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持中立、台湾支持、北越则反对: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爆发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爆发。
解放军长期奉行近海防御政策,导致我海军远洋作战能力不足。
近海防御的战略中,最重要的是北海舰队,因为要拱卫渤海湾,防止敌人登陆直接攻打首都。我国花费68吨黄金巨资,购买的4艘苏联驱逐舰(四大金刚),全部装备北海舰队。
其次则是东海舰队。因为要和台湾作战,东海舰队的实力也是比较强的。1950年成立的时候,东海舰队就有大小军舰100多艘,官兵2万人。
至于南海舰队则是最弱的,没有什么大型军舰,对于西沙和南沙的控制力不强。
南沙尚且不谈!就西沙来说,在1946年国军的海军就已经正式收复西沙,在最大岛屿永兴岛驻扎。到1950年,岛上国军向解放军投降,将西沙转交给我军。在50年代,南越却在我们眼皮底下连续出兵,1956年出兵占领西沙永乐群岛中的甘泉岛,1958年出兵占领了琛航岛。
60年代初,南越忙着同北越厮杀,不愿意四处树敌。他们一度从甘泉岛、琛航岛、金银岛撤走,仍然占据着珊瑚岛。
1973年1月,美国开始从南越撤军,后者明白自己很快就要完蛋。
在这种情况下,南越本来应该集中全力和北越作战。然而,南越政府却莫名其妙做出了一个荒诞的决定:在西沙同中国开战,以一场海战胜利鼓舞军心士气。
南越政府认为,中国南海舰队实力薄弱,而美军刚刚转交给南越9艘大型军舰,实力具有一定的优势。
很快,南越开始驱赶西沙的中国渔民。当年的中国渔民同今天不同,他们都是国家组织的渔民,半民半军,很多渔船都配备轻武器甚至火箭筒。
除了捕捞作业以外,这些渔民也有侦查和巡逻的任务。
1973年12月到次年1月,我国渔民先后登上琛航岛、甘泉岛,树立“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木牌以及国旗。
南越海军迅速反应,1月15日南越海军16号“李常杰”舰驱赶我国的渔船,又炮击甘泉岛上我国国旗。
而我国2艘渔船竟然敢于和这艘驱逐舰对峙,还随时准备用轻武器开火,吓跑了试图登船检查的一艘越军武装小艇(8名海军陆战队)。
双方已经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舰队紧急调遣271号、274号、281号、282号猎潜艇、396号、389号扫雷舰赶赴西沙备战。
其中,389号扫雷舰刚刚修理完毕,连设备都来不及调试就出航。
而此时南越也调集了4号舰“陈庆馀”号、16号舰“李常杰”号、5号舰“陈平仲”号3艘驱逐舰,还有1艘10号舰“怒涛”号扫雷舰。
双方军舰的排水量很悬殊,完全是大舰打小舰。
我军6艘军舰,4艘猎潜艇排水量为300多吨,2艘扫雷舰不过500多吨。而南越的5号舰“陈平仲”号驱逐舰,排水量就有2040吨,几乎相当于6艘我军军舰的总排水量。4号舰“陈庆馀”号,也有1200多吨的排水量。
表面上强弱悬殊,其实我军并非不堪一击,无论火力还是航速都还是可以打一打。
南越海军军舰排水量虽大,火炮并不算很多。4艘舰只有2门127毫米火炮、3门76毫米火炮、10门40毫米机关炮、18门20毫米机关炮。
有意思的是,南越接收军舰后,自行改造拆除了一些火炮。
如20毫米机关炮只剩下8门,40毫米机关炮也剩下了8门,火力有一定减弱。
而解放军军舰虽小,却有3门85毫米火炮、4门57毫米火炮、6门37毫米机关炮、12门25毫米机关炮。
可见,双方就火力上来说,解放军并不吃亏。自然,南越海军有2门127毫米主炮,在远距离的威力很大,射程也远,其余火炮则没有任何优势。
同时,我军有着相对丰富的海战经验,曾经和国军的军舰多次交火。
此次海战,我军85毫米火炮和37毫米火炮大量使用爆破弹。相反,南越海军类似口径火炮则主要使用穿甲弹。
双方刚刚交火,我军就立即高速靠近南越军舰,以密集的近距离炮火猛击。在这种距离,南越海军先进的火控系统发挥不了优势,127毫米火炮也不能有效炮击。于是,双方拉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实力相当,海战非常激烈。
