰效应。

除了在以色列部署爱国者导弹外,联军开始派出飞机在伊拉克西部寻找飞毛腿导弹的发射基地。为了保证以色列的中立,联军一度要派出多达40%的作战飞机去完成这一任务。

这些本该去轰炸重要战略目标的飞机只能每天在伊拉克西部茫茫沙漠中寻找那些鬼才知道在哪里的移动发射车。美英两国都冒着巨大的风险派出了特种部队渗入伊拉克境内,让他们找到导弹发射基地后呼叫空军进行轰炸。

在付出了如此之多的代价后,美国人总算是保住了联盟。

5

在1月17日的空袭开始后,联军首先对伊拉克的雷达站和指挥中心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打击,随后牢牢掌握了制空权。伊拉克空军的米格战机几乎没有机会升空迎战。

之后,联军对伊拉克的发电站、工厂、桥梁等战略目标进行了密集的轰炸,目的是瘫痪伊拉克的经济,削弱其维持战争的能力。

为了破坏伊拉克的电力系统,美军发射了装有石墨纤维弹头、能造成变压器和电网短路的战斧导弹。在空袭开始一周后,伊拉克被迫关闭了已经接近全毁的国家电网。

随着空袭的进行,美军定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联军的空袭成果。这一方面是为了向世界展示美军先进的军事科技,另一方面也是告诉媒体“美军的高科技武器可以避免误伤平民”,以博取公众舆论的好感。

在这样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美军指挥官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栋建筑说:“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空军指挥部。”

“我们会在这里丢下一枚炸弹。”

然后镜头切换到电视屏幕上:

炸弹落下后:

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只不过轰炸的目标由空军指挥部变成了机场、桥梁和工厂:

在1991年,美军的科技甚至能让你通过导弹上的摄像头,亲眼目睹导弹命中目标前的一刻:

联军的轰炸持续了一周又一周,强度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这样的空袭将会在伊拉克上空持续整整六个星期。

这也许是让伊拉克人最感到绝望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没有任何机会去修复那些遭到轰炸的发电站、工厂和桥梁。

在一个极端的案例中,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发电站在空袭的第一晚就被彻底摧毁,但它在之后又被反复轰炸了12次。

在完成对工业设施的轰炸后,美军又把轰炸的范围扩大到了伊拉克的地面部队。

CBU-87是美军配备的一款集束炸弹,每一枚炸弹中含有202颗长20公分、直径6公分的爆炸物。

当炸弹被投下后,202颗子炸弹会在空中被自动释放,落地后以爆炸碎片对人员和车辆进行大面积杀伤,最大爆炸范围可以覆盖大约三个足球场的面积。

这样的炸弹,美军在整个海湾战争中一共投下了一万枚。

面对联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萨达姆并没有什么办法。不过,在空袭的第一天,伊拉克人从一架被击落的英国战机上活捉了两名英国飞行员。于是这两个倒霉的飞行员就成了他们发泄怒火的对象。

这两名飞行员在遭到毒打之后,被伊拉克人拖到了电视台。其中一名飞行员被迫在电视上承认,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是错误的。

英国飞行员被毒打的画面也许可以让萨达姆在伊拉克民众中勉强挽回一丝尊严,但这并不能阻止联军的空袭。

萨达姆知道伊拉克空军不是联军的对手,但他仍然坚信伊拉克在地面战中可以对联军造成大面积伤亡。为了把联军尽快拖入到地面战中,萨达姆用尽了一切手段,其中包括“环境恐怖主义”。

从一月下旬开始,萨达姆向波斯湾中倒入了上百万桶原油,在海水中形成了十几公里长的石油污染。这些被倾泻进大海中的原油将会干扰沙特的海水净化设备,影响沙特东部的淡水供应。

同样是在一月下旬,萨达姆命人将科威特境内的油井陆续点燃。

萨达姆这样做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石油燃烧的浓烟可以影响联军的空袭;另一方面,滚滚燃烧的石油严重破坏了科威特的生态环境,这将会给联军施加舆论压力,让他们尽快开始地面战争。

1月29日,伊拉克地面部队出其不意地主动出击,占领了沙特东部距离边境线十几公里的城市海夫吉(khafji)。

一架盘旋在空中的美军无人机观察到了伊拉克军队越过沙特边境线的全过程。两天后,联军的地面部队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把伊拉克部队又赶回了科威特。

面对萨达姆的各种挑衅,联军地面部队并没有立即行动,但美军指挥官知道,他们不可能永远等下去。

伊斯兰教中的斋月在这一年开始的时间是3月18日,为了避免引起阿拉伯盟友的反感,美军必须在这个日期之前结束地面战斗。

最后,联军把开始地面作战的日期定在了二月底。在开始地面作战前,美军在海湾中进行了两栖登陆演戏,这样做是为了迷惑伊拉克人,让他们搞不清楚联军的进攻究竟会来自东面的海上,还是来自于科威特南部的边境线。

事实上,联军真正的主攻方向既不是海上,也不是科威特的南部。在地面行动开始前,美军主力已经悄悄移动到了伊科边境线的西侧。他们将从这里北上深入伊拉克境内,然后再掉头向东,从背后截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退路。

这个进攻路线被美军形容为“左勾拳”:

2月24日,萨达姆盼望已久的地面战终于开始了。

这一天,美军越过了伊拉克人布下的地雷带,进入到了伊拉克境内。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显然不需要使用人力去排雷:

配备了夜视仪的美军士兵在夜间也行动自如:

此时的伊拉克地面部队已经遭受了40多天的不间断轰炸,早已无心作战,在联军的攻势下一触即溃。伊拉克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对联军的攻势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他们的T-72坦克无论火力还是射程都不如美军的M1A1主战坦克。

在天空中,美军四处游弋的武装直升机可以对伊军随心所欲地进行猎杀。即使是在夜晚,配备了夜视装置的美军主战坦克和直升机也让伊拉克人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2月27日,在地面战开始仅仅三天后,萨达姆命令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在撤出之前,伊拉克军队点燃了科威特境内的700多个油井。科威特几乎所有的油田都笼罩在一片火海中,每天被烧掉的石油相当于当时全世界日消费量的10%。

油井燃烧产生的浓烟一直上升到6千米的高空中,范围横跨上千公里,将白昼变成了黑夜。

除了燃烧的油井外,从油井中喷出的原油在地面形成了许多深至一米、宽至几公里的石油湖泊。在这些石油湖泊的下面是伊军埋设的地雷,用以增加联军日后清理的难度。

在这段时间飞过科威特上空的联军飞行员表示,现在的科威特完全就是一个燃烧的地狱。

在战后,人们花了整整八个月时间才完全扑灭了这场石油大火。

联军对撤退中的伊拉克部队进行了猛烈的攻击。2月26日,一支沿着高速公路向北撤退的伊军遭到了联军空军的无情轰炸。在看到轰炸结束的场面后,连美军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被联军飞机炸成废铁的各式车辆,一眼都望不到尽头。这条高速公路被美国人称作“死亡高速公路”。

在战争爆发后,美军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他们向媒体所披露的画面。公众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都是美军科技感十足的战机、战舰上发射的巡航导弹、准确命中建筑物的激光制导炸弹。

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落下的炸弹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死亡公路事件后,美军迅速对局势重新进行了评估:这场仗如果再打下去的话,就不是战争,而是屠杀了。如果死亡高速公路上的这些尸体让公众看到的话,恐怕又会在国际上掀起一场反战浪潮。

2月28日,在地面行动开始100个小时后,美军单方面宣布停火。在这场耗时43天的战争中,联军取得了全面胜利。

在宣布科威特恢复独立后,布什政府决定不再继续入侵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的统治。美国政府相信,在遭受了这种程度的失败后,仅仅是伊拉克境内的反对势力就足以颠覆萨达姆政权。

在整场战争中,萨达姆都没有对联军使用化学武器。这背后的原因大家可以尽情猜测,但肯定不会是因为萨达姆突然善心大发而主动放弃使用毒气弹。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只有148人在作战中丧生,大大低于战前的预测。战争所产生的600亿美元军费中的大部分由沙特、科威特、德国和日本承担。

通过这场战争,美国没花多少代价就确立了自己在后冷战时代的全球霸主地位。

凯旋而归的美军官兵在国内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当美国人在安定繁荣的本土庆祝胜利时,无数的伊拉克人正在废墟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作为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伊拉克完全有潜力成为像沙特一样的石油富国。

但在萨达姆当政的12年里,伊拉克有9年都在打仗。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联军系统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发电厂、通信中心、炼油厂、工厂、桥梁⋯⋯总之,几乎一切跟工业社会有关的基础设施都被联军炸了个稀巴烂。

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伊拉克的发电量只有战前的4%。电力的缺乏导致食物储存、污水处理、自来水供应等市政设施无法正常运转,许多伊拉克人都面临着营养不良和流行疾病的威胁。

这一切不过是伊拉克人在未来要承受的更多苦难的开端。在战后,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除了食物等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物资外,伊拉克几乎无法在国际上进行任何形式的贸易。

在严厉的制裁下,伊拉克就连用来净化自来水的氯都无法进口,因为它也是制作化学武器的原料之一。

根据不同机构的统计数字,在海湾战争后的十年内,有17万至50万的伊拉克儿童由于经济制裁而间接死亡。对于一个拥有巨量石油储备的国家来说,这实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海湾战争结束几天后,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和南部的什叶派民众纷纷揭竿而起,要推翻萨达姆维持了12年的统治。

他们的武装起义在初期进展异常顺利,一路攻城略地,伊拉克的18个省中一度有14个都被起义军占领,萨达姆剩下的日子似乎已经可以用天来计算了。

但萨达姆到底是独裁者中的老司机。共和国卫队虽然打不过美军,但对付国内叛军还是绰绰有余的。萨达姆动用了武装直升机和毒气弹对起义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只用了一个月就平息了叛乱。

美国人和英国人看到这个结果也非常吃惊。于是他们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分别划定了禁飞区,禁止伊拉克的军用飞机在其中飞行,以保护当地民众的安全。

一个主权国家的领空被美国人随手就划了两块禁飞区出来,萨达姆在世人面前又被狠狠地羞辱了一次。但羞辱归羞辱,在美军地面部队介入之前,在伊拉克没人能够撼动萨达姆的统治。

当然,海湾战争所造成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和伊拉克这两个国家之内。由海湾战争而引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当时来看也许并不起眼,但却在十几年后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塑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比如说,中国在目睹了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展示出来的军事科技后,开始加速了军队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没有海湾战争,我国现在的很多军事装备也许还没有出现。

比如说,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作为异教徒军队进驻了沙特,这让很多虔诚的沙特人非常不满。对于这些异教徒军队的存在,有些沙特人只是抱怨一下就算了,但也有一些沙特人决心要用暴力手段让美军滚出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萨达姆确实凭借一个人的意志就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只不过,不是按照他想要的方式。

6

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在伊拉克的领空中划出了两个禁飞区,规定伊拉克飞机不得在其中飞行。

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行了严格的贸易封锁,伊拉克被禁止对外出口石油,可以进口的物品也被限制为食物、药品等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物资。联合国成立了特别委员会(UNSCOM)专门监督伊拉克销毁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对于梦想着500年后仍然能够被人们视为历史伟人的萨达姆来说,他千辛万苦登上总统宝座可不是为了承受这份羞辱。他痛恨美国人,也痛恨美国人施加给他的种种耻辱。但他什么也做不了。这个年代的美国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令他绝望。

萨达姆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当老布什在1992年的连任竞选中失利后,萨达姆曾经在巴格达的一个阳台上对天空开枪庆祝。

