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骆驼追的《大秦赋》演到了嫪毐兵败被杀,嬴政开始亲政,赵姬也被囚禁。于是骆驼今天就想来聊两个问题,一是嬴政为什么亲政的那么晚?二是他为什么能很快搞定嫪毐和吕不韦?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名词解释,说下什么叫“亲政”。因为周朝建国之初,就定下了“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中国古代的皇帝大部分都是老子传儿子,这也造成,有些儿皇帝还没到能真正能处理国家大事的年龄,就“被迫”提前上岗,而此时的他们其实并不能真正地行使皇权,只能当个吉祥物坐在那张象征权力的椅子上,此时真正掌权的,往往是他们的嫡母。
等到这些儿皇帝的年龄和经验被一致认可以后,他才能亲自打理政务,也就是“亲政”。而嬴政当“吉祥物”的年龄是从13岁就开始了,但他亲政的年龄却“高达”22岁,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那么造成他延迟上岗的原因是什么呢?骆驼认为,这主要是和两个人有关,第一个人是吕不韦。
众所周知,吕不韦因为把嬴政的父亲嬴异人“扶”上了王位,所以在嬴异人登基以后,就把他封为了丞相。不过嬴异人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在位仅三年就去世了,于是身为国相的吕不韦,和嬴政的母亲赵姬,就把13岁的嬴政给“扶”上了王位。虽然电视剧中的嬴政早慧,但在实际中,一个13岁的孩子在国家大事上还无法有所作为,因此当时的权力按照一般情况应该归赵姬所有。
但是赵姬并不是一个在这方面有担当的人,于是这部分权力就实际交到了吕不韦手中。赵姬为何会如此信任吕不韦呢?一是因为赵姬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吕不韦当年的帮助,二是因为赵姬本就是吕不韦的宠姬,当初是因为嬴异人看上了赵姬,吕不韦才忍痛割爱,而嬴异人一死,他两人自然又破镜重圆。所以赵姬对吕不韦的信赖和依赖都是无与伦比的。
因此最初之时,嬴政不能亲政,主要是因为他的年龄和经验,还不足以支撑他亲政。但是到了他成年之后,他依然没能亲政,这就和第二个人有关,第二个人就是嫪毐。据《史记》记载,在嬴政慢慢长大以后,吕不韦就想“急流勇退”,但是因为赵姬却不依不饶,于是吕不韦就把生理特长的嫪毐介绍给了赵姬,赵姬和嫪毐深入交流以后,对他是“绝爱之”。
而且一来二去之后,赵姬竟然接一连二的为嫪毐生了两个孩子。这种事情虽然当初一直瞒着嬴政,但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因此嬴政之所以不知道,应该是众人碍于赵姬和嫪毐的权势。但是如果让嬴政亲政,那么众人一看嬴政大权在握,必然会有人“仗义执言”,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应该是嫪毐和赵姬阻止了嬴政的“过早”亲政。
如果没有后面的意外,赵姬和嫪毐,很可能会效仿当年宣太后和秦国四贵(宣太后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的旧事,让嬴政像秦当年的庄襄王一样,直到60岁才亲政。但是嫪毐和赵姬犯了两个大错,一是和当时掌权的吕不韦不睦(这是重点),二是他们曾密谋要让自己的孩子代替嬴政(这条可能为真)。
吕不韦和赵姬的关系,随着嫪毐的崛起,本就从疏远变为对立,再一听说嫪毐和赵姬想用自己的孩子替代嬴政(如果成真,吕不韦必然没有好下场),于是就一边向嬴政打小报告,揭发嫪毐和赵姬的丑事(当时以嫪毐的权势,如果不是吕不韦出手,应该没人能在嬴政面前“搬弄是非”),另一边他又鼓动嬴政亲政。
既然吕不韦做了初一,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嫪毐自然也要做十五,于是他就趁嬴政要去祖庙办理亲政大典的空,私下里召集人手,准备除掉吕不韦的势力(当时嫪毐的第一目标,并不是嬴政),但是吕不韦和嬴政当时应该早有察觉,所以嫪毐不光没得逞,还把小命给搭到里面(虽然不是当时伏诛,但这种事败了和死了区别不大)。
也就是说嫪毐的死,其实是吕不韦和嬴政的联手所致,否则以亲政之前的嬴政,应该还没有那么充沛的实力。不过在嬴政亲政以后,他的实力就迅速超过了吕不韦。这一方面是因为君王自带收拢人心“光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吕不韦这个“外国商人”,在秦国当相属于“幸进”,根基本就不牢,再加上他早已失去了赵姬这个靠山,所以实力直线下降。
大权在握的嬴政,自然有很多的人效忠,因此他很快就变得“耳聪目明”,因此也就知悉了吕不韦和赵姬的旧事(和可能之前就知道)。嬴政自然是无法容忍吕不韦这样的“污点证人”存在,于是他先把吕不韦罢相,解决了吕不韦的身份依靠,从而让跟随他的人也树倒猢狲散,然后再威严恐吓,直至吕不韦吓得自尽。嫪毐的败亡和吕不韦的失势,前后也就一年左右。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嬴政之所以到22岁才亲政,一方面是因为他前期确实年龄和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吕不韦和嫪毐先后都不想让他早日亲政。而他后来之所以能很快推翻这两座大山,一方面是因为嫪毐和吕不韦不和,二是“孤军作战”的吕不韦,已经无力再和亲政的嬴政抗衡。