双方火炮激烈对轰,南越海军使用的穿甲弹较多,命中以后往往穿透我军小军舰,从另一头飞出,造成的伤害很有限。
说通俗点,就是打了一个洞。南越海军火炮口径也不大,这种洞算不了什么,不容易造成致命伤。
相反,我军使用的爆破弹较多,击中敌舰后爆炸。这使得南越军舰很快千疮百孔,甲板和军舰表面一片狼藉,舰载设备和火炮毁伤殆尽,水兵死伤严重。
激战了1个小时,南越10号舰“怒涛”号扫雷舰被击沉,16号舰“李常杰”号中弹820发之多,船只倾斜超过20度,负重伤勉强逃走;4号舰“陈庆馀”号也中弹800发以上,回到后方修理了1年也没有恢复;5号舰“陈平仲”号勉强算是轻伤,也迅速逃离战场。
解放军的损失也不算小,389号舰弹药库爆炸、重伤搁浅,274号舰被击中5发127毫米大口径炮弹受重伤,但还可以作战;396号中了11枚76毫米炮弹,好在受伤并不算很严重;271号是轻伤。
我军在短短1小时内,发射各种口径炮弹1万6940发,大口径机枪弹17270发,手榴弹26枚,可见火力的猛烈程度。
炮战期间,274号舰装填手李如意一口气接连装填180发,超过平时训练的最高记录,双手磨烂了都不知道,后来发现他装填的弹壳都有血迹。
更夸张的是,双方杀红了眼,使用了各种武器拼死攻击。
10号舰“怒涛”号重伤后,试图逃走,被我军281号舰追上。一度双方距离只有10米,火炮已经无法炮击,解放军水兵冲出艇舱,端起机枪和冲锋枪对准敌舰猛扫,同时投去一连串手榴弹(26枚)。
战斗非常激烈,官兵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281舰航海业务长张毓清回忆:在指挥所里,我正报告情况,281编队的信号班长正在发信号的时候,一发40毫米炮弹就从敌舰射过来了。炮弹从信号班长的左耳、我的右耳之间穿过去了。老兵都知道,如果炮弹“揉……揉……”地声响,那还远着呢,但是没有声音的、感觉中嗖嗖的那种,就完了。我把脑袋向左一摆,他的脑袋向右一摆,炮弹就从我们俩中间过去了。
随后,一个人继续报告战况,一个人继续发信号,顾不上害怕了。
其实,此战双方算是两败俱伤,但败走的是南越海军,所以还是解放军打赢了。
我军随后占领了被南越占领的甘泉岛和珊瑚岛、金银岛。南越军队共48人没有敢于抵抗,举手投降。
此战解放军牺牲18人,南越海军战死至少53人,包括10号舰舰长。
我军建设海军已经25年时间,却在西沙打了个惨胜,对手是马上就要垮台的南越政权。这种胜利说明了南海舰队乃至整个海军,还有很多问题。
西沙海战后,各方的态度很有意思。
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关系开始好转。此战后,美国发表声明保持中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约翰·金表示,在战事问题上“我们不支持任何一方。当然,我们确实强烈希望和平解决,但是我们并没有介入西沙海战。”
而我们一直支持的北越,却很有意思的说了这番话:“维护领土主权对每一个国家都是神圣事业。邻国之间在边界和领土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争议,需要仔细和周密的研究。有关国家应通过谈判以平等、互相尊重、友好、睦邻的精神来解决这种争端。”
这话的潜台词很清楚,北越不认为西沙是中国领土,也不认为南越做的有什么错误,认为解放军武力夺取西沙是不对的。
看看,白眼狼可不是一天形成的。
而台湾政府也发表了一个声明,原文由于涉及很多当年特殊词汇,就不引用了。
声明认为南越虽然和台湾都是反共立场,但擅自武力攻打西沙群岛是错误的,最多应该以外交方式解决。同时,台湾还指出西沙主权没有争议,至于解放军目前占据西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轮不到南越来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