退休后的老布什在1993年访问科威特时,萨达姆策划了一次刺杀行动,但在行动开始前科威特安全部门就抓获了刺客。作为报复,美国向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情报部门总部发射了23枚巡航导弹。

在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的一些官员意识到,伊拉克这样一个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国家一旦遭到经济封锁,伊拉克人民将会面对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在战争结束半年后,联合国向伊拉克提出了“石油换食品”计划,允许伊拉克出口一定数量的石油来为伊拉克人换取日常所需的食物,但被萨达姆傲慢地拒绝了。直到五年后,伊拉克才会同意这一计划。

面对联合国的武器核查人员,萨达姆也没有采取配合的态度。伊拉克人经常限制武器核查人员可以进入的区域,甚至有一次把他们扣留在停车场长达四天之久。

武器核查行动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猫鼠游戏。萨达姆开始拒绝向联合国公开伊拉克拥有的武器配件,声称联合国的武器核查员中混有美国间谍。1998年,萨达姆干脆宣布伊拉克将不再配合任何联合国的武器核查工作。作为报复,美军对伊拉克进行了为期4天的轰炸,行动代号为“沙漠之狐”。

在轰炸结束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中、法、俄要求联合国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但被美国拒绝。已经实行了八年的经济制裁仍然在继续。

不过,萨达姆并不在乎,反正联合国的制裁也落不到他头上。他在全国拥有20座以上的宫殿,每天吃着空运来的食物。在他的每一座宫殿里,仆人们每天都会按时为他准备好精致的三餐,不管他今天究竟会不会出现在这里。

对于萨达姆的大儿子乌代来说,这个国家就是自己的一件玩具,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折腾。在乌代掌管伊拉克体育期间,他把伊拉克奥委会变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配有监狱的体育机构。

据一位叛逃至西方的伊拉克举重运动员回忆,乌代会逼着每名运动员承诺一个必须达到的成绩,如果无法在比赛中完成的话就会被乌代投入监狱遭受折磨。

伊拉克在2000年的亚洲杯上以1:4的比分输给日本队后,伊拉克队中的三名主力球员在回国后立刻被乌代投入到了监狱中。

尽管称霸中东的梦想已经破灭,但萨达姆完全可以在伊拉克继续当他的独裁者,直至寿终正寝后再把总统宝座传给他的儿子。

然而,喜怒无常的命运并没有留给萨达姆这样的机会。在2001年发生的事情以一种缓慢、但不可逆转的方式决定了萨达姆的归宿。

在这一年,萨达姆对伊拉克的统治已经进入到了第22个年头。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总统已经由海湾战争时的老布什换成了他的儿子小布什。

2001年9月11日的早上,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座酒店中结束晨跑之后,乘车前往当地的一所小学。按照计划,他要在这里和小学生们一起上一节拼写课。

在小布什进入教室前,有人告诉他,一架飞机撞上了纽约的世贸中心。小布什的第一反应是一家小型飞机不小心撞上了世贸中心。“天啊,纽约的天气一定很差。”他心想。

片刻后,当小布什坐在教室中看着小学生朗读黑板上的单词时,一位幕僚人员凑了上来,在他耳边说:“第二架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美国正在遭到攻击。”位于教室后方的新闻媒体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场景:

小布什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满脸都是大写的懵逼:

在十年后的采访中,小布什说,他作为总统不能在众人面前表现得惊慌失措,所以他等了几分钟之后才起身离开课堂。在另一间教室中,小布什与国家安全顾问匆匆地通了电话。在他身后的电视屏幕上,世贸双塔正在熊熊燃烧。

片刻之后,小布什重新回到了教室,面对在场的媒体记者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之后,他便在特工的簇拥下匆匆离开学校前往空军一号。

搭载着小布什的总统车队罕见地以超过100公里的时速一路狂飚到了机场。在小布什登上飞机后,地面的工作人员看到空军一号立刻以前所未有的陡峭角度快速爬升到了高空。

小布什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华盛顿去应对这场危机,但安全特工们拒绝了总统的要求。特勤局认为总统极有可能是恐怖分子的下一个攻击目标,他们必须保证美国总统的安全。

于是,空军一号在升空后朝另外一个方向飞去,并拒绝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目的地。显然美国正在遭到一场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没有人知道除了撞上世贸大厦的两架飞机外,恐怖分子是不是还劫持了第三架、第四架、甚至是更多的飞机。

果然,在9点37分,第三架被劫持的飞机撞上了五角大楼——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的心脏。

在这个时候,美国领空中一共飞行着4800多架民航飞机。这些飞机中的每一架都有可能是恐怖分子用来攻击下一个目标的巨型炮弹。

美国政府紧急命令所有的飞机立刻就近降落,尚未抵达美国的国际航班全部改为降落在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天之内不准进入美国领空。小布什发布命令,授权战斗机飞行员可以击落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飞机。

说起来有些讽刺,美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但美国政府几乎没有考虑过本土直接遭到攻击的可能性。

在这个时候,整个美国东北部能够立刻起飞的战斗机竟然只有四架。这四架战斗机中的两架升空后飞往了纽约,剩余的两架被命令飞往华盛顿特区。

另外两架正在进行飞行训练中的战斗机被命令紧急转向前往首都。这两架飞机上连武器都没有装载,在必要的时候,飞行员将只能选择驾驶战斗机撞向客机,自己在最后一刻跳伞逃生。

此时的纽约曼哈顿正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世贸双塔的顶部的大火向空中喷射着浓密的黑烟,大街上到处都是仓皇逃命的人群。

一名消防员赶到现场后,听到附近不断传来重物撞击地面的砰砰声。他一度还以为是有人开来了大型救援机械。后来他才发现,这是被大火困在世贸双塔上的人在绝望中从楼上跳下后砸中混凝土地面的声音。

9点59分,世贸南塔开始坍塌。10点28分,世贸北塔开始坍塌。两座400米高的大厦倒塌产生的灰尘遮蔽了附近的街道,把白天变成了黑夜,犹如科幻电影中核冬天的场景一般。

坍塌后的两座双塔在现场留下了一堆7层楼高的废墟。毫无疑问,废墟中可能有一些幸运的人还活着。然而,面对这堆积如山的钢筋混凝土废墟,救援人员根本无从下手,就连如何走到废墟上都是一个问题。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面前,现场的救援人员感受到的只有深深的绝望。

就在世贸南塔开始坍塌后不久,一架编号为联航93的民航客机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间坠毁。小布什一度以为这架客机是在他的命令下被美国空军击落的。

后来人们才知道,机上的乘客在得知其他三架飞机的遭遇后,与劫持飞机的恐怖分子进行了搏斗,恐怖分子在控制飞机无望的情况下将飞机撞向了地面。按照这架飞机的飞行路线判断,它的攻击目标应该是位于华盛顿的白宫。

恐怖分子是否还劫持了更多的飞机、是否在地面还策划了其他形式的袭击,这些都没有人知道。美国政府紧急启动了冷战时期为核战末日而准备的各种紧急预案。

华盛顿的政府要员全部被紧急疏散至地下掩体内,在总统继任者名单上的人都受到了特别的保护。美军位于科罗拉多州夏延山深处的地下指挥中心自1967年建成以来第一次关闭了防爆大门。

在华盛顿,有人看到一架被称为“末日飞机”的战略指挥机在空中盘旋。这种“末日飞机”是为了保证即便美军的地面指挥系统在核战中全部毁灭,国家领导人也可以继续拥有对军队的指挥能力。

小布什乘坐的空军一号在离开佛罗里达后,于11点45分降落在路易斯安那的Barksdale空军基地。他一下飞机就被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团团围住,乘坐着一辆军用悍马被护送到了基地大楼内。小布什在这里录制了一段简短的讲话,然后便再次登上重新加满油的空军一号升空离开。

下午2点50分,空军一号降落在内布拉斯加的Offutt空军基地。在这里的地下掩体中,小布什与国家安全小组进行了恐怖袭击后的第一次视频会议。

在会上小布什问道,今天的袭击是谁干的。中情局局长回答说,他还不能百分之一百确定,但极有可能是基地组织。在开完安全会议后,小布什执意要回到华盛顿。

他不愿意在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时候躲在一个地下掩体之中,他要回到白宫的椭圆办公室里向全国观众发表讲话。

下午6点35分,小布什乘坐空军一号回到了华盛顿特区。在这里,迎接他的是空荡荡的街道和冒着黑烟的五角大楼。

晚上8点30分,小布什在椭圆办公室里发表了全国讲话。在讲话中,小布什宣布针对策划此次恐怖袭击调查已经在进行当中。他还特别强调:“对于发动这次进攻的恐怖分子,和包庇恐怖分子的人,我们将一视同仁。”

当天晚上,小布什躺在床上无法入睡,脑子中不停地闪现着白天的恐怖袭击画面(此为小布什事后接受采访时本人亲述,非作者想象)。

一名特工突然冲进他的卧室,大声告诉他白宫遭到了袭击,要立即疏散。于是小布什又和妻子一起被护送到了地下掩体中。等总统进入地下掩体后,人们才发现是一架执行完巡航任务的F16战斗机使用了错误的应答信号而引发了警报。

错误警报解除之后,小布什才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卧室,结束了这漫长的一天。

911事件共造成2996人丧生,是自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国本土遭到的最大规模的袭击。在死亡的人中有343名消防队员:

911事件发生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发表了声明谴责这次恐怖袭击。这其中甚至包括了那些长期与美国互相敌视的国家,如古巴、伊朗、朝鲜等。

但对于长期遭到美国人打压的萨达姆来说,911事件无疑是一件让他感到十分开心的事情。伊拉克政府在官方声明中评论说911事件是“美国人对人类所犯下的罪行结出的恶果”。

不难猜测,本拉登策划的这次“曼哈顿奇袭”一定让萨达姆狠狠地出了一口积压了十年之久的恶气。

当萨达姆幸灾乐祸地看着电视屏幕上燃烧的世贸双塔时,他也许并没有想到,这场由本拉登在纽约曼哈顿点燃的大火会愈烧愈烈,直至将他自己也全部吞噬。

7

911事件后,美国民众的反应只能用群情激奋来形容。

有人在世贸废墟上挂出了美国国旗,上面写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911事件后的第3天,小布什来到了世贸双塔倒塌的现场。他一露面就立刻被这里的消防员和警察团团围住。当他从人群中穿过时,他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会反击吗?”

小布什爬上了一处废墟,有人递给他一个扩音器。小布什向所有人承诺:那些策划这次恐怖袭击的人,将会很快听到我们的回应。

对于美国人来说,反击是必然的。但是反击的目标应该是谁?

在911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里,没有任何人承认对此次袭击负责。

FBI使出浑身解数,通过各种途径迅速锁定了劫机者的身份。9月14日,在恐怖袭击发生72小时后,FBI公布了19名劫机犯的名字。根据一些非常松散的证据,美国政府认定本拉登和他领导的基地组织就是911事件的策划者。

9月17日,小布什在查看五角大楼撞击现场时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当众发誓要对本拉登进行生死通缉(wanteddeadoralive)。

作为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这种德州牛仔式的言论也许有些不妥,但这正是911后的美国民众最希望听到的话。

本拉登瞬间变成了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在这个星球上最想要找到的人。当小布什在五角大楼发誓一定要将本拉登抓获时,这名恐怖分子头目正身处阿富汗,生活在塔利班政权的庇护之下。

塔利班是在90年代阿富汗内战中出现的一个极端组织,他们在内战中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塔利班在掌权后执行严格的沙里亚法,禁止一切包括电视和音乐在内的娱乐活动,甚至连放风筝也不行。

生活在塔利班统治下的妇女一切行为都受到了严厉的控制,她们被禁止上学、工作,也不能在没有男人陪同的情况下出门。

在911事件之前,绝大多数美国人连阿富汗在哪都不知道,对于塔利班施行什么法律、如何对待妇女更是毫无兴趣。但在911事件之后,这个位于中亚贫瘠山脉中的国家一下子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9月20日,小布什向塔利班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他们交出本拉登和其他基地组织的高层。

塔利班政府拒绝了美国人的要求。他们反过来要求美国人提供本拉登和911事件有关的证据,并且表示即使美国人拿出证据,本拉登也只能在阿富汗的法庭上受审。

美国政府这个时候哪还有心情跟塔利班讨价还价,直接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

9月26日,在世贸大楼倒塌15天后,七名中情局特工乘坐一架MI-17直升飞机从乌兹别克斯坦飞往了位于阿富汗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山谷中。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除了简单的武器、卫星通信系统、GPS测量装置外,还有几百万美元的现金。

在这个山谷中,中情局特工们与阿富汗北方联盟的领导人取得了联系。北方联盟是由阿富汗三个少数民族所组成的反对塔利班的军事同盟。

当美国特工找到他们的时候,北方联盟在塔利班的攻势下已经节节败退至东北山区,只控制了全国大约5%的地区。

美国特工告诉北方联盟的领导人,美军将会为他们提供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火力支援,以及多到用不完的武器装备。作为交换条件,北方联盟要派出地面部队与塔利班作战。北方联盟接受了美国人开出的条件。

10月7日,美军开始了对塔利班目标的轰炸。

11月27日,塔利班撤出首都喀布尔。

12月9日,在战争开始两个月后,塔利班失去了对阿富汗全境的控制。

尽管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展得异常顺利,但美国政府却没法向民众交待,因为他们最后也没能抓住本拉登。情报部门相信,本拉登由山区中的崎岖小道逃往了邻国巴基斯坦,但他们没有确切的证据。

美国人开始动用各种手段疯狂地追查本拉登的下落。美军从北方联盟手里接收了大批基地组织俘虏,之后小布什签署了命令使得这些战俘不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这意味着美国人可以合法地对这些俘虏施加任何刑罚。

很多被俘的基地组织成员被运往美军在古巴的关塔那摩基地。这里既不属于美国本土,也不受古巴政府的控制,是一个折磨和拷问犯人的好地方。还有一些俘虏被送往美国在其他国家设置的秘密基地接受拷问。

关于美国人追杀本拉登的过程,推荐大家看一下《猎杀本拉登》这部电影。虽然这部片子并不是纪录片,但片中的历史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片子也拍得很棒。

在猎杀本拉登这件事上,美国政府投入了几乎无限的人力和资源。但本拉登极其小心地放弃了一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仅仅依靠信使传递手写信息这种最古老的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这让美国人所惯用的一切高科技追踪手段都变得彻底无效了。美国人用各种手段追查了好几年,还悬赏2500万美元给任何能提供本拉登下落的人,但仍然无法找到这名恐怖分子头目。

随着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接近尾声,美国政府中的鹰派、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他可以打击的目标:萨达姆·侯赛因。

在911事件发生的当天,拉姆斯菲尔德就曾经指示手下:“看一下是否能把萨达姆·侯赛因也扯进来一起干掉,而不仅仅是奥萨马·本拉登。”

上面的这张纸条中写着:“Bestintofast,JudgewhethergoodenoughhitSH,notonlyUBL”,其中SH是萨达姆的姓名缩写,UBL是本拉登的姓名缩写。

在四天后的戴维营会议中,拉姆斯菲尔德曾向小布什建议,把伊拉克列在美军的打击范围内。小布什经过考虑后否定了他的提议,回答说美国现在的首要目标是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伊拉克的事情先放一放。

到了2001年底,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于是以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鹰派又把对伊拉克开战提上了议事日程。

拉姆斯菲尔德命令手下想办法把萨达姆和911事件扯上关系,但他的手下们发现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于是,他们为入侵伊拉克找了一个新的借口: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初,小布什交给国务卿鲍威尔一个任务:他要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说明伊拉克拥有大杀器。

副总统切尼交给鲍威尔一份关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要他在联合国上宣读。鲍威尔看过之后,发现切尼给他的是一份漏洞百出、毫无说服力的文件。

鲍威尔对切尼提供的报告十分不满意,但总统布置下来的政治任务又不能不执行。他只好跑到中情局,用中情局的情报又重新匆匆起草了一份报告。

在2003年2月5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鲍威尔说,各种情报证明,萨达姆正在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接下来的发言中,他向众人宣读了美国人掌握的各种情报来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为了更加形象地让世人看到伊拉克拥有的武器,他在会上展示了一辆生化武器车辆的电脑合成图,还亲自出示了一个装有炭疽病毒的药瓶。

但是,鲍威尔没有告诉大家,美国人所掌握的“各种情报”其实全部来自于一个自称是工程师的伊拉克叛逃者的口供。

更夸张的是,美国人根本没有见过这个叛逃者,他的口供全都是由德国情报机构转述。

普京在多年后嘲笑道,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展示的试管里装的说不定是洗衣粉。

在鲍威尔做完演讲之后,美国试着想要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个决议,使美国对对伊拉克的入侵合法化。法国总统希拉克立刻站出来说法国将会对这样的决议行使否决权,因为美国人所提供的证据完全无法构成对伊拉克开战的理由。

不管国际社会如何质疑,小布什政府入侵伊拉克的决心已经无法改变。得不到联合国的支持也无所谓,美国和自己的忠实小弟英国一起上同样能够干掉萨达姆。

除了几位当事人之外,恐怕没人能够说清楚小布什政府为什么如此执着地要入侵伊拉克。也许是因为美国政府看上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也许是因为拉姆斯菲尔德想要通过一场战争提高军方的话语权。

美军开始再次在海湾地区集结,一切仿佛都是十二年前的海湾战争的重演。

然而,这场战争与十二年的海湾战争又是如此地不同。

十二年前,伊拉克作为侵略者武装吞并科威特,美国出兵干涉有着充分的正当理由。美军的目标是阻止伊拉克继续入侵沙特、解放科威特,在开战前就占据了道德上的巨大优势。

从法理上来讲,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行动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甚至连苏联都投了赞成票。在用武力解放科威特后,美军随即宣布停战,没有继续入侵伊拉克。

1991年的美军可以说是一支正义之师。1991年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也可以算得上是大国风范。

但到了2003年,美国政府的言行中处处透着一股匪气。这时的小布什已经不像是自己所标榜的世界秩序维护者,反而更像是⋯⋯1990年的萨达姆。

在2002年,小布什政府开始不断地跟伊拉克找茬,以得到一个开战的借口。美国人要求伊拉克在30天之内证明自己已经销毁了所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萨达姆同意了。伊拉克科学家加班加点制作了一份详尽的报告交给了美国政府。美国人看过后说,这份报告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美国人要求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萨达姆也同意了。

面对美国人提出的每一个苛刻条件,萨达姆全都顺从地接受了。那么,小布什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对伊拉克开战的借口呢?

很简单,他只需要向萨达姆提出一个对方绝对无法完成的要求就行了。

3月17日,小布什向萨达姆发出了最后通牒:萨达姆和他的儿子们必须在48小时之内离开伊拉克,否则他们将面对美国的军事打击。

小布什知道萨达姆绝对不会主动离开伊拉克,所以在发出通牒之后,他就在白宫里等待着美军在48小时之后开始军事行动。

在48个小时的最终期限到来之前,中情局局长冲进了小布什的办公室。他告诉总统,他有“非常可靠”的情报显示萨达姆本人此刻正身处巴格达附近的一所房屋内。只要派出两架战机投下几枚炸弹,一切都可以提前结束。

小布什有些犹豫,他刚刚在全世界面前给了萨达姆48个小时的时间。中情局局长提醒他,如果等到48小时的期限之后,萨达姆可能就已经不在那里了。但作为美国总统,小布什不能轻易食言。

他最后还是决定,让两架F117战机做好准备,等到48小时的期限一到就发动袭击。

48小时的期限刚过,两架F117对这所房屋进行了轰炸。不过,令美国人感到失望的时,在轰炸发生时萨达姆已经离开了。这次失败的斩首行动转而变成了美军入侵伊拉克的序曲。

3月19日,美军开始了针对萨达姆政权的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

在当天的电视讲话中,小布什表示美国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解除伊拉克武装、解放伊拉克人民、以及拯救全世界于巨大的危难之中。”

然而,当我们在13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这段视频时,小布什亲口说出的这段话仿佛已经变成了对这次战争最辛辣的讽刺和最无情的嘲笑。

8

从打响伊拉克战争的第一枪,到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美军只用了二十一天。

在这二十一天里,美军曾经碰到了十年一遇、遮天蔽日的的沙尘暴;也曾经有几名倒霉的美军士兵被伊军俘获,遭到殴打后出现在伊拉克电视画面上。

但这些都无法阻挡美军前进的脚步。与1991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红外制导武器不同,2003年美军已经开始使用卫星制导武器,对战场天气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

而出现在电视上的美军战俘也只会让美国民众更加厌恶萨达姆政权。

从战争开始的第一天起,伊拉克信息部长每天都在电视上发表讲话,告诉伊拉克人一切关于美军进展的消息都是谣传。4月7日,伊拉克宣传部长在巴格达最后一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他告诉大家,美军已经逼近巴格达的消息完全是谣言,巴格达还牢牢地处于伊拉克政府的控制之下。但事实上,美军在这一天已经来到了巴格达城的郊区,并包围了整个城市。

4月8日,美军攻入巴格达城区,在经过短暂的战斗后占领了整个城市。许多在萨达姆统治下受到压迫的人们一直都不敢相信萨达姆政权会真的倒台。他们一直等到亲眼看见美军坦克开进巴格达的街道后,才敢走上街头欢迎美军的到来。

在美军的帮助下,巴格达街头的人们合力拉倒了竖立在广场的一座萨达姆雕塑。人们拖着雕像的头在街头上游行,有人用鞋底抽打着萨达姆的脸。在伊拉克文化中,这是一种极端的侮辱。

这些走上街头的伊拉克民众或许是发自内心地欢迎美军的到来。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和制裁后,他们希望美国人能够带给他们安全、自由和繁荣。

这样的氛围让进入巴格达的美军士兵也恍惚间觉得自己成为了人民的解放者,就像1944年进入巴黎的盟军士兵一样。

然而,那些憎恨美军、支持萨达姆的伊拉克人是不会在这时走上街头的。他们此时躲在暗处默默地准备着武器。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让美军士兵付出沉重的代价。

4月13日,美军占领了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5月1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

美军快速而彻底的胜利并不出人意料。美国2002年的军费是3600亿美元,而伊拉克在同一年的全国GDP也只有270亿美元。用这样的巨额军费打造出来的高科技军队如果打不赢遭受了十几年武器禁运的伊拉克,那才是怪事。

在完成军事任务之后,美国政府还有几个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完成:

第一,找到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明美国对伊动武的正当性。

第二,在伊拉克尽快建立一个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有能力维持秩序的新政府,让美国大兵早日回家。

第三,抓住并审判萨达姆。

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军就派出了特种部队到伊拉克西部去寻找化学武器工厂。他们在沙漠中找到了几个“疑似”用来生产化学武器的工厂,但没有发现任何决定性的证据。

在战斗结束后,美国派出了由1400名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对伊拉克全境进行了几个月的搜索,但他们什么都没找到。

没有化学武器,没有核武器,没有生化实验室,什么都没有。美国政府在战前言之凿凿的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已经开始站不住脚了。

美国政府转而开始强调萨达姆政权劣迹斑斑的人权记录,提醒大家萨达姆在统治伊拉克期间,有至少28万伊拉克人惨遭杀害。

即使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推翻这样一个独裁政府,还给伊拉克人民一个自由和民主的国家,也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新政府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家里,存在着各种各样难以调和的矛盾,比如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教派矛盾,又比如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民族矛盾。

伊拉克就像一个充满了高温蒸汽的高压锅,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要想让这个高压锅避免爆炸,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锅盖。在萨达姆统治下,这个锅盖被他牢牢地按住了。在萨达姆被推翻后,美国人应该找谁来继续按住这个锅盖?

战争结束后,萨达姆统治期间流亡海外的各种反对派政治人物纷纷回到了伊拉克,等着在新政府中担任职务。此时的伊拉克国内形势一片混乱,各种恶性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无论是这些反对派领导人,还是库尔德人领袖,都没有能力去维持整个国家的秩序。这个责任只能暂时由美国人来承担。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成立了联军临时权力机构,即使按照乐观的估计,他们也需要经过一年后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伊拉克新政府。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找不到,建立新政府又遥遥无期,美军现在能做似乎只有抓捕萨达姆这一件事情了。但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萨达姆最后一次在公共场合露面是美军攻入巴格达的前夕。他在支持者面前发表了简短的讲话,然后便钻进了一辆奔驰轿车离开了。在离开巴格达前,萨达姆让手下从伊拉克中央银行提取了10亿美元现金。

在这之后,萨达姆便彻底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在哪里。

美军一度认为,抓住萨达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萨达姆维持统治靠的是暴力和恐怖,当他从权力的顶峰跌下后,将不会再有人愿意为他效力。

美国人制作了一套扑克牌,上面印着萨达姆政府中的各位被美军通缉的前伊拉克高官。这幅扑克牌中最大的一张牌的黑桃A当然就是萨达姆,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是红桃A和梅花A。

在美国人眼里,萨达姆的权力组织形式就好像二战中的纳粹政权一样。这种权力组织架构好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处在最顶端的是希特勒,他直接控制位于下面一层的部长和将军,这些部长和将军再控制他们的下属。

处在顶端的希特勒就通过这种长长的链条来控制整个帝国的运转。下面是纳粹政权的组织架构图:

按照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只要抓到这条命令链中的某个人,然后向上顺藤摸瓜,经过若干层之后,总归能找到萨达姆的下落。

但让美国人感到迷惑的是,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扑克牌上的官员被美军抓获,他们始终无法得到关于萨达姆下落的任何信息。

6月16日,美军抓获了他们在开战后找到的萨达姆政权中最重要的官员,萨达姆的私人秘书AbidHamidMahmud。这位秘书在通缉扑克牌中的花色为方片A,排在萨达姆和他两个儿子之后,被认为是萨达姆政权中的第四号人物。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军从这名排在通缉榜第四位的前伊拉克高官嘴里竟然撬不出一点关于萨达姆下落的信息。Mahmud告诉美国人,萨达姆很早就跟他分道扬镳了。现在没人知道他在哪里。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萨达姆给外人的印象是一个乘坐着高级轿车、永远被大群保镖簇拥着的大腹便便的独裁者。人们已经忘记,在萨达姆22岁的时候,他曾经因为刺杀当时的伊拉克首相而进行过数年的逃亡。

换句话说,逃亡生活对于萨达姆来说并不陌生。他懂得如何在逃亡中隐藏自己,也清楚在这种时候谁可以信任、谁会出卖他。在离开巴格达后,萨达姆便不再使用任何通讯工具,也不再使用固定的住所。他的一切行踪只有他最信任的人才知道。

美国国防部在这个时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抓捕本拉登的任务进行了两年后仍然没有任何结果,如果再让萨达姆逃掉的话,美国政府的脸真的要被丢光了。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到伊拉克视察时,特地召见了负责抓捕的官员,恼火地要求他解释为什么几十万美军布下的天罗地网都迟迟无法找到萨达姆。

7月3日,美国政府为任何能够提供萨达姆和他两个儿子下落的人开出了巨额赏金:萨达姆两千五百万美元,他的两个儿子各一千五百万美元。

在巨额赏金的刺激下,很快就有告密者悄悄地来到了美军指挥所,向他们透露了萨达姆的两个儿子的藏匿地点。

7月22日,美军派出101空降师的200名士兵,包围了位于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的一幢别墅,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塞就藏在这幢别墅里。

当美军试着从楼梯间冲进去时,藏在别墅内的人向他们进行了猛烈地射击。美军调来了武装直升机和A10攻击机,对这座别墅进行了轰炸,并从地面向别墅内发射了20枚反坦克火箭弹。

在经过4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之后,美军终于冲进了别墅,发现萨达姆的两个儿子和一名保镖已经被炸死。屋子里唯一还活着的人是萨达姆14岁的孙子,当他举起步枪向冲进来的美军射击时,美军士兵开枪打死了他。

一天之内失去了仅有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这对于66岁的萨达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无论他本人是否还能卷土重来,他建立萨达姆王朝的梦想已经彻底破灭。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几天后的广播中宣称:“如果我有一百个儿子,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让他们像我的两个儿子一样牺牲。”

十天之后,美国国务院高调地宣布,国务卿鲍威尔已经签字同意向告密者支付3000万美元的赏金。美国人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人们大胆地向美军举报萨达姆的下落。

但是,尽管萨达姆的赏金高达2500万美元,但一直没有人能够向美国人提供萨达姆的下落。

在几个月徒劳无功的抓捕后,美国人终于意识到,他们关于萨达姆政权的理解也许是错误的。萨达姆政权与纳粹这种自上而下的严密组织并不相同,反而更像是纽约黑手党这种由家族姻亲联系起来的黑帮组织。

在这个权力体系中,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信任并不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能力,而是取决于他与萨达姆之间是否有某种血缘或者姻亲关系。

在萨达姆的眼里,忠诚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品质。在开始逃亡后,萨达姆更是完全不信任家族成员以外的人,因为只有家族成员才不会为了2500万美元向美军出卖他的下落。

美军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萨达姆藏在他的老家提克里特。在随后的行动中,美军突袭了位于提克里特的一处农场,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8百万美金现钞、狙击枪、萨达姆妻子的首饰和护照。一切都表明,萨达姆很有可能在近期来过这里。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萨达姆的家族相册,里面全都是萨达姆本人参加各种婚礼、生日聚会时留下的照片。美国人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照片里站在萨达姆身旁的人,一定是对于萨达姆来说非常重要的家族成员。

接下来,美军袭击了提克里特更多的民宅,每到一处人家他们就翻箱倒柜地找出各种照片、相册,带回到指挥部进行研究。靠着这些家族相册,美国人渐渐搞清楚了一个以萨达姆为核心的家族关系网,并制作了相应的图片。

在这张图片中,萨达姆位于正中的位置,环绕着他的是由五大家族成员所组成的复杂关系网。

这些家族成员在萨达姆政权中担任的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职位,也并没有出现在美军制作的统计扑克牌上,但这些人才是被萨达姆所信赖的人,也是萨达姆维持暴力统治的真正核心力量。

在对比这些照片中的人物后,美国人逐渐盯上了一对叫做Rudmanal-Musslit和Mohammadal-Musslit的兄弟。

这对兄弟虽然没有担任什么重要的官职,但却经常在各种场合中出现萨达姆左右,美国人因此断定这兄弟俩在萨达姆的家族关系网中处于非常核心的位置。

凭借着上面这张家族关系网,美军在提克里特大肆抓人。每找到一个名字出现在这张图表里的人时,美军便把他带回基地,想办法让他交代出其他家族成员的下落。

在官方新闻中,美军通常会模糊地说他们通过“审问”或者“询问”俘虏,得到了各种信息。不过,傻子都想得到,在伊拉克这样一个注重家族宗亲的社会中,想要让伊拉克人乖乖供认出自己的亲人,美国人的手段绝不可能只是“审问”那么简单。

美军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手段,我们当然不可能知道。但在2003年下半年,驻伊美军在多处监狱中纷纷爆出了虐囚丑闻。在这些监狱中,一所叫做AbuGhraibprison的监狱正是萨达姆政权用来关押和折磨政治犯的地方。

这对于高举着自由民主大旗来到伊拉克的美国政府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同时也为接下来武装分子针对美军的大量袭击事件埋下了伏笔。

从这些监狱中流露出的照片中,我们不难想象,在那些被捕的萨达姆家族成员中,总会有人承受不住美军的“审问”而供出亲人的下落。

美军就用这种方法耐心地从这张家族图的边缘一点点向核心逼近。他们相信,萨达姆的下落,就掌握在那些家族图中距离他最近那几个人手里。

在11月8日的一次行动中,美军终于抓获了al-Musslit两兄弟中的Rudman,这是美军在开始追捕萨达姆以来最大的收获。

Rudman被立刻带往巴格达接受美军的审问,但可惜的是他在被抓获后连24小时都没撑到就死掉了。美军只好把下一个目标定为他的兄弟Mohammad,绰号为“胖子”。

这个人就是经常出现在萨达姆左右的“胖子”:

在Rudman死后,美军转而对他18岁的儿子进行了审问。在美军的审问下,Rudman的儿子给出了他的叔叔Mohammad的司机的名字。美军根据这条信息,又抓到了Mohammad的司机。

美国人相信他们已经距离萨达姆非常近了:这名司机一定知道Mohammad在哪里;而Mohammad一定知道萨达姆在哪里。

司机在美军的审讯下非常痛快地交代出了Mohammad,也就是“胖子”的下落。美军接下来袭击了“胖子”的住所和他常去的农场,在行动中抓到了“胖子”的儿子和他的几个朋友。

最后,美军在巴格达的一处住所中抓了到“胖子”,也就是Mohammad这个在照片中总是出现在萨达姆左右的人。

美军用最快的速度对“胖子”进行了审问,要他立刻说出萨达姆的藏身地点。美国人知道,审讯过程每拖延一分钟,萨达姆的行踪就多一分不确定性。

在美军的审讯手段下,胖子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屈服了。在傍晚时分,他向美国人招供说,萨达姆此时就在一个叫做达尔(alDawr)的小镇中的一个农场中。

美军立刻集结了一支600人的部队,在7点30分开始了行动。美军将小镇团团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出,并切断了整个小镇的电源。600名全副武装的美军士兵头戴夜视仪,在夜色中向农场扑去。

美军在到达农场后,发现这里已经空无一人。负责搜寻的士兵发现这里虽然没有人,但一个谷仓里的炉子还有余温,显然住在这里的人刚刚离开不久。

于是这些不死心的士兵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农场附近继续搜寻。一名美军士兵看到农场外的地面上铺着一块毯子,觉得有些奇怪,于是便把毯子掀开了。

毯子下面是一块带有把手的石板,当他把石板移开后,发现下面是一个仅仅足够一个人容身的地洞,里面藏着一个老头。

这名美国士兵把这个浑身脏兮兮地老头从洞里揪出来之后,惊讶地发现他就是美国政府8个月来一直要找的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事后人们发现,萨达姆用来藏身的这个洞呈L形,深度不足两米。在洞的底部有一个横向伸出的空间,仅仅够一个人平躺在里面,尽头有一个用来通风的呼吸孔。

当美军在农场中四处搜查时,这位权倾一时的伊拉克前总统、统治了这个国家长达24年的独裁者就一直像老鼠一样躲藏在这个仅够一人容身的洞穴里。

这一天是2003年12月13日。美军士兵在抓到萨达姆后,互相拍着战友的肩膀说:“圣诞快乐。”

9

在抓到萨达姆的第二天,美国人便迫不及待地向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并发布了一段萨达姆被捕后的画面。

在视频中,这位曾经让无数伊拉克人胆战心惊的独裁者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60多岁的普通老头,正在乖乖地张开嘴接受医生的检查。

据说萨达姆在被捕的时候身边有一把手枪,但他既没有反抗也没有自杀,而是顺从地接受了美军的控制。这与他平日里号召伊拉克人与美国人死战到底的姿态大相径庭。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狂喜之余,也没忘记顺便讽刺萨达姆几句:“看起来,他并不像他所说的那么勇敢嘛。”

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电视讲话中说:“伊拉克人民将再也不用生活在对萨达姆·侯赛因的恐惧之中。”他还保证,驻扎在伊拉克的联军将会给伊拉克人民带来和平、繁荣和更好的生活。

这个承诺听上去很美。但是,美国人真的做得到这一点吗?

为了保证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全,美军在巴格达设置了一块面积为十平方公里的绿区(GreenZone)。这块绿区与巴格达的其他区域被不间断的混凝土墙和铁丝网隔开,并有美军重兵守卫。

在这块小小的绿区内,美国人用自己的军事力量维持了一个和平的孤岛。但在绿区之外,在伊拉克99.99%的土地上,世界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在美军以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后,美军官兵们就开始等待着回家的日子。在这些美国大兵看来,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至于维持伊拉克的秩序,那是伊拉克新政府的事情。他们没有任何兴趣继续留在这个遥远、炎热的沙漠国家里。

然而,美国政府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重建伊拉克的方案,从上到下的各种决策都充满了随意性。

在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后,美国政府先是派了一位退休将军加纳(garner)负责伊拉克战后的重建。在短短一个月后,美国政府对加纳的表现不是很满意,又派出了一个叫做布雷默(bremer)的人去负责伊拉克重建。

布雷默是一位外交人员,之前曾担任美国驻荷兰大使、国务院执行秘书等一系列外交职位。尽管有一些外交经验,但布雷默并没有任何行政管理的经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连市长都没有当过的人,却突然被美国政府指派为伊拉克的最高行政长官。

布雷默来到伊拉克之后,立刻按照自己对于政治的理解发布了一道命令,这也是联军临时政府的第一道命令(CPAOrderNo.1):

所有伊拉克复兴党的前党员终生不得在新政府中担任任何公职。

布雷默解释说,伊拉克复兴党党员都是追随萨达姆的坏人,这些人必须从政府中被“净化”掉。

被这道命令剥夺公职的伊拉克人可能多达八万五千人。这些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最熟悉各级政府运作的技术官僚和社会精英。在一夜之间,他们全部丢掉了饭碗。

Bremer紧接着又发布了联军临时政府的第二道命令(CPAOrderNo.2):

解散伊拉克军队、内政治安力量、总统安全卫队共计72万人。

在布雷默看来,这些曾经为萨达姆效力的人也不再“纯洁”了。伊拉克新的武装力量必须从零开始重新建立,决不能有这些人的参与。

许多美国政府中的有识之士都极力劝说布雷默不要发布如此极端的命令,但一意孤行的布雷默还是在5月23日发布了这道命令。

几十万受过军事训练、懂得如何自我组织、知道武器存放地点的伊拉克军人,就这样在布雷默的命令下丢掉了他们赖以保命的饭碗。这样一群人在绝望之中,会走上怎样一条道路呢?

这问题的答案你一定猜得到。

在布雷默强行解散了伊拉克军队后,这些走投无路的职业军人开始加入伊拉克各地的反美武装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反美武装中,有一个名字很长叫做“TheOrganisationofMonotheismandJihad”的组织吸纳了很多这样的职业军人,并在战斗中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

在十年后,这个组织将会把自己的名字改为“IslamicStateofIraqandSyria”,缩写为ISIS。

在不知不觉中,原本以为战争已经结束的美国士兵发现自己又陷入到了一场新的战争中。这场战争并不是他们所习惯的那种战争。没有任何人对他们正式宣战,也没有任何事件标志着战争的爆发。

只有从日渐增多的死于路边炸弹的战友尸体上,美国士兵们才会意识到他们正处在一场新的战争之中。

在2003年5月的时候,一名美国士兵还可以在巴格达悠闲地走街串巷,跟当地咖啡店老板闲聊上几句。而到了2003年夏天结束的时候,一个美国人如果这样做几乎就等于是自杀。

在小布什宣布战争结束后的七个月里,有超过300名美军士兵在袭击中身亡。

在2003年5月,很多伊拉克人曾经对美军的到来抱着巨大的期望。在他们看来,这支能够在20天内摧毁萨达姆政权的军队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期望美国人可以尽快恢复伊拉克的秩序,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一个繁荣的国家。

然而,这种期望很快就变成了失望。到了2003年12月,伊拉克很多地方仍然没有电力供应,汽油的价格上涨了八倍而且供不应求。

伊拉克人不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法为他们解决这样的小问题,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美国人并不是真的想要帮助他们。基本生活物资的断区,再加上糟糕的治安使得反美情绪四处滋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与反美武装合作。

2003年12月,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轮换。在伊拉克呆了大半年老兵们给接替他们的新兵留下了谆谆教诲:

“在巡逻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伊拉克人看到了你并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立刻改变你的行进方向,尽量避免通过十字路口。这个人很有可能是在通知埋伏在下一个路口的同伴准备好袭击你。”

“驾车从立交桥底穿过时,在接近立交桥时最好突然变换一下车道。因为很有可能有一个武装分子正藏在立交桥上,用RPG火箭筒瞄准着你,等你一靠近就发射。”

“在街道上巡逻的时候,如果你一个儿童都看不到,那么要格外小心。你很有可能正在步入一个伊拉克人设下的死亡陷阱。”

“要记住,在你碰到的所有伊拉克人里,有95%的人想要你死。”

正是在这种紧张气氛中,美国人于12月13日抓到了藏匿了八个月之久的萨达姆。萨达姆被捕的新闻在世界各国的媒体上都赢得了头条的位置,接下来美国政府将如何处置萨达姆自然也将是全世界关心的焦点。

在萨达姆统治时期,他对待异见者的方式往往是上午逮捕、下午审判、夜里枪毙,犯人连第二天的太阳都看不到就已经被处死了。萨达姆在被捕后,想要看着他立刻上绞刑架的伊拉克人不在少数。

但是,美国人却决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们就成了第二个萨达姆,这将与美国政府入侵伊拉克时所宣称的理念背道而驰。

萨达姆必须接受一次公开的审判。但如果这次审判由美国人来主导的话,又会让人觉得这场审判只不过是“胜利者的正义”。

最后,美国人决定对萨达姆进行一场由伊拉克人主导的、公开的审判,并借此来重新恢复人们对法律的信心、对美国人主导下的伊拉克民主社会的信心。

在伊拉克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但在几千年后,伊拉克人却要在外国入侵者的帮助下才能恢复法律的尊严。历史的轮回,实在是让人感慨。

为了审判萨达姆和伊拉克前政权中的其他高官,联军临时政府成立了伊拉克高级法庭(IraqHighTribunal)。

在法庭成立后,检方花费了十几个月的时间为起诉萨达姆搜集各种证据和资料。萨达姆要接受审判的第一个案件,将是发生于1982年的杜贾尔村案。

在萨达姆所犯下的暴行中,杜贾尔村案的规模远远不是最大的,它造成的死亡人数“只有”几百人。这个案子之所以被选为第一个进行审理只是因为这个案子的事实比较简单,资料最先整理完成。

事实上,如果不是被迫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话,萨达姆本人可能早已忘记自己曾经对这个村子做过什么事情。

杜贾尔村案的案情并不复杂。1982年7月8日,萨达姆临时决定视察位于巴格达北部80公里的杜贾尔村。村里的儿童被匆匆召集到村口的道路两旁,等着欢迎总统的到来。

总统的车队在这上午抵达了杜贾尔村,身穿军装、头戴贝雷帽的萨达姆下车向村民们发表了讲话,之后又重新上车前去视察位于村子另一边的一所诊所。

就在萨达姆的车队行驶在前往诊所的路上时,有几名埋伏在路边的枪手向萨达姆的轿车开了枪。这是一次失败的刺杀,萨达姆以及其随行人员在这次袭击中没有任何人受伤。

这几名鲁莽的枪手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有防弹轿车这种东西。

虽然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刺杀,但杜贾尔村民们的命运在枪手射出第一颗子弹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决定了。在萨达姆统治下,一个人仅仅是对总统进行口头侮辱都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可以想象,对于胆敢试图刺杀他的人,萨达姆会使用怎样的手段。

在萨达姆的车队遭到枪击一个小时后,伊拉克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带着坦克、直升机和士兵来到了杜贾尔村,封锁了村子的出入口。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情报部门对村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任何有嫌疑的村民都被全家抓走。最终有几百名村民被投入监狱接受审问,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能活着回家。

三个月后,萨达姆命人彻底摧毁了环绕着杜贾尔村的果园和农田,让留在这里的农民断绝了活路。在杜贾尔村上方数百公里高的地方,一颗美国卫星拍下了这个村子被摧毁前后的影像对比。

2005年10月19日,在被美军抓获将近两年后,萨达姆终于站在了审理杜贾尔案的法庭上。与他一起接受审判的还有其他七名被告,均为伊拉克前政权中的高官。庭审实况通过电视对外转播(有二十分钟延迟)。

在这一天走进法庭的萨达姆身穿一件黑色外套和白色衬衫,头发经过精心梳理,胡子修剪地整整齐齐,精神状态良好,已经完全不是那个刚被美军抓获时神情惶恐的老头。

在所有被告中,萨达姆是最后一个被带进法庭的。当他进入法庭时,另外七名被告以及辩护律师立刻起立,向这位前独裁者致敬。

这是一幕看上去非常奇怪的场景:犯罪嫌疑人像国家元首一样昂首阔步走进法庭,而五名代表着正义的法官中却有四名由于担心遭到报复,不敢在摄像机前露面。自始至终出现在电视镜头中的只有主审法官阿敏(RizgarMohammedAmin)。

在之后的庭审中,人们不得不刻意安排萨达姆第一个进入法庭,以避免类似的情景发生。

庭审开始后,法官阿敏按照规定要求萨达姆报上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对于这个问题,萨达姆非常不屑地回答道:“你是伊拉克人,你知道我是谁。”

萨达姆来到法庭上,并不是为了乖乖等着法官对他进行宣判。相反,他对这场审判做了精心的准备。他将利用庭审进行电视直播的这个机会,把舆论引向对自己有利的一边。

萨达姆的策略是对法庭采取对抗和藐视的态度,反复质疑这个法庭只不过是美国侵略者的工具。这样一来,他可以树立起一个勇敢反抗入侵者的形象,在那些憎恨美国的阿拉伯人之中获得同情。

这也是为什么平时对宗教并不大热心的萨达姆偏偏要在这一天手持一本《古兰经》走进法庭。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了最坏的地步,他至少可以以一名烈士、而不是罪犯的身份走上绞刑架。

萨达姆流亡在国外的女儿为萨达姆聘请了辩护律师团,这些律师们也会反复质疑伊拉克高级法庭的合法性。

萨达姆的另一个做法是尽可能的激怒法官,最好能够让法官对他大声呵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这样一来,外界会倾向于认为这并不是一场公正的审判,法庭上发生的一切都不过是在走过场而已。

面对萨达姆的挑衅和对抗,主审法官阿敏表现得十分理智。在萨达姆拒绝确认自己的身份时,法官只是平静地数次重复了法庭的要求。在萨达姆质疑法庭的合法性时,阿敏也做出了得体的回应。

在这一天的庭审中,法官宣布了八名被告被起诉的罪名,以及他们在审判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

在庭审最后,萨达姆和其他七名被告均表示自己要做无罪辩护。于是主审法官宣布下一次的庭审在40天后进行。看起来,第一天的庭审进行得还算顺利。

然而,就在第一次庭审结束的次日,萨达姆辩护团中的一名律师被人从自己的车子里拖走,然后被枪杀。三个星期后,在11月8日,辩护团中的另外一名律师在自己的车中被杀。

这一切都表明,在入侵伊拉克两年半后,美国人所主导的正义和法制仍然只能存在于巴格达十平方公里的绿区之内。

辩护团律师们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抗议,表示伊拉克法庭根本没有能力保证辩护律师的安全,从而也没有能力进行一次公正的审判。法庭不得不为辩护律师们雇佣了保镖,并按照他们的意愿把一部分律师的家庭安置到绿区之内。

12月15日,杜贾尔村案进行了第三次开庭审理。

一名杜贾尔村的幸存者勇敢地在法庭上进行了公开作证。他描述了在13年前,萨达姆的手下如何逮捕了几百名村民,把他们送进了情报部门进行审问,之后又把他们关进了监狱。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在监狱里被关押了整整四年。

十几年来,这位幸存者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他此生能有机会和伊拉克总统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亲自对他所犯下的暴行进行作证。他在说到情绪激动时忍不住哭了起来。萨达姆在整个过程只是冷漠地听着他的叙述。

另外几名被告则在法庭内高声抗议,说这名证人的证词完全是编造出来的谎言。一名被告说:“法官大人,你可以亲自到证人所说的大楼里去看一下,那里到底能不能装得下500个人。”在庭审结束后,他还说:“这名证人应该去电视圈发展,因为他的演技真的很棒。”

这位证人为他的勇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公开为针对萨达姆的指控作证后,他的两个表兄弟遭到绑架,一个侄子被枪杀,还有一个兄弟腿部被打残。

在之后的庭审中,法庭出于安全考虑,安排所有的证人坐在帘子后进行作证,声音经过变声处理。他们的名字也不再对外公开,仅仅以证人A、证人B这样的代号进行标注。

萨达姆立刻对这样的安排进行了嘲讽:“如果既看不到这些证人,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

法官只能告诉他,这些证人的身份已经开庭的当天已经提供给了辩护律师团,但处于安全的原因不能对外公开。

在之后的进行数次庭审中,有更多的证人坐在帘子后,讲述了1982年伊拉克情报机构的人如何将村子中的几百人逮捕并关进监狱里进行审问。

在这之后,检方出具了萨达姆政府中的各种关于杜贾尔村事件的公文作为证据,其中包括了情报部门向萨达姆提交的调查报告,以及萨达姆亲笔签名的对148名村民执行死刑的命令。

从这些文件中,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萨达姆政权在对待人类生命时随意性。例如,在法官判处148名村民死刑的时候,其中有46人其实已经在审讯过程中死亡了。这说明法官根本连这148名被告都没见过就对他们下达了判决书。

在死刑执行过程中,负责行刑的人不小心把两个本该被释放的村民处死了,而那两个应该被处死的人却被释放了。他们写了一份报告向萨达姆说明这一情况,萨达姆对此也没有什么特别表示。

在这一阶段的庭审期间,萨达姆不停地使用各种方式来干扰法庭秩序。他时而拒绝出庭,时而声称美军对他进行了肉体折磨。

也许是考虑到主审法官阿敏的性格过于温和,无法有效地遏制萨达姆在法庭上的抗议,伊拉克高级法庭在2006年1月29日进行的第八次庭审中将主审法官更换为作风更加强硬的拉乌夫(raouf)法官。

拉乌夫法官从第十一次庭审中开始要求强制被告出席,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萨达姆随后宣布他将绝食进行抗议,法庭则下令对萨达姆进行强行喂食。

总之,在历时八个月的30次庭审中,萨达姆和其他被告使用了各种方法试图干扰法庭的秩序,并把辩论的焦点引到这个美军占领下法庭的合法性上。

在经过了法庭上的争吵辱骂、辩护律师退场抗议、被告背对法官而坐等种种风波后,杜贾尔村案的审理终于在2006年6月进入到了结案陈词的阶段。

6月19日,检方在结案陈词中要求法庭撤销对一名被告的起诉,对另外三名被告从轻发落。而对于萨达姆和他的兄弟,检方要求对他们判处极刑。

在下一次开庭中,将由辩方对本案进行最终陈述。

就在辩方即将进行最终陈述之前,又发生了一件极具戏剧性的事。在6月21日,辩护律师中的一员,khameesal-obeydi被人从自己的家中绑走。绑架khamees的枪手还将绑架过程拍成了一段视频。

在视频中,即将被绑架走的khamees知道自己已经活不成了,在离开之前向枪手要求给自己的家人一个拥抱。枪手在满足了这一要求后将他带走,然后枪杀。

在khamees被杀害后,萨达姆的辩护律师们以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为由,拒绝继续出庭做最终辩护陈词。

khamees不早不晚,偏偏在轮到辩方做结案陈词之前被枪杀,这个时间点确实让人觉得疑点重重。一些阴谋论者认为,杀害khamees的背后主谋就是萨达姆的人。这样他们才能有借口抵制最终辩护陈词,把审判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不过,拉乌夫法官并不吃这一套。在辩护律师拒绝出庭的情况下,他让法庭指派的律师对八名被告依次做了最终辩护陈词。处于安全考虑,这八名律师的名字和身份都没有对外公开。

为萨达姆做辩护的律师在最终陈词中表示,萨达姆作为国家元首不一定能够对下属的所有行动都进行控制。也许,有人在萨达姆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行动,进而导致了杜贾尔村民的死亡。

萨达姆在听到这段辩护后暴跳如雷,他宁愿被判处极刑也绝不承认自己在当权时无法对伊拉克进行绝对的控制。萨达姆立刻打断辩护律师,向他吼道:“没有我的命令,在伊拉克没有一架飞机可以起飞!”

2006年11月5日,在经过一年多的审理后,拉乌夫法官对杜贾尔村案进行了宣判。在八名被告中,一名被判无罪,三名被判15年监禁,一名被判终生监禁,包括萨达姆在内的三名被告被判处绞刑。

在宣读判决前,法官要求萨达姆起立,萨达姆断然拒绝。法官只得让警卫把萨达姆坐着的椅子拿掉,强迫他站起身来。在宣读判决的过程中,萨达姆不停地试图打断法官。

拉乌夫法官最后不得不关掉了萨达姆的麦克风。在法官宣读完判决后,萨达姆在法庭上举起右手高呼:“人民万岁!打倒侵略者!打倒叛徒!”

萨达姆的律师对判决提起了上诉,但被法庭迅速地驳回。2006年12月30日清晨,在巴格达郊区的一处军事基地内,数名蒙面刽子手对这位统治了伊拉克24年的独裁者执行了绞刑。

从官方发布的无声视频来看,69岁的萨达姆身穿一件黑色大衣被领到绞刑架前,刽子手把绳索套在他的头上,然后视频便结束了,整个过程看起来颇为平静。

然而,另外一个目击者偷偷用手机录下的一段模糊视频却展示了与官方不同的场景。在这段带有声音的视频中,人们可以听到几名什叶派刽子手们高声地不住对萨达姆进行辱骂。

脖子上套着绳索的萨达姆刚刚开始背诵最后一次祈祷词时,他们便拉动机关,让萨达姆的身体落了下去。

在之后的街头,民众围着装载萨达姆尸体的车辆,在狂喜中又唱又跳。

萨达姆死了,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前进。

在萨达姆被审判后,小布什说:“这次审判是伊拉克在前往自由、团结之路上取得的一次重大成就。”

小布什在讲话中并没有提到,美军自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来,已经有超过7000名士兵伤亡,耗费的资金超过5000亿美元。

在这三年里,又死了多少伊拉克人呢?

每当有美国士兵在伊拉克丧生时,各大西方媒体都会进行报道。而对于在战争中死亡数量几十倍于美军士兵的伊拉克平民,传统西方媒体却并不是那么关心。

一个叫做IraqBodyCount的组织为了让公众意识到伊拉克战争究竟导致了多少伊拉克人死亡,曾经在大学校园的草地上做过这样一个展示:

在上面这张图片中,红色旗子代表在伊拉克战争上丧生的美国人,白色旗子代表在伊拉克战争中丧生的伊拉克人。

在萨达姆被绞死两年后,小布什政府与伊拉克政府签署协议,宣布美军将在2011年12月31日前全部撤出伊拉克。

2011年12月18日,最后一名美军士兵撤离伊拉克。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们离开的是一个自治、稳定、有着民选政府的民主国家。”

然而,就在美军撤离伊拉克的第二天,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什叶派)下令逮捕副总统哈希米(逊尼派)。

在哈希米成功逃亡后,马利基又在哈希米缺席的情况下判处他死刑。这一事件使得伊拉克各地的教派间武装冲突愈演愈烈。从美军撤离至2013年底,伊拉克有将近两万人在冲突中死亡。

2014年,恐怖组织ISIS占领了伊拉克北部包括石油重镇摩苏尔在内的大片地区,伊拉克进入事实上的内战状态。

下面这张图片是伊拉克与叙利亚战况地图(2016年11月):

在地图中可以看到位于右侧的伊拉克版图被分裂成了三个颜色:粉红色为政府军控制区;黑色为ISIS控制区;黄色为库尔德人控制区。

从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伊拉克内战共导致3.7万名平民死亡,制造的难民数量高达330万人,接近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

看着这纷乱的战局,不知道人们还会不会想起小布什在13年前宣布伊拉克战争开始时说过的话:“……此战的目的是解除伊拉克的武装、解放伊拉克人民、并拯救全世界于巨大的危险之中。”

