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张鲁一等人主演的《大秦赋》即将即将迎来大结局,但有关这部大剧的评价却褒贬不一,不过大家唯一的共识是,老戏骨王庆祥饰演的秦昭襄王是真演得好。骆驼在追《大秦赋》时,除了佩服老戏骨的演技之外,也想到了有关秦昭襄王的一段悬案,那就是当年他为什么对范雎要连续5跪,而被他如此看重的范雎又为何不得善终……
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派使臣王稽出使魏国,王稽到了魏国以后,除了明面上的公关工作之外,还私下里准备挖魏国的墙角,为秦国收拢人才。正当他向故意接近自己的魏国人郑安平打听小道消息时,郑安平就趁机向他举荐了因为得罪魏国贵族,正藏匿在他家中的范雎。因为范雎的身世背景比较特殊,因此王稽立刻就接见了范雎,在一番面试之后,范雎顺利折服王稽并跟随他回了秦国。
因为范雎并不是唯一被秦国挖掘的“人才”,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范雎并没有获得重用。如果是一般人,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又有人提供吃喝(虽然只能果腹),那么他可能就要混吃等死了,但范雎并不是一般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有所行动,自己将永无出头之日,于是他就向秦王写信,信的内容是一份“军令状”,大意是说,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如果我无法打动您,我就去往西天极乐。
秦昭襄王看完信后,感觉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于是就决定给范雎一个机会。范雎进宫以后见到秦昭襄王之前,他玩了一个小套路。当时秦昭襄王正准备去自己的“办公室”面试范雎(秦昭襄王身为一国之主,坐卧起行自然有自己的排场),就有人先来清场,范雎一看秦王马上就要来,立刻就故意往里闯,并和秦王的护卫发生了争执,范雎当时反复重复的就一句话“我只知道秦国有太后,而不知道秦国有大王”。
在骆驼的记忆中,历史上敢当着君王的面这么打脸的人,一共有两位,一个是发起了“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当年安禄山为唐玄李隆基的宠臣,他前去拜见李隆基之前,往往会先去拜见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有一次李隆基就问他,你怎么分不清长幼尊卑啊,为什么不先来见我,安禄山就卖萌说,臣的故乡都是先拜妈后见爹。李隆基一看这小伙憨厚可爱,不光没怪罪他,反而让他认了杨贵妃当干妈。
第二个这么说的就是今天要聊的范雎,如果秦昭襄王是一般人,那么范雎估计不用面试,就直接可以回家了,如果更糟糕一点,他可能直接就被超度了。但是,秦昭襄王显然是二般人,他在这之前一直都懒得搭理范雎,之所以愿意给范雎个机会,也是因为范雎立了“军令状”,但是他听到范雎的“大不敬”之言论之后,立刻向范雎道歉,表示自己公务繁忙,所以怠慢了范雎。
如果单看司马迁的这段记录,我们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为何秦昭襄王会如此的“前倨后恭”呢?我们接着再往下看,秦王给范雎道完歉以后,就开始给范雎面试,但在两人正式交流之前,秦昭襄王却屏退了左右,当只剩下范雎和秦昭襄王两个人时,秦昭襄王连续5次向范雎跪着请教,但范雎知道最后一次才向秦昭襄王“指点密经”。(秦国是跪坐,这里跪着请教的意思,应该是从跪坐变成了跪立)
也就是说本来的一场面试,在范雎“冒犯”秦王之后,却发生的“主宾移位”。司马迁在接下来的记述中,说了一些范雎讨论时政的内容,但他又提到了这么一段内容,当范雎和秦昭襄王聊得正热闹时,他发现周围有人在偷听,于是“未敢言内,先言外事”。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了然,秦昭襄王当时最顾忌的问题,不在外,而在内,而范雎恰好也看出了这个问,那么呢这个问题到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还要从秦昭襄王能当大秦之王说起,在秦昭襄王继位之前,大秦朝的话事人是他的哥哥秦武王,秦武王因为身材魁伟,喜好体育运动,因此经常和手下的高手比赛力气,但有一次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竟然跑去举大鼎,结果受伤不治而亡。在他去世以后,大秦的内部有两股力量想要竞争王位。
一股是以秦武王的母亲惠文后为首的势力(《芈月传》的刘涛饰演的王后),另一股是以秦昭襄王母亲,未来的宣太后为首的势力(《芈月传》的孙俪饰演的芈月,芈月这个名字不见于史书)。这场宫斗的结局,最后以宣太后等人拥立秦昭襄王为大秦话事人,而暂时告一段落。但秦昭襄王继位之后,并没能“亲政”,大秦的权力,其实一直都是被宣太后所掌控。
由此可见,秦昭襄王之所以向范雎那么“恭敬”,完全是因为范雎喊出了他心中的“隐忧”,而范雎在这之前又曾立下过“军令状”,因此秦昭襄王心里已经明白,范雎之所以敢“军令状”,那是因为他已经想好了解决自己“隐忧”的办法,所以他才会对范雎的态度转了一百八十度。那么范雎真的帮他解决问题了吗?如果解决了,那么他立此不世之功,为何又没能善终呢?
据《史记》记载,不久之后,秦昭襄王后来收回了宣太后的权力,并驱散了宣太后手下的爪牙,而且还让范雎当了相。虽然司马迁没有详细说明范雎给秦昭襄王是如何出谋划策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秦昭襄王是在范雎的帮助下,才完成的“亲政”。在记录中,范雎是因为功劳过高、荐人不当、无法再为秦国出力……然后一个叫蔡泽的人,劝他急流勇退,他于是辞职回家,最后去世。
但骆驼认为,这只是史书的春秋笔法,他黯然下台的诱因其实和他青云直上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秦昭襄王的“家事”,在他称相之后,宣太后及其爪牙先后很快离世,这里面应该就有范雎的“功劳”,而这么深度参与君王“家事”,知道过多君王“阴私”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