萨达姆暗杀下毒恐怖主义侯赛因残暴统治伊拉克24年

相关文章

坦克大战与戈兰高地
最近,军事迷和热爱战争剧的观众可能已被新上的一部迷你剧《眼泪山谷之战》吸睛。该剧于11月12日上线HBOMax,是以色列导演雅荣兹伯曼(YaronZilberman)执导的改编自赎罪日战争的故事。 眼 泪山谷之战剧照 1973年10月,阿以之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局部战争。当年10月6日,是犹太教的赎罪日。志在收复上次战争失地的埃及和叙利亚,向战略要地戈兰高地发起突袭。仓促迎战的以色列第7装甲旅装备有百余辆以英制百夫长坦克的以色列改进型肖特-卡尔,面对叙利亚第7机步师和第...[详细]
2021-01-04
赵国郭开的简介:郭开怎么死的?死在哪?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礼崩乐坏,但当卖国贼这样的事,还是没多少人愿意干的,可是赵国却诞生了一个超级奸臣郭开,这孙子太缺德了,得到了两代赵王的宠信,当了两任丞相,为了钱财,把自己的母国卖得一干二净,当然这样的小人能掌权,主要是因为赵国国君的昏庸,好在种恶因得恶果,郭开为了钱财可以卖国,最后也是因为钱财而死。 疑问,一个肤浅到为了钱财可以出卖母国的小人是怎么上位的,讲真老天爷对秦国是真好,到了秦王嬴政时期,能与秦国锐士抗衡的,只有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兵卒了,可偏偏赵国公子赵偃,有一个伴读书童郭开,这不赵偃成了赵...[详细]
2020-12-22
秦始皇嬴政13岁继位,为何22才亲政?
最近骆驼追的《大秦赋》演到了嫪毐兵败被杀,嬴政开始亲政,赵姬也被囚禁。于是骆驼今天就想来聊两个问题,一是嬴政为什么亲政的那么晚?二是他为什么能很快搞定嫪毐和吕不韦?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名词解释,说下什么叫 亲政 。因为周朝建国之初,就定下了 嫡长子继承制 ,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帝大部分都是老子传儿子,这也造成,有些儿皇帝还没到能真正能处理国家大事的年龄,就 被迫 提前上岗,而此时的他们其实并不能真正地行使皇权,只能当个吉祥物坐在那张象征权力的椅子上,此时真正掌权的,往往是他们的嫡母。 等到这些儿...[详细]
2020-12-22
郑国渠,为什么韩国的疲秦计划,却让秦国关中沃野千里
最近《大秦赋》的热播,把大家重新代入到了那个热血澎湃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不分文物皆能佩剑,关键时刻抄起家伙就能打仗。 那是一个尚武的时代,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赳赳老秦共赴国难,那种上下一心蓬勃向上的风气,乃是我华夏民族,最初的原典文化。 激荡人心的时代,战争往往是主角,一场场竭尽全力的厮杀,东周君投降后的屈辱赤裸上身,嘴里含玉下跪,这些都让现代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性。胜者彩败者死,真刀真枪来不得半点虚假,影视剧里也经常爱拍这样的大场面,但战争的胜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将军带着士兵冲锋陷阵,两军厮杀分出...[详细]
2020-12-21
夏太后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夏太后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夏太后是秦王嬴政(秦始皇)的亲祖母 《大秦赋》在许多秦迷的期待中终于开播了,作为大秦帝国最后一部,经过了六世之余烈,在秦人先祖不断的努力之下,秦国终于正式进入了统一天下的时代。 大秦统一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是这最后的时候,秦国的运气实在是太后了,各个国家的末代君主,各个都是昏庸无能。 赵国自损长城,逼走廉颇杀死李牧,楚考烈王更是荒唐离谱,连孩子都不是自己的,支柱春申君更是在丧礼途中被奸臣李园乱刀砍死。 韩国更是昏招频出,白送给秦国一个水利人才和法律人才,修筑了郑国渠,留下了法家典范...[详细]
2020-12-21
白起王翦列传?秦国王翦怎么死的?
古装历史剧《大秦赋》改编自小说《大秦帝国》,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正在热播中。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 在《大秦赋》这部古装历史剧中,战国四大名将,依然是比较重要的角色。当然,白起因为在邯郸之战期间被秦昭襄王赐死,所以没能在《大秦赋》中现身,因为《大秦赋》的时间线,就是始于邯郸之战。但是,就战国四大名将的另外三位,则得到了比较多的刻...[详细]
2020-12-21
郭开与赵偃怎么死的?
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秦国将领桓齮佯攻橑杨,赵偃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得知橑杨三万守军已挡住二十万秦军,遂不听李牧谏言,不让庞煖回援邯郸,并将李牧、赵佾贬到云中、代地。攻燕的赵军将士军心涣散,都想回救邯郸,此时庞煖接到军令,赵偃命赵军一个月攻下蓟城。在此背景下,庞煖陷入苦战,嬴政下令攻下橑杨,进逼赵国都城邯郸。得知秦军攻下橑杨,赵国急诏庞煖、李牧、赵佾回救邯郸。桓齮、王翦设伏全歼庞煖的二十万赵军,赵悼襄王赵偃闻之吐血晕倒。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本就因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而元气大伤的赵国,再一次遭到了秦国...[详细]
2020-12-21
秦国统一六国最大功臣:商鞅、宣太后、范雎...
看完了最近热播的《大秦赋》,330小编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除了历代的秦王,和开疆扩土的武将,又有哪些人可以凭借贡献排进前三?330小编的答案里,有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商鞅 排在第一位的,我认为应该是推动了秦国变法的商鞅。为什么330小编要这么说呢?理由有三个: 第一,秦国在变法之前,虽然也是大周旗下的诸侯国之一,但是它的地位,却远不及中原六国。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国建立诸侯国较晚,从文化制度到经济建设,都要比中原六国晚上一步。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秦国的位置,最初的老秦国地处周朝的最西...[详细]
2020-12-21
燕王喜怎么死的?屡战屡败,导致燕国灭亡,最后被秦始皇嬴政斩首示众
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赵悼襄王赵偃中计,要与秦国签订盟约,但是要燕太子丹的人头,嬴政用一个死囚人头骗过赵偃,秦赵盟约签订。嬴政看望燕太子丹,给太子丹解释其良苦用心,燕太子丹不理会。之后,赵姬约嬴政、燕太子丹宴饮,想要缓和二人关系,太子丹追问秦军为何不继续攻打赵国橑杨,与嬴政发生争辩。嬴政带太子丹去林光宫,太子丹从修订书文之事看出嬴政灭六国的决心。 由此,当剧情走到这一步,已经为秦王嬴政和燕太子丹之间的决裂,埋下了伏笔。对于秦王嬴政和太子丹来说,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燕王喜,虽然...[详细]
2020-12-21
秦灭六国最大的功臣不是李斯也不是灭五国的王翦王贲父子而是战神白起
春秋无义战,战国争天下。自西周实行分封制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就没有休止,直到替周天子牧马的嬴秦崛起,经过几代秦王的努力,终于在秦王嬴政手中,灭了六国:齐,楚,韩,魏,赵,燕,兼并了六国的土地,一统了天下,才熄灭了几百年的战火,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试问秦国能灭六国最大的功臣是谁? 熟读秦朝历史都知道,秦王嬴政能灭六国,一统天下,是因为有李斯和王翦两位臣子的辅助,李斯管理后方,并用外交手段,破坏瓦解六国的合纵抗秦,让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王翦王贲父子在军事上侵略如火,战无不胜,除了内史腾灭了韩...[详细]
2020-12-21
嬴异人力排众议,封吕不韦为丞相,到底是因为什么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嬴异人因为父亲秦孝文王,继位仅三天就 暴毙 ,而匆匆登上了王位,在他登上王位以后,下了一封诏书,把秦孝文王的正妻,帮助自己夺得太子嫡子之位的华阳夫人封为了太后,同时把自己的生母夏姬也立为了太后,把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封为了王后,此外他还力排众议,把吕不韦给立为了丞相。 在电视上剧中,嬴异人如此封赏吕不韦的借口是,吕不韦比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更有才更适合秦国发展的需要,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众所周知,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有这么一个共识,那就是嬴异人之所以能从赵国回...[详细]
2020-12-20
战国四大名将结局:廉颇逃走李牧被杀,白起自杀王翦被夺权,名将的结局预示
巍巍华夏从秦开始,我们有了统一的度量衡,有了统一的文字,从此凭着强大的原典文化基因,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一直繁衍生息,文明的火种从来没有中断过。 这一切都来自源两千多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秦始皇消灭六国的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幕,所有的将军士兵,智谋勇气,国力国运,都在华夏大地上做着最后的较量。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的最后一幕,表现的正是这场浩浩荡荡的统一之战,统一对于已经混乱了几百年的华夏大地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情。 但大家最难受的不是将军战死沙场,而是被小人陷害而死,将军从来不怕死战死,怕的...[详细]
2020-12-20
屡遭秦国欺负的魏国,巅峰时期曾力压秦国
在《大秦赋》最新的剧集中,秦王嬴政命令杨端和、李信率兵攻魏。赵国春平君赵佾主张出兵援魏,并言明自己已经书信李牧将军让他做好出征的准备;赵相郭开则认为此时出兵助魏只会将赵国卷入与秦的对战,弊大于利。赵王偃实则早已派出庞煖在秦军侧翼观察其动向,只是按兵不动,可赵佾私信李牧的举动加剧了赵偃的疑心。战事紧迫,魏国先后派出使者前往赵、韩、齐求援,为防止列国救魏而合纵攻秦,秦王嬴政派李斯、姚贾分别出使韩、齐两国。 由此,对于魏国来说,面对秦始皇派出的大军,只能说是苦苦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不管...[详细]
2020-12-19
李信历史上是什么人物?深受秦始皇信任,参与秦灭六国之战
在《大秦赋》中,嬴政就是自带主角光环,他的感情线也很明朗。在他的身边出现了三位佳人,他一见钟情的芈华,还有对他一见钟情的齐国公主,另外一位就是陪着他一起长大的冬儿姐姐。这三个女子,前两个已经成为了嬴政的夫人。在冬儿去世之前,嬴政知道冬儿对他的心意,冬儿也明白嬴政的心中有她,但是,她却求请求太后,将自己嫁给李信。 对此,冬儿和赵姬太后说,李信这些年一直都对她很好,这也是真的。他们三个人一起长大,自然关系就会很要好,既然现在嬴政已经有了自己的家,那么冬儿也要为自己考虑了。赵姬深知李信乃是嬴政幼年玩伴,其父为救...[详细]
2020-12-19
郭开:战国头号奸臣,先后陷害两位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历史大剧《大秦赋》正在热播,作为剧中关键小角色之一,赵国奸臣郭开的戏份儿虽然不多,但每次出场都能引发不小的波澜。其实,郭开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因先后陷害两位盖世名将(廉颇和李牧)、导致赵国灭亡,由此获得战国晚期头号奸臣的称号。那么,郭开是如何陷害廉颇和李牧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01陷害廉颇 老将廉颇是赵国晚期唯二的盖世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一起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戎马一生曾破齐、败燕、抗秦,立下赫赫战功,并由此官至相国,封信平君,堪称赵国的顶梁柱。然而,由于赵悼襄王赵迁不信任廉颇,并试图罢免他的相位、军...[详细]
2020-12-19
秦灭六国 先灭韩还是先灭赵 王翦对还是李斯对
热播电视剧《大秦赋》秦王嬴政终于要准备灭六国一统天下了,嬴政召开军事会议与众臣讨论。秦国要东出就绕不开三晋韩魏赵,到底是先出兵攻打哪一个,众臣各说一词,其中李斯认为先弱后强,先出兵灭了最弱的韩国,然后再攻打魏赵,而王翦认为先灭了最强大的赵国,如此韩魏就能轻而易举地攻下。试问是王翦对还是李斯对?在历史上秦王嬴政是怎么选择的? 在历史上秦王嬴政在军事上是不会听李斯的,因为李斯的才能只能治天下而不能打天下,因此秦国制定的灭六国兼并天下的战略计划,第一个目标就是强大的赵国。秦国出兵三十万攻打赵国,出兵前秦王嬴政听...[详细]
2020-12-19
秦昭襄王五跪得范雎,秦昭襄王为什么杀丞相范雎?
段奕宏、张鲁一等人主演的《大秦赋》即将即将迎来大结局,但有关这部大剧的评价却褒贬不一,不过大家唯一的共识是,老戏骨 王庆祥 饰演的秦昭襄王是真演得好。骆驼在追《大秦赋》时,除了佩服老戏骨的演技之外,也想到了有关秦昭襄王的一段悬案,那就是当年他为什么对范雎要连续5跪,而被他如此看重的范雎又为何不得善终 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派使臣 王稽 出使魏国,王稽到了魏国以后,除了明面上的公关工作之外,还私下里准备挖魏国的墙角,为秦国收拢人才。正当他向故意接近自己的魏国人郑安平打听小道消息时, 郑安平 就趁机向他举荐...[详细]
2020-12-19
秦统一的条件:大秦帝国崛起的主因和统一天下的地缘战略
大秦帝国的崛起不是一帆风顺的,秦国的崛起主要就是靠耕、战体制。 这个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做起来却不易。这就是为什么变法只有秦国成功,而其它列国皆因各种原因失败。这也是秦国最后能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 另一点,秦国的地缘较好,秦国偏居西隅,东出不顺时,可以向西、向北、向南发展。中国历史上崛起的诸侯大多都是从边缘发展起来,然后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周、秦、汉、唐等都是从西边崛起,所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也只是后期的较量时的说法。 如果前期身居中原,很容易被消灭。近代的国、共发展莫不如此。 处于所谓地缘中央位置的国家...[详细]
2020-12-19
嫪毐为什么造反?嫪毐之乱另有深意,看谁是大赢家就明白了
《大秦赋》热播了,中国原典文明一直在自己的土地上延续至今,大秦帝国功不可没,而作为统一了六国,彻底奠定了华夏大地文明基石的秦始皇,更是居功至伟。 然而在娱乐至死的今天,果然不出所料,电视剧把重点放在了,吕不韦赵姬和嬴政的感情戏上面,观众们更是看的不亦乐乎。 尤其是关于嫪毐的各种讨论更是不亦乐乎,尽管有些人嘴上说着,现在这样的趋势不好,不要动不动就能把什么戏都变成感情戏。 但是大数据不会骗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观众们最喜欢的还是这些八卦,所以才有了许多编剧和导演,前赴后继的制造着各种宫斗,计谋,男女,生死...[详细]
2020-12-18
赵高是太监吗?赵高指鹿为马真相
随着《大秦赋》的热播,我们熟悉的人物,一个个上线,那种熟悉感扑面而来,一个个历史书上的人物,就这样出现在你面前。 能能亲身感受到两千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统一之战,感受到秦人那种不断奋发的精神,感受到文臣武将各个佩剑的尚武精神,这才是我们民族原本该有的样子。 随着赵姬被幽禁,吕不韦被放逐,嫪毐被车裂,嬴政的前半生就这么过完了,许多人物下线了,同时也有许多人物上线,大家最不愿意看到,也是最讨厌看到的一个人还是上线了,他就是赵高。 一个完全凭一人之力毁灭了秦朝的人,一个留下了指鹿为马这种恶名昭彰成语的人,一个...[详细]
2020-12-18
齐国末代国君齐王建,为何不战而降?
秦国在兼并山东六国的进程中,曾与其中的5个国家发生过一系列惨烈的战役,杀伤的士卒、平民难以计数,唯有齐国是个例外,几乎没做任何抵抗便投降了事。其实,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实力并不弱,甚至一度可与秦国相抗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齐国如此牛逼,为何不战而降?一切,还要从齐国的衰落说起。 01由盛转衰 齐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的诸侯国,开国之君是姜尚(又称姜太公、姜子牙),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便是他的后代。不过,自桓公病死后,齐国便丢失霸主地位,此后长期陷入混乱、衰落当中,最终在前391年被权臣田和篡位,齐国由此进入...[详细]
2020-12-18
明知芈华是华阳太后安排的,嬴政为何还要娶她呢?
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华阳太后得知赵姬与嬴政母子不睦,便立即开始行动,命芈启将芈华从楚国接来秦国。为了营造了一番恰逢偶遇的巧合,华阳太后让芈华在嬴政骑马必经之路故意摔倒,并让芈华脚扭借机和嬴政增加更多相处的机会。在短暂的几日相处时间里,嬴政深深为芈华的单纯和不谙世事所惊讶,因为他身边没有一个女人是如此的心性简单。不可否认的是嬴政动心了。在迎回太后赵姬和选择追回芈华的两个选择中,嬴政选择了追回芈华,放弃了迎接回到都城咸阳赵姬太后。 让芈华回楚国的是嬴政,现在将她留下的也是嬴政,他知道这是华阳太后的阴...[详细]
2020-12-18
春申君黄歇简介:合纵攻秦,让楚国一度复兴
古装历史剧《大秦赋》改编自小说《大秦帝国》,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正在热播中。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消灭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的故事。 在《大秦赋》的开篇,就是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邯郸之战。此战,秦昭襄王派出的大军,最终败给了魏国、楚国、赵国组成的联军。在这场战役中,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就本文所要说的春申君黄歇,同样在邯郸...[详细]
2020-12-18
蒙氏家族:蒙骜、蒙武、蒙恬、蒙毅最终结局如何?
《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故事。 在《大秦赋》中,不仅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等秦国君主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秦国的文臣武将,同样成为这部电视剧重点刻画和渲染的人物。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蒙氏家族,可以说是战国后期的秦国第一武将家族。对于蒙氏家族来说,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了重...[详细]
2020-12-18
宰相小甘罗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杀吗?
在不少观众看来,电视剧《大秦赋》中,秦王嬴政最冲动的行为,或许是他直接杀了出使赵国回来的甘罗。相对于他对嫪毐的一再隐忍,秦王嬴政确实不应该杀掉为秦国立下大功的甘罗。表面上来看,甘罗最起码帮助秦国索取了5座城池,而且是不费一兵一卒,怎么看都应该进行封赏,秦王嬴政就算心里有怨念,也应该用其他方式来解决,而不是这么明晃晃的,在大殿之上杀了甘罗。 当然,按照《大秦赋》这部古装历史剧的说法,甘罗还是太年轻了,他虽然是极力想要把功劳推给吕不韦,但是有些话可是不是那么说的啊。什么叫相邦所想,就是大王所想,什么叫相邦要封...[详细]
2020-12-18
  • 郭开:战国头号奸臣,先后陷害两位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历史大剧《大秦赋》正在热播,作为剧中关键小角色之一,赵国奸臣郭开的戏份儿虽然不多,但每次出场都能引发不小的波澜。其实,郭开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因先后陷害两位盖世名将(廉颇和李牧)、导致赵国灭亡,由此获得战国晚期头号奸臣的称号。那么,郭开是如何陷害廉颇和李牧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01陷害廉颇 老将廉颇是赵国晚期唯二的盖世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一起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戎马一生曾破齐、败燕、抗秦,立下赫赫战功,并由此官至相国,封信平君,堪称赵国的顶梁柱。然而,由于赵悼襄王赵迁不信任廉颇,并试图罢免他的相位、军...
  • 宰相小甘罗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杀吗?
    在不少观众看来,电视剧《大秦赋》中,秦王嬴政最冲动的行为,或许是他直接杀了出使赵国回来的甘罗。相对于他对嫪毐的一再隐忍,秦王嬴政确实不应该杀掉为秦国立下大功的甘罗。表面上来看,甘罗最起码帮助秦国索取了5座城池,而且是不费一兵一卒,怎么看都应该进行封赏,秦王嬴政就算心里有怨念,也应该用其他方式来解决,而不是这么明晃晃的,在大殿之上杀了甘罗。 当然,按照《大秦赋》这部古装历史剧的说法,甘罗还是太年轻了,他虽然是极力想要把功劳推给吕不韦,但是有些话可是不是那么说的啊。什么叫相邦所想,就是大王所想,什么叫相邦要封...
  • 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让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从强盛走向了灭亡? 谈起大秦帝国,有些人认为它是我中华民族之骄傲,因为秦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有些人认为秦当灭亡,秦的暴政在历史上屈指可数,让那个时代民不聊生。不管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是谁让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从强盛走向了灭亡。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秦帝国的崛起历程。战国后期,秦人被中原各国所排挤,究其原因,是因为秦人的文化与其他各种有差异,秦人继承的是商朝文化杂糅的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迴异于周人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差异让各国将秦排除在他们的圈子之外...
  • 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备胎芯片转正,且莫高兴太早
    一、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列入所谓实体清单。 进入名单后,华为可能遭遇的麻烦是,未来没有美国政府的许可,所有美国企业将不能再给华为供货。 我们仿佛看到特朗普在地球另一端哈哈哈哈哈发出特别爽朗的笑声。 很快,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发表了内部信《致员工的一封信》。信中,胡总表示,这是美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持续打压华为的最新一步。但大家不用为华为担忧,公司在多年前就有所预计,并在研究开发、业务连续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准备,能够保证在极端情况下,公司经营不受大的影响。 但华为保密...
  • 秦始皇嬴政13岁继位,为何22才亲政?
    最近骆驼追的《大秦赋》演到了嫪毐兵败被杀,嬴政开始亲政,赵姬也被囚禁。于是骆驼今天就想来聊两个问题,一是嬴政为什么亲政的那么晚?二是他为什么能很快搞定嫪毐和吕不韦?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名词解释,说下什么叫 亲政 。因为周朝建国之初,就定下了 嫡长子继承制 ,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帝大部分都是老子传儿子,这也造成,有些儿皇帝还没到能真正能处理国家大事的年龄,就 被迫 提前上岗,而此时的他们其实并不能真正地行使皇权,只能当个吉祥物坐在那张象征权力的椅子上,此时真正掌权的,往往是他们的嫡母。 等到这些儿...
  • 秦国统一六国,王翦一人独灭五国,如此功高震主为什么会有好下场?
    《大秦赋》的热播,带火了很多历史名人,比如嫪毐吕不韦赵姬这些人,但人们关注点似乎都在关于他们的八卦上面。这也是这部历史正剧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但是有个人物没出现的时候,弹幕里无数人都在呼喊他的名字,都想知道他神秘时候上线。 而这这个人上线之后,国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完全不用任何的绯闻和情感吸引观众,他靠的就是纯粹的军功和战力,他就是大秦灭六国最大的战将,王翦。 (01)秦始皇的第二次亲政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一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尽显秦始皇的霸气,但实际上秦始皇的一生并不平坦尤其是前半生,他遇...
  • 世界第一的蒙古海军:蒙古国海军只有一人会游泳,从没看过海…
    很多内陆国家虽然不靠海,却不妨碍他们去做星辰大海的美梦在49个内陆国家中,大约有17个拥有不同程度的海上部队,而且其中9个是有像模像样的海军…至少在理论上如此。而其中最鼎鼎大名的,就是我们的邻国,蒙古国的海军。只要你在网上搜一搜,就能看到蒙古海军的各种传说甚至还能在国内某手游上看到蒙古海军的娘化形象…虽然各项指标都不算高,但却是六星的珍惜品种...
  • 怀唐伊条约对新西兰的影响:毛利人同白人作战32年
    毛利人同白人作战32年: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国政府签订《怀唐伊条约》,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 毛利人最迟在公元一千三百年到达新西兰,他们的祖先可能是台湾的阿美族。 一些毛利部落的语言,同阿美族语言很接近,文化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严格来说,毛利人不属于农耕民族。他们虽然种植甘薯、芋头、山芋,不过仍然需要依靠狩猎和打鱼维持生活。 对于海里面的特产,毛利人偏爱螃蟹、龙虾、鳗鱼等海鲜。 至于陆地上的狩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没有大型动物。别说老虎、狼这些肉食动物,连鹿、马甚至兔子都没有。 早期的毛利人大...
  • 嫪毐为什么造反?嫪毐之乱另有深意,看谁是大赢家就明白了
    《大秦赋》热播了,中国原典文明一直在自己的土地上延续至今,大秦帝国功不可没,而作为统一了六国,彻底奠定了华夏大地文明基石的秦始皇,更是居功至伟。 然而在娱乐至死的今天,果然不出所料,电视剧把重点放在了,吕不韦赵姬和嬴政的感情戏上面,观众们更是看的不亦乐乎。 尤其是关于嫪毐的各种讨论更是不亦乐乎,尽管有些人嘴上说着,现在这样的趋势不好,不要动不动就能把什么戏都变成感情戏。 但是大数据不会骗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观众们最喜欢的还是这些八卦,所以才有了许多编剧和导演,前赴后继的制造着各种宫斗,计谋,男女,生死...
  •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平均每8秒杀死一个人!
    1994年4月,中非卢旺达发生了一场大屠杀事件。这场屠杀一直延续到7月才宣告结束。事后统计遇难人数多达100余万人,平均每天有1万人死亡,相当于平均每8.64秒就有一人遇害。此次大